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
图16 甲骨文[麦]
图17 金文[麦]
图18 小篆[麦]
再说“麦”。
“麦”的繁体字是“麥”,甲骨文字形(图16),可以看得很清楚:上面是“来”,即麦子;下面是“夊”,也就是“止”的倒写,像一只脚趾朝下的脚。甲骨文中的脚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朝下就表示从外而来,而“麦”的所有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脚趾都朝下。因此整个字形会意为:麦子是从外地引进而来的作物。“麦”的金文字形(图17)、小篆字形(图18),都大同小异,跟今天使用的繁体字形“麥”也没有任何区别。
《说文解字》:“麦,芒谷。秋种厚薶,故谓之麦。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从来,有穗者;从夊。”“芒谷”指带有芒刺的谷物。
《淮南子·坠形训》篇中写道:“麦秋生夏死。”高诱注解说:“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也。”意思是秋天属金,金为王,夏天属火,火为王,因此“麦秋生夏死”。这不过是汉人用五行生克理论来附会解释麦的荣枯而已,许慎正是继承了这一穿凿附会的错误学说。
正因为“来”的本义是小麦,而小麦属于外来的作物,因此又在“来”的下面添加了一只脚趾朝下的脚,表示小麦从外而来,所以“麦”这个字最重要的字符就是表示到来的“夊”,“麦”的本义就是到来。“来”和“麦”是两个关联性极强的汉字,因此要精确解释它们的本义,也必须相互关联来解释。
左民安先生在《细说汉字》一书中的辨析非常有说服力:“凡是脚都有‘走’的意思,所以这个‘麦’字本来就是‘来去’之‘来’的本字,而‘来’倒是‘麦’的本字。可是在卜辞中使用‘麦’字较少,而使用‘来’字极多,所以这就发生了互换现象,把原来当‘小麦’讲的‘来’,变成了‘来去’之‘来’;把本来当‘来去’讲的‘麦’,变成了‘小麦’的‘麦’。这一交换再也没有还原过。”
其实,更早的时候,清代学者朱骏声就说过:“往来之‘来’正字是‘麦’,菽麦之‘麦’正字是‘来’,三代以还承用互易。”“麦”字字形下面的那只脚,正表示往来之来;而“来”字本身就是一棵麦子的象形。这两个字互换之后,沿用两千多年,再也无复各自当初的本义了!
不过,“麦”字下面的那只脚,也有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南唐学者徐铉发其端:“夊,足也。周受瑞麦來麰,如行来,故从夊。”徐铉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周人所受的瑞麦乃外来作物,但“如行来”一语其实已经点明。
清代学者徐灏没有充分理解“如行来”一语的含义,而是简单地认为“盖象人行田收麦也”,“麦”字下面的那只脚,像农人行走于稻田之中收麦。
白川静先生继承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夊’当表示用足拨土覆盖播撒的麦种,然后加以踩踏。”“‘麦’当义示踩踏麦苗,从而用来指代麦子。”
这样的解释显然小看了造字者的智商及其思维方式。麦种种下之后,不管是用手按实还是以脚踩踏,都属于种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种植常识,为什么非要用一个“夊”画蛇添足地强调?
古人造字,一定是融入了印象最深刻的生活经验,种麦这种常识性的动作,难道还用得着强调按实或者踩踏的动作吗?既然已经造出了“来”,那么“来”一定要深植于土中才能生长的常识,完全没有必要再借助于“麦”下面的那只脚来表示。对古人来说,“来”并非本土作物,而是外来作物这件事才是印象最深刻的生活经验,因此才给“来”添加了一只从外而来的脚。这才是“来”和“麦”的关联性的具体体现。
以上就是“来”和“麦”的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