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原来是这样吃饭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再说“秦”。

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为何以“秦”为名?这还要追溯到周孝王时期。据《史记·秦本纪》所载,非子为周王室养马,马群大增,于是周孝王“邑于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据此则“秦”是早已存在的地名,周孝王只是将“秦”这块地方分封给了非子而已。秦人在秦地慢慢发展壮大,到了秦襄公时期,因护送周平王有功,遂得以跻身诸侯之列而立国,国号即为“秦”。

我们来看看“秦”这个字的字形演变。“秦”的甲骨文字形之一(图24),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会意字,共有三个部分组成:上面是两只手,中间是一根舂捣粮食的杵,下面是两株“禾”,“禾”垂着头,表示已经成熟。“秦”的甲骨文字形之二(图25),大同小异,只是杵的形状有所变化。

“秦”的金文字形之一(图26),中间的杵形填实,上下“手”和“禾”的样子更加栩栩如生。“秦”的金文字形之二(图27),来源于秦国墓地出土的秦公鼎、秦公簋(guǐ)上的铭文,据学者研究,应为春秋初期的字体。有些学者认为“秦”的各种字形中,双手所持的并不是杵,这个字形有力地驳斥了这种论调。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双手和“禾”之间,是一个“臼”,杵臼是一套搭配的农具,持杵在臼中舂捣粮食。所有的甲骨文字形和绝大多数金文字形都将这个“臼”给省去了,只有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西周师酉簋和现藏上海博物馆的这几件秦公器上的铭文保留了杵臼之“臼”。

图24 甲骨文[秦]

图25 甲骨文[秦]

图26 金文[秦]

图27 金文[秦]

“秦”的小篆字形(图28),下面的“禾”从两株简化为一株,其他组成部分相同,但是也省去了“臼”。今天使用的“秦”字,除了下面的“禾”一仍其旧之外,上部则完全看不出双手持杵的样子了。

《说文解字》:“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伯益是秦人的始祖,“伯益之后所封国”,说的正是非子“邑于秦”这件事。

近代学者林义光在《文源》一书中质疑道:“地名从禾从舂,理不可通……秦,获禾也,获禾可以入舂,故从二禾。”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一书中认同这一观点,但他认为“秦”的本义不是“获禾”,收割谷物,而是“扑取禾实也”:“禾稻既刈之后,则手持之反复拂击,俗称打禾,或曰打稻,亦有铺禾于地用椎杵击之者……盖秦为打禾,舂为捣粟,秦在前,舂在后,非一事也。”

张舜徽先生所说的打禾、打稻,也就是脱离谷粒的过程,谷粒脱离之后,才能够做进一步的舂捣加工,因此“秦”的本义是指收获谷物之后第一步的脱离谷粒的程序,而“舂”则是脱离谷粒之后的舂捣程序。

图28 小篆[秦]

但上述师酉簋和秦公器上保留“臼”的铭文“秦”,显示的正是在臼中舂捣的工作程序。因此,“秦”的本义是持杵舂禾,可想而知秦地粮食产量之丰富,即许慎所言“地宜禾”。事实也是如此,所谓“八百里秦川”,历来是农业发达的地区,著名的纵横家张仪曾经形容秦国“积粟如丘山”,以至于“秦富十倍天下”。据《秦律·仓律》记载,秦国国内“万石一积”的禾仓极多,今西安附近的栎阳仓则“二万石一积”,国都咸阳仓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十万石一积”!“秦”字之所以造成双手持杵舂禾的模样,可以想见是因为粮食出产极富,人们不停地劳作,以至于以这种繁忙的景象造字,并拿来命名这块富庶之地。当然,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奠定了秦朝的统一大业。

《乐府诗集》中收录有晋人傅玄的一首诗,其中吟咏道:“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无疑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因此西域诸国就称中国为“秦”,一直沿用到汉代。《汉书·西域传》载:“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丐若马。’”丐,给予。匈奴仍然用“秦人”称呼汉代中国。晋人傅玄更是将“胡与秦”对举。古代印度称中国为“支那”,就是“秦”的音译,佛教典籍中屡见不鲜,并没有轻蔑之意。

秦地为天下之粮仓,当然得益于灌溉便利,国都咸阳有泾河、渭河、沣河等大大小小八条河流,因此东汉学者刘熙在《释名·释州国》中给“秦”下了这样一个名义:“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润也。”虽然是以音释义,但是也准确地道出了秦地之所以产粮丰富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以“秦”命名这块“宜禾”土地的由来。秦人以“秦”为国号,正如同周人以“周”为国号的道理一样,反映的都是农业立国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