第5章 《做人的方圆:方字当头,圆字立后》:圆融为人,须通晓人情世故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一个人情大国里,对人情世故的通晓可以让你的人生处处是坦途。交朋友的时候,我们要牢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句话。如果你按照完人的标准去找朋友,肯定永远都找不到。
鲍叔牙和管仲的交往是超凡脱俗的,在他们的交往中,鲍叔牙绝对是唱主角的。很小的时候,鲍叔牙和管仲就是好朋友。当时管仲家里比较穷,而鲍叔牙家比较富有,然而这并未成为他们之间的交往障碍。两人早年一起合伙做生意,管仲只出很少的钱,在获得收益后,他总要多拿许多。但是鲍叔牙假装不知道,因为他知道管仲有个老母亲要奉养,负担比较重。很多时候,他还主动问管仲钱是否够用。后来又有几次,管仲给鲍叔牙出主意,主意很糟糕,结果事情办砸了。然而此时鲍叔牙丝毫不生气,他还安慰管仲,认为事情没有办好,绝对不是他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未成熟。
后来,管仲做过三次官,然而每次的命运都一样:被人罢免。鲍叔牙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管仲,他认为管仲不是没有才能,而是还没有遇到真正赏识他的人。管仲跑去参军,结果临阵逃跑,很多人都嘲笑管仲怕死。鲍叔牙为管仲解释道:“其实他心中牵挂着他在家的老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出去做官。当时齐国混乱,各国公子为了避免被杀害,于是纷纷跑到别的国家去。这个时候管仲在鲁国帮助公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帮助公子小白。后来,齐国暴乱大起,国君也被人杀死,整个国家没有君主了。公子纠和小白知道这个消息后,就立即赶往齐国,希望能抢到大位。然而恰巧的是,这两支队伍在路上遭遇了。管仲为了让公子纠当上国君,很果断地朝公子小白射了一箭。遗憾的是,小白并没有死。不过,为了麻痹公子纠,便装死。后来小白日夜兼程,如愿地当上了国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
公子小白当上国公以后,立即让鲁国把公子纠杀死,同时还把管仲给囚禁了起来。齐桓公特别欣赏鲍叔牙的才能,让他当国相帮忙治理国家。但是鲍叔牙始终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于是向齐桓公举荐管仲。他说治理国家自己确实不如管仲,大王如真想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就只能请管仲当国相。齐桓公刚开始并不同意,他认为自己没有报那一箭之仇已经十分宽宏大量了,怎么可能让他当国相呢?然而终于经不起鲍叔牙的再三规劝,勉强同意把管仲接回齐国,任用他为国相。
管仲当了国相以后,鲍叔牙心甘情愿地做管仲的助手。在两人合力治理下,齐国很快就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而齐桓公也如愿地成为霸主。后来鲍叔牙死了,管仲十分伤心,在他的墓前哭得昏天黑地,他想起鲍叔牙对自己的种种好处,很是感慨。说:“养我的是我的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
正是因为鲍叔牙的大度和不苛求,才使得两人不但有长久、美好的友谊,而且还共同创造了一个强国。
现在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思考的事情越来越多,而且都认为自己的思想和思考够长远,于是往往喜欢把一些人、一些事情上纲上线,习惯对事情的判断进而延伸到对人的判断。如果一个人把事情做错了,人们往往会认为这个人做错事情是必然的,因为这个人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正是在这种习惯性的思考下,很多人都找不到朋友,因为他们的要求过于苛刻,他们要求朋友是完美的人,即使自己不完美也希望朋友能够完美。他们希望自己的朋友是个大英雄,即使自己懦弱得经常瘫软在地上,他们也希望朋友是个能顶天立地的人,他们择友的要求过于苛刻,结果到最后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
