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河道概况
荆州河段水量丰沛,长期以来,受河流动力作用,形成一条深广而相对稳定的河槽。由于上游来水来沙在时间、空间上存在不均匀性,河流地质地貌边界条件沿程变化,以及两岸众多支流、湖泊入汇和分流等因素影响,部分河段河势变化剧烈,主流摆动频繁,河床冲淤,河岸崩坍,洲汊消长,对防洪、航运和沿岸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河道形态
荆州河段按河流特性和沿程湖泊、支流水沙分合情况,可分为荆江河段、城陵矶至新滩口河段。
(一)荆江河段
从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长江河段通称荆江,全长347.2千米。其间以藕池口为界,按河型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称上荆江,长171.7千米;下段称下荆江,长175.5千米。北岸有沮漳河在荆州区临江寺入汇,南岸有松滋、虎渡、藕池、调弦四口分流入洞庭湖,与湘、资、沅、澧四水汇合后,于城陵矶注入长江。荆江北岸为四湖地区,包括洪湖市、监利县、江陵县、沙市区全境和荆州区、石首市、潜江市、荆门市的部分地区,总面积为11548平方千米。荆江南岸为洞庭湖区,总面积18780平方千米。
荆江自形成明显河道以来,虽然河型沧桑巨变,但其基本流向与流路却是比较稳定的。近500年来,上荆江基本保持原微弯分汊的河道形态,河道变化较大的仅有上百里洲、学堂洲、阧湖堤及郝穴等局部河段。下荆江的演变,则经历了从分流分汊河型到单一顺直河型,最后发展为蜿蜒型河型的演变过程。下荆江河曲发育过程中,曾不断发生自然裁弯,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对下荆江有计划地实施了护岸工程和系统裁弯工程,使荆江的河势得到控制,结束了“二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局面。
荆江从漫流阶段到形成三角洲分流阶段,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而从三角洲分流阶段到统一的荆江河床形成,只有几百年的时间。随着泥沙的淤积和一千多年前开始的堤防之设,江湖逐渐分离。宋代以前尚有九穴十三口分泄江流,江北穴口于明朝开始相继堵塞,至前清大堤连接成为一体;南岸有太平口和调弦口分流入洞庭湖。清咸丰十年(1860年)和同治九年(1870年),藕池、松滋长江干堤先后决口成河,从此形成近代荆江四口分流入洞庭湖,与湘、资、沅、澧四水汇合后,于城陵矶汇注长江的格局。1958年冬,调弦口筑坝建闸控制,四口变为三口。由于泥沙的大量淤积,堤垸兴废,逼水归槽,行洪断面减少,河道由宽变窄,河床水位不断抬升,以致形成今日防洪的严峻形势。
荆江河段洪水主要是上游暴雨所形成,枝城以上承雨面积约102万平方千米。洪水出三峡、过枝城,进入地势平坦的两湖平原,因河道弯曲平缓,水流宣泄不畅,加之上游洪水又常与清江、沮漳河及洞庭湖出流遭遇,以及汉江出流顶托,致使荆江地区洪灾频发。
荆江河段由于洪水长期向南分流淤积,逐渐形成南岸地面高于北岸地面5~7米的地势,一旦荆江大堤发生溃决,巨大的洪水以高出地面10米以上水头倾泻而下,不仅荆北包括江汉平原广大地区尽成泽国,而且长江还有发生改道的危险,从而造成毁灭性灾害,故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二)城陵矶至新滩口河段
河道较顺直,全长约154千米。长江干流自城陵矶起东北流,至老湾折向东,至高桥再折向东北,至永乐闸东又转向西北,至北洲折向西,于胡家湾向北入武汉市汉南区境。左岸有内荆河于新滩口镇入汇,东荆河于新滩口镇西北注入长江;右岸于赤壁附近有陆水回注。
城陵矶至新滩口河段属于分汊河型和弯曲河型两类,宽窄相间,呈藕节状,平滩水位时,最宽处3500~4000米,最窄处1055米。螺山站低、中、高水位相应水面分别约为675米、1575米、1810米。河段最深处51米,最浅处3.5米,平均水深7.9米;河段主泓左右摆动,沙滩崩淤无常,自上而下有新堤、老湾、大沙三处汊道及簰洲大湾,其余较为顺直。按河道平面形态不同,可细分为顺直型、微弯型和鹅头型三类,城陵矶至螺山、螺山至乌林均为顺直分汊型;乌林至龙口、燕窝至新滩口为鹅头分汊型;龙口至燕窝为微弯分汊型。江中洲滩罗列,主要有南阳洲、新淤洲、南门洲、新洲、中洲、护县洲、白沙洲、复兴洲等。
二、河道现状
