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2]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1]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
[2]巴山楚水:刘禹锡曾经先后被贬谪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代曾属于巴郡,朗州、连州古代曾属于楚国。巴山楚水,这里是泛指。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3]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交好,后嵇康、吕安被司马昭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对故人的怀念,因此写赋追念他们。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代任昉《述异记》载,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童子边下棋边唱歌,王质就听了起来。童子给他一枚像枣核一样的食物含在口中,他便不觉得饿。过了一会儿,童子问,怎么还不走?王质站起来,发现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他才知道时间已过了一百年,同龄人都已经亡故。刘禹锡借这个典故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回洛阳恍如隔世的心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在回洛阳途中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在扬州初会时所作。由“酬”“见赠”可以看出,这首诗是针对白居易为他写的诗而作的酬答。
开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直接写明自己被贬的地方是巴山楚水、被贬谪外放的时间是二十三年。“凄凉地”“弃置身”表现了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人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到迫害,在宦官和藩镇的联合反扑下,顺宗让位给宪宗,王叔文被杀,他自己则先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州),调夔州(今重庆奉节)、和州(今安徽和县),未离谪籍。朗州、连州在战国时是楚地,夔州在秦、汉时属巴郡,由于楚地多水、巴郡多山,因此“巴山楚水”泛指他的贬谪地。
“翻”字出现在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前半句借“闻笛赋”典故委婉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一个“空”字深刻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伤感。“翻”的隐含义“反复变动”在这里体现为诗人经历了世事的变迁更替,回到家乡已人事全非,与“烂柯人”典故组合,形象地表达了世事沧桑,暮年返回洛阳恍如隔世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无限感叹。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针对白居易赠诗中颈联“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而作。白居易说同辈人都升迁了,只有刘禹锡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虽然有惆怅失落之情,却又相当达观。他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之路的沉浮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人们仍常常引用它,并赋予它新的意义,以之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表达诗人面对挫折不会消沉,而是更加振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