每一个人都有缺点,都有私心。做人是不能太苛求的,如果太苛求,太看重人的纯洁,那么,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己。其实与人相处之道就在于包容,包容他的缺点,包容他的私心。如果你这样对别人,别人自然也愿意这样对待你。就在这种互相对待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得以积累和发展。
故作高调,朋友必寡
俗话说:故作高调,朋友必寡。人一定要学会低调。
一个人做了坏事,如果害怕别人知道,证明这个人还有羞耻之心,也就是说他还有改过向善的良知;如果一个人做了一点善事就特别想让人知道,那么只能说明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贪图虚名和赞许,这种有目的的善事其实已经种下了十分可怕的祸根。
无论如何有成就,无论如何高洁,一定不要过于张扬,要学会低调做人。
姜太公因为功高,周武王把齐国封给姜太公。齐国有一个叫华士的人,为人十分清高,不向天子称臣,也不与诸侯交往。太公命人去召他为国效力,连去了三次,华士都拒绝了,太公便叫人杀了他。周公问姜太公:“华士是齐国的杰出人物,你怎么能杀了他呢?”太公说:“这个人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交往,难道我还能希望他向我称臣,并且和我友好交往吗?肯定是不可能的,这种人是可以放弃的人,也是自我放纵的人。如果不杀这种人,反而纵容他,那么全国的民众都会仿效他,谁还会知道君王是谁呢?”
华士之所以被杀,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人高调,喜欢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姜太公杀了这个人并没有掩盖其的光辉,反而使其形象更加高大。
不要高调,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如果为人高调,又和别人私人关系较好,或许别人会在一段时间内纵容你,但心中已不愉快了,迟早会招来祸患。如果为人高调,又喜欢标新立异,自诩不和别人“同流合污”,那么肯定也不能和别人相处长久,而且过得不愉快。
为人高调很难找到朋友。虽然大多数人喜欢和比自己聪明优秀的人交朋友,但是人们不喜欢和显得比自己聪明优秀的人交朋友,两者并不矛盾。比自己聪明优秀是自己由衷钦佩的,而显得比自己聪明优秀其实是并不心悦诚服的。正如一位哲人说,如果你想多一些朋友,就表现得比别人笨一些;如果你想多一些敌人,你尽可能地表现得比别人聪明些。为人高调的人是表现得比别人聪明的人,是很难交到很多朋友的。
低调做人、低调做事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能够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而且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权利争夺之中。低调的人还给别人沉稳可信的印象,一些好的机会自然会朝自己涌过来。
高调的人在事情没有办的时候总喜欢信誓旦旦,说自己无所不能,这个我熟悉,那个我精通,肯定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到了最后事情没有办成,往往受到奚落。而低调的人一开始就办事低调,如果事情没有办成,也不会有人说他什么,因为在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许诺什么。如果事情办成了,大家就越觉得这个人可信沉稳。而高调的人即使事情办成了,大家也觉得这个人有那么多关系,办成这件事情是应该的,也不会给高调的人太多的褒扬和认同。
历史上那些被杀的权臣、忠臣,有些为人可以说并不是太高调,但是由于他们的赫赫战功,使他们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会十分引人注目,因此不自觉地成了高调的人,甚至有的人都只知道这个人,而忘记了君王;只尊崇这个人,而忘记尊崇君王,君王自然要杀了这个人。
所以,为人不要刻意高调,否则容易招来祸患。一旦在别人的很大关注下成了十分高调的人,就要学会及时地退出公众的视线,而且此时不要发表什么评论,因为已经十分高调了,再发评论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盛极必衰。
