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度的四维路径
陕西省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东维
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业史、成长史和奋斗史,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崇高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引领功能。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度,直接关系着培养出什么样的接班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承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高度肯定了红色文化对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高校应营造红色文化育人氛围,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学生培养方案,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培养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开始,经过理性认同、价值认同,最终达到信仰认同。
一、强化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引导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
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度,首先要解决情感认同问题。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表现为对红色文化及其精髓的认可、接纳与强烈的追求、实践欲望,这种情感活动的发生和进行是大学生将红色文化内化和践行的推动力,是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由知识性掌握向信念性掌握转化的前提。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没有革命战争、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背景下,缺乏对革命、建设年代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生活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呈现出距离感和年代感,对红色文化认同产生隔阂与障碍,这就对培养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提出新的诉求。
红色文化走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是促进大学生红色文化情感认同的重要途径。目前,让学生亲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真真切切地感受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如何扩大覆盖面的问题。充分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班级和党团活动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开展“读、写、唱、演”等红色经典艺术主题教育活动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通行做法,但缺陷是不少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有效地价值引领。高校应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的联动机制,打造红色文化体验教学团队,思政课实践教学依托第二课堂平台,学生日常红色文化体验活动邀请思政课教师进行深度价值解读,既可以弥补思政课实践教学覆盖面小的不足,又可以克服日常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价值引领不够的短板,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真正懂得红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引导他们对红色文化价值观炙热的情感认同。
二、深化红色文化理论教学,引导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同
对于文化素质较高、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的大学生而言,仅有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还远远不够,应从理论高度把握红色文化的内涵,引导他们实现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同。理性认同是情感认同的升华,直指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能否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根基。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怀有简单朴素的情感,但却缺乏深度的理性认同,绝大多数学生可以随口说出“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概念,但却只有少数学生能讲清这些精神的内涵。这充分暴露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还存在理性认识不足、理解不深等问题,其中缺乏科学有效地理论说服力是影响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理性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统一体,有着科学的理论体系和价值内涵。高校解决大学生红色文化理性认同的主要途径是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进课堂,通过课堂讲授深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科学认识和理解,自觉产生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同。首先,实施思政课渗透红色文化方案。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适时引入红色文化内容,将科学理论与真实感人的故事相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及时将红色文化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丰富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增强红色文化育人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其次,开设红色文化育人选修课。利用高校特有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设《红色文化精神概论》《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赏析》等红色文化理论选修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系统性认识,并逐步领会红色文化的精髓,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理性认知不足的问题。
三、夯实红色文化的学科支撑,引导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是指大学生形成对红色文化中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或道德尺度趋于同一的发展态势与趋向,即对红色文化所表达的价值观产生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并逐步树立相互认可的价值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处在成长期的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物质利益的驱使和西方“普世价值”观念的诱导,理想信念缺失、爱国主义淡漠、个人利益至上、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现象在大学生中不乏出现,这与红色文化所倡导的理想坚定、为民务实、艰苦奋斗等正面价值截然相反,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
红色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对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起着价值引领的作用。高校要加强红色文化的学科建设,深化红色文化理论研究,为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第一,深化红色文化内在价值研究。红色文化内容庞杂、内涵博大精深,应发挥高校科学研究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厚实红色文化资源的底蕴,增强红色文化的理论性、透彻性和说服力。第二,挖掘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中形成的先进文化资源,其中渗透的革命与建设精神都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渊源。高校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将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植入大学生心理,使之产生共鸣、印在心中,成为内心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四、深度剖析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引导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信仰认同
信仰的实质是对某种主张、主义的信奉和尊敬,并且把它奉为自身的行为准则。红色文化的核心就是一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追求,就是为了追求共产主义而矢志不渝的信念。然而,近年来受历史虚无主义和一些错误宣传导向的影响,不少人开始毫无道德无边界的解构红色文化,借着还原历史、回归真实的名义,对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进行矮化、丑化,五壮士“溜崖”、邱少云一动不动被火焚烧致死不符合人性规律等谣言层出不穷。青年大学生的信仰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任何错误思潮的诱导和不恰当的宣传都会导致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对红色文化没有系统掌握的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怀疑,影响其对红色文化的信仰认同。
高校在加大红色文化体验、教育力度的同时,还应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根源,增强红色文化正面宣传教育的可信度,拨开笼罩在大学生头上的迷雾,引导大学生实现对红色文化的信仰认同。一方面,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当前,对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影响最大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与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发展规律是相违背的。不少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质疑中国共产党、怀疑革命历史、否定红色文化,丧失了大学生应有的信仰。现阶段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根源,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坚定红色文化信仰。另一方面,克服红色文化正面宣传教育中的“另类虚无”现象。历史虚无主义刻意贬损红色文化是虚无,一些文学、影视、网络作品混淆视听、过分夸张历史事件也是“另类虚无”,两者虽然动机和目的不同,但在客观上都会损害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影响红色文化的公信力,降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度。媒体应尽可能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增强红色文化正面宣传教育的可信度,打消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真实性的怀疑。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应将红色文化贯穿于教学育人的全方位、全过程,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常态化机制,形成红色文化育人氛围,真正让红色基因渗进大学生血液、侵入大学生心扉,用红色文化自信引导大学生自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作者系红色卓越计划特聘顾问,梁家河现场教学主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