荆州河道流经广阔的冲积平原,沿程河段河型不同,支流入汇和边界条件也不尽相同,河道演变特点也各异。由于受上游来水来沙条件、江湖关系调整等自然因素,以及护岸工程、下荆江裁弯工程、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多重影响,河势发生相应变化。
(一)监利河段
上起塔市驿,下至陈家马口,长24千米,河道平面形态为弯曲分汊型,江中有乌龟洲分水流为左右两汊。河段上下两端窄、中间宽,最宽处3200米,平滩水位时平均水深11.2米。长期以来,乌龟洲左右汊交替变化,左汊大多年份为主汊。上车湾裁弯后,其上游河床冲刷,比降加大,乌龟洲迅速发展,1972年成为主汊,此后主流逐渐左移,乌龟洲崩失,至1980年左泓成为主汊,新乌龟洲形成。1995年冬,右泓成为主汊,左泓淤积,主泓线逐渐向乌龟洲右缘摆动,洲体南侧大幅度崩坍,主流线逐步向左向下游移动。随着河势变化,乌龟洲25.00米高程时的长度历年有所增加,宽度增加与减少交替变化,洲面积增大。1998年后,由于乌龟洲洲头大幅后退,主流经江洲汽渡顶冲乌龟洲右缘下段,过乌龟洲后顶冲下游太和岭一带。
(二)熊家洲至城陵矶河段
位于下荆江尾部,由熊家洲、七弓岭、观音洲3个连续急弯组成,属典型蜿蜒型河道。20世纪60年代后,凹岸不断崩退,凸岸不断淤长,弯顶逐渐下移,整个弯道向下游蠕动,1966—1980年累计最大崩退1980米,年崩率达132米,致使下游八姓洲狭颈缩窄,至1991年缩至400米。1980—1998年,熊家洲弯道基本稳定,熊家洲至七弓岭主流线右移,主流不再向八姓洲过度,七弓岭段主流贴岸范围增加,岸线发生强烈崩退,弯顶大幅度下移,1980—1987年下移约2000米。七弓岭弯顶崩退下移,河湾弯曲率大幅度增加,引起下游观音洲弯道段顶冲点上提,凹岸不断崩退。至1997年,初步稳定弯顶河段岸线。1998年后,受荆江门十一矶改造影响,熊家洲、七弓岭、观音洲弯道顶冲点下移,近岸深槽上段淤积、下段冲刷,弯道凹岸边滩不断崩退,使其与洞庭湖出口洪道日趋逼近,江湖相隔最窄处仅600米。荆河垴凸岸边滩大幅度崩退,主流左移趋直,江湖汇流点下移约1.2千米,汇流角改变对江湖关系亦产生一定影响。
(三)界牌河段
位于城陵矶以下约20千米处,自杨林山至石码头长约38千米上接南阳洲汊道,下连叶家洲弯道。为进出口两端窄中间宽的长顺直分汊型河道,进口有杨林山与龙头山隔江对峙,河宽1070米。其中,杨林山至螺山河道长约8.6千米,为顺直展宽段。螺山和鸭栏矶形成卡口控制水流,河宽约1630米。螺山至南门洲一带河道逐渐展宽,最宽处约3400米,南门洲以下河道又缩窄,至河段出口宽约1620米。螺山至石码头长约29.4千米,为顺直展宽分汊型河段,多数年份深泓靠左岸螺山至皇堤宫一侧,右岸有边滩;皇堤宫至蔡家庄附近主流由左岸向右岸过度;蔡家庄以下新淤洲和南门洲将河道分为左右两汊,右汊为主汊,左汊为新堤夹,两汊水在石码头汇合,主流靠近左岸。
(四)陆溪口河段
上起赤壁山,下至石码头,长约23千米,左岸洪湖市对应地点上起乌林腰口,下至高桥泵站附近,为典型鹅头分汊型河道。河段进出口受山矶控制,河道较窄,中间由新洲、中洲将河道分成三汊,右汊顺直,中汊和左汊弯曲,中汊分流比略大于右汊,左汊分流较小。河段中部右岸有陆水入汇。
(五)嘉鱼河段
为微弯多分汊河型,上起石码头,下至潘家湾,长约31.6千米,左岸洪湖市对应地段上起高桥泵站,下至燕窝。主流经石码头贴左岸下行,主要有护县洲、白沙洲和复兴洲位于江心,江心洲紧靠右岸,枯水季节右汊断流。19世纪60年代后,该河段由单一河道发展成为连续分汊微弯分汊河型。河段左岸建有叶家边护岸工程。叶家边护岸段宏恩矶始建于1926年,有一、二、三矶,均系浆砌条石,经过历年加固,矶头基本稳定。
(六)燕窝至新滩口河段
为长江中游最大弯道——簰洲湾的上段。簰洲湾全长60千米,最窄处4000米,弯曲率达15。弯道左岸上部分为洪湖市燕窝至新滩口河段,长约27千米。燕窝镇以下至七家垸上搭垴处由顺直东北流向急转为西北流向,因七家垸洲地淤长,河道缩窄。七家垸原为裁弯取直的外垸,1998年大水后,实施扒口成为洲滩。上北洲至仰口闸段有外滩,河道相对紧缩。其下有东荆河于左岸新沟汇入长江,内荆河于新滩口汇入长江。
城陵矶至新滩口河段深泓纵剖面变化,在城陵矶至洪湖大沙段起伏变化不大;以下河段至新滩口段起伏变化较大,这与该河段的河道弯曲和沙洲发育有关。在汊道段,深泓较高,河湾处及河道缩窄处,深泓较低;南阳洲处深泓高程为城陵矶至新滩口段最高点,达11.00米,洪湖大沙附近为9.30米,螺山至大沙深泓趋势线下降较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