很多人认为自己并不高调,不会招来祸患,但是高调不高调并不是个人的主观表现,而是他人对你的印象。如果一个人十分低调,结果所有的人都关注了这一点,于是纷纷议论这个人真是高调,那么这个人就变得高调起来,同样会招来祸患。总之,做人做事都要低调,如果发现自己变得十分高调,不论是怎么变成的,都要及时地功成身退。
迎合对方的兴趣
著名人才大师卡耐基说:“即使你喜欢吃香蕉、三明治,但是你不能用这些东西去钓鱼,因为鱼并不喜欢它们。你想钓到鱼,必须下鱼饵才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别人与我们交谈时,如果说的是我们感兴趣的话题,那么,我们就会很高兴,觉得对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因此,我们会很乐意与对方继续交谈下去。
所以,我们在与陌生人交谈时,先摸清对方对什么东西感兴趣,然后我们再跟对方多说一些这方面的事情。
聪明的人在结交陌生人的时候,懂得迎合对方的嗜好,这样能让对方感觉到受重视、受尊重。当然,这个“迎”,一定要迎合得巧妙,不能让对方看出任何破绽。
我国台湾有位女明星需要一两个短剧本,她希望日本一位很有名的作家能够为她动笔。这位作家很有才华,文笔风趣,但他的脾气很古怪,一般人的约稿经常被拒绝。
这位明星打电话给她的朋友,请教该怎样向他开口提出要求。
“你究竟打算请他写些什么短剧呀?”“我希望他替我写男女别恋,不过要有新的内容,不要以前的故事。”“这样很好,他以前写过不少这类的东西,你只需说知道他写过这些剧本,十分崇拜他就行。”
过了两天,这位明星给她朋友打电话,很高兴地说:“他不等我提出要求,就答应替我写两出短剧了。”
她朋友说:“你们晚餐时,你一直在谈论他过去那些得意之作,是吗?”“你猜得对,我主要是讲他的作品在这里如何受人喜爱。”
这位女明星运用的其实就是人际交往中的迎合别人兴趣的艺术。其实,人际交往真的不难,我们只要抓住别人的心理,略施小技就能旗开得胜。
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有的人喜欢篮球,有的人喜欢军事,有的人喜欢音乐,有的人对演艺圈的八卦新闻感兴趣,有的人对书法绘画感兴趣,有的人对烹调食物感兴趣,有的人对神秘现象着迷,等等。总之,每个人都有一项或是多项兴趣,会说话的人在与对方交谈的过程中,懂得迎合别人的兴趣。
宋小琳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总裁的公关助理,奉命聘请一位特别著名的园林设计师为本公司的一个大型园林项目做设计顾问。但这位设计师已退休在家多年,且此人性情清高孤傲,一般人很难请得动他。
为了博得老设计师的欢心,宋小琳事先做了一番调查,她了解到老设计师平时喜欢作画,便花了几天时间读了几本中国美术方面的书籍。她来到老设计师家中,刚开始,老设计师对她态度很冷淡,宋小琳就装作不经意地发现老设计师的画案上放着一幅刚画完的国画,便边欣赏边赞叹道:“老先生的这幅丹青,景象新奇,意境宏深,真是好画啊!”一番话使老先生升腾起愉悦感和自豪感。
接着,宋小琳又说:“老先生,您是学清代山水名家石涛的风格吧?”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老设计师的谈话兴趣。果然,他的态度转变了,话也多了起来。接着,宋小琳对所谈话题着意挖掘,环环相扣,使两人的感情越来越近。终于,宋小姐说服了老设计师,出任其公司的设计顾问。
人类本质里最深层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我们要别人怎么待我们,就得先怎样待别人。因此,如果我们想让别人喜欢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对别人感兴趣,说对方感兴趣的话。
多在背后说人好话
有一些人在与陌生人交谈时很会使用赞美这个技巧,当然了,一般的情况下,对方会很受用的。而有一点,不知道有没有人想到,说别人的好话在当面和背后所起到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背后说别人好话,效果非同一般,它以戏剧性的方式给人的自尊以极大的满足。当我们对某人心存感激、当我们由衷地敬佩某人、当我们希望给某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当我们期望与某人建立友好的关系,不妨在背后说说他的好话。
小王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应聘。接待他的是一位很漂亮的女士。在谈话的过程中,小王也使用了称赞的艺术,夸她漂亮、有气质。但是,让人失望的是,对方不为所动,对小王的态度依旧是不卑不亢。
交谈结束后,这位女士对小王说:“说起来,你的条件是很适合我们公司的,但是,有一点点遗憾,你的经验要欠缺一些,我不能保证公司一定会录用你。”
小王沮丧地向外走,这时一个人问他:“你是不是来应聘的?结果怎么样?”问话的人是一个年轻人,一副很干练的样子。
小王说:“情况不太好。不过话说回来,我的确是没有经验,比不上刚才那位女士,她可真厉害啊,知识那么渊博,几乎是无所不知。而且她气质高雅,谈吐不俗,这家公司有这样的人才足以证明我来应聘是明智的选择。”
那个人笑了笑说:“你回去准备一下来上班吧。”
小王很诧异。那个人说:“我是客户部经理,你这种背后称赞人的品质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你一定会是一个合格的客服。”
这位客户经理说得一点不错,在背后说别人好话的人,是一个真诚而实在的人。
如果我们当面说人家的好话,对方可能以为我们是在奉承他、讨好他。相反,如果我们的好话是在背后说的,人家会认为我们是真心的。这样,他自然会领情,会感激我们。
在背后说人好话,还容易消除误会,缓解彼此的矛盾。在背后说别人好话时,会被人认为是发自内心、不带动机的,从而能增强对说话者的好感,消除对说话者的不满。如果我们与别人发生了一点小误会,不妨在背后说他的好话。
员工甲与他同事乙平时关系不错,却因小事发生误会,很长时间不说话。彼此都感觉相处很尴尬。虽然大家都想打破这种尴尬,但自尊心作祟,谁都不先开口与对方说话。
一天,甲刚好看了一篇关于背后说人好话的文章,于是心生一计。在办公室与同事闲聊时,甲趁乙不在,对别的同事随意说了几句乙的好话:“乙这人真不错,为人比较正直,处事也比较公正,以前对我的帮助挺大,我挺感谢他的。”这几句话很快就传到了乙耳朵里,乙心里不由得有些欣慰和歉疚。于是,找了一个适当的机会,他主动向甲打招呼、嘘寒问暖,两人就这样和好了。
在背后说人好话,还能满足别人的虚荣心,给足别人面子。这好话可能在被说者意料之中,也可能在他意料之外。通常,好话越出于被说者的意料之中,好话所起到的作用越明显,越能打动人。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嵇康的一生是“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这句话的悲情演绎。
三国时,魏末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为得罪钟会,被钟会诬陷,司马昭下令判处嵇康死刑。听说嵇康要被处死的消息,3000名太学生联名上书,要求赦免嵇康,并要求他到太学去做老师。这种场面浩大的救援活动使得司马昭更加坚定了除掉嵇康的决心。
嵇康临刑前做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把儿子托付给山涛,因为他相信山涛是长者,是君子,不会辜负他的嘱托;一件事情是弹了一曲《广陵散》,作为千古绝唱向整个社会挑战宣言。因为这曲《广陵散》,嵇康更是千古留名。后世有很多传说和故事是关于《广陵散》的,似乎所有的故事都在幻想着这曲《广陵散》已经流传了下来,这固然和《广陵散》曲子本身有关系,但更和嵇康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认真、最执著的人有莫大的关系。
他把朋友看得太认真了,于是写下了绝交书和朋友绝交。他很珍惜友情,其结果是越珍惜,越得不到。他对纯洁有着十分顽固的癖好,最后导致被人诬陷致死。在那个太现实的社会中,他的性格和整个社会格格不入。而最为关键的是他得罪了君子,也得罪了小人。君子不会对他有什么意见,但小人对他却恨之入骨,最后他死在小人的诬陷之中。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是流传千古的绝交名文。在信中嵇康写道:“你通达事故,善于应变,对事情多所随和而对别人很少责怪,而我却性格率直,心胸狭窄,对很多事情不能容忍,只不过偶然同你认识罢了。近日听说你升了官,我觉得十分惊恐不安,担心你要推荐我出去做官,像厨师不愿让人说只有他自己在割肉,于是硬要把尸祝也拉去帮助自己一样,使我手执鸾刀,也沾上膻腥气。”“作为二人双方的互为知己来说,重要的是要了解彼此的天性,从而成全彼此的天性。夏禹不逼迫伯成子高一定要做诸侯,是因为要成全伯成子高的气节;而孔子不向子夏借伞,是为了不暴露子夏的缺点。我的兄长刚刚逝世,心情常常感到十分痛苦,女儿刚刚十三,儿子也只有八岁,还都没有到成人的年龄,更何况我自己还经常生病。这些让人悲伤的事情,怎能说尽呢?我现在只想守在自己的茅舍里,教养自己的子孙,经常同自己的亲属谈叙一下久别之情,叙说一下自己的生平过去,喝上浊酒一杯,弹上清琴一曲,这就是我的志愿。如果你要非缠住我不可,也不过就是要替官家找到适当的人选,以补助时世的需要罢了。假如你一定强迫我同你一道进入仕途,一定要把我弄进官场,这样你才能快心,而你一旦这样逼迫我,我是会发作疯病。如果不是对我有深仇,我想你是不会把我逼到这种地步的。以上所说是我的心意,写这封信一方面以此向您解释,并且以此和你绝交!”
为人处世,最好是不要肆意得罪人,如果要得罪的话,也要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因为得罪君子以后,君子虽然可能会十分介意,但绝对不会一心想着报复。而得罪小人以后,可能小人表面上不会介意,但还是会想尽办法去陷害,以此来泄心头之恨。在嵇康的悲剧中,他的致命弱点就是过于认真,其实山涛也是好心一片,希望他能出山做官,即使嵇康不领情,也没有必要走上绝交这条路。
水至清则无鱼,人不要过于清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清明的人往往在生活中不太顺利。历史上有许多太清明的人,最后要么草草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要么一辈子都感觉到压抑而不能伸张。屈原便是个很典型的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打了一仗,楚国战败。自从这一仗后,楚国就一直受到秦国欺压。这个时候楚国的国君楚怀王想到了可以和齐国再次联合。秦国的昭襄王知道后,有些害怕,楚国和齐国都是大国,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对抗秦国,那么秦国可能吃不消。这个时候,大臣给昭襄王出了个主意,让昭襄王写信非常客气地约楚怀王到武关,两国当面订立和平盟约。
楚怀王接到信后,陷入了两难境地。他不敢不去,如果不去的话必然会得罪秦国,但是这一去又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于是他召集了群臣来商量这件事情。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跟豺狼没有什么区别。我们楚国受到他们的欺骗和压榨已经不止一两次了。如果大王这样就去的话,肯定会中他们的圈套,所以最好还是不要去。”
但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力劝父王去,在他看来,楚国正是因为把秦国当成敌人,所以才死了那么多人,丢失了那么多土地。现在秦国主动提出与我们和好,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绝对不应该推辞的。怀王毕竟还是相信儿子的话,于是毫无戒备地去了秦国。
事情果然如屈原所料,怀王一到秦国的武关,就被秦国预先埋伏的人马断了后路。见秦昭襄王时,秦昭襄王提出把楚国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怀王始终不肯同意。秦昭襄王十分愤怒,于是把楚怀王软禁了起来,然后向楚国大臣通牒必须拿土地来赎。
楚国的大臣得知国君被扣押,又不想被秦国所挟制,于是立即把太子推上了王位,立为新君,拒绝给秦国土地。新君即位后,让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就这样,怀王在秦国被关押了一年多,吃尽了各种苦头。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逃出了咸阳,结果很快又被秦国的军队追上。因此,他连气带病,没过多久就死在了秦国。
楚国的百姓知道自己的国君受到秦国如此侮辱,客死他乡,心中很是不平。而屈原也同样的气愤。于是,他力劝新楚王搜罗人才,远离各种小人。同时还积极主张鼓励将士,操练兵马,把国家整顿强大,然后为怀王报仇雪耻。但是这种忠言劝告却招来了令尹子兰的仇视。令尹子兰担心屈原会将自己当初力劝怀王到秦国的旧事重提,便天天都在新大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跟所有的小人一样,他对付屈原的办法就是对新楚王说屈原经常在背后数落大王,说屈原认为新大王已经忘记了秦国给楚国施加的耻辱,是大不孝;而楚国的大多数大臣都不主张抗秦,是大不忠。楚国现在充斥着这样不忠不孝的君臣,肯定很快就要亡国了。
新楚王听到这样的话,十分气愤,他也不去做任何调查,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屈原革了职,然后放逐到湘南。
屈原一片赤胆忠心,心中满是救国救民的志向,同时也有富国强民的措施,结果却是受到奸臣的排挤,十分悲愤。有一天,他在汨罗江边看到了一个渔父。渔父认识屈原,于是问他作为楚国的大夫为什么会流落至此。屈原回答说是自己太清醒的缘故。渔父又问他为什么不能做到随波逐流,流于世俗。屈原听了以后很是悲愤地说自己想做到一尘不染。正是因为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地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的一天,他怀中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自杀了。
屈原之所以不容于世,主要是因为他活得太清醒,活得太正气。过于清醒和正气的人是不适合在那样的社会中生存的。他们往往在一些问题上容易坚持自己的意见,虽然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但奇怪的是,很多人在决策的时候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能自我毁灭的意见,因此,屈原的意见未必能够得到认同。屈原不善于和那些官员沟通,这是知识分子的“通病”,正是这种通病导致了很多知识分子郁郁寡欢,怀才不遇。
过于清明的人实际上是值得同情的。因为他们的清明使得他们树了很多的敌人。这些人对他们不怀好意是显然的。但是清明的人往往是君子,不愿意以同样的不怀好意对付这些人,因此经常会受到排挤。正如我们所看到,屈原在迫害面前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原因是他根本就没有想过,更不用提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手段来对付这些小人。
对于过于清醒的人,人们往往害怕和他们交往。很多人都是有私欲的,和过于清醒、过于清明的人一起,这种私欲很容易被他们看出来。他们经常就会担心这些人是否看不起自己,同时也觉得和这些清明的人比起来往往会自惭形秽。出于种种考虑,他们会对这些比较清明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自己做不到那么清明,也请你不要用清明来要求我。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国君想修建一个船厂,他开始派了一个很是节约的人去修建,结果浪费了很多的钱却没有办成。后来他又派了一个特别铺张的人去办这件事情,船厂居然办了起来。我们可以想象其中发生了多少故事。过于节约的人往往很关注各种细节,很容易对一些小的浪费和铺张斤斤计较,甚至会上纲上线。这种斤斤计较作为一种品格是可以褒扬的,但是作为一种做事的方法就显得太不近人情了。因为自己节约并不能要求一起做事的人也节约。自己以身作则地做事情,树立榜样就完全可以了。没有必要将一起做事的人也全部拘束起来。相反,那些很是铺张的人因为舍得花钱,很多人也愿意跟他们一起做事,往往就能做成事情。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承认摩擦的存在,更要在摩擦中不断地实现平衡。与人交往一定不要太苛求自己,也不要太苛求别人。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如果我们过于苛求,会将这种缺陷和不足肆意夸大,影响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人生修行课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包容,包容他的缺点,包容他的私心。如果你这样对别人,别人自然也愿意这样对待你。
人要学会避免高调,不仅为了得到更多朋友,而且也为了保全自己。
为人处世,最好是不要肆意得罪人,如果要得罪的话,也要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一个人要想立身处世必须熟谙人情世故。得意需淡然,失意需坦然,糊涂做人明白做事……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站稳脚跟,找对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