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新格局:30位知名学者把脉中国制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逆全球化冲击世界工厂

作者:吴晓波,财经作家,890新商学、蓝狮子出版创始人。

自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基本盘,制造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1978年至1998年,我国轻工业不断发展;自1998年以后,外向型经济和重工业城市化经济的发展都建立在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前提下,我国的一些制造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超大型的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因此,在这几十年里,我一方面在制造业领域里做长期的旁观者,另一方面,目睹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制造,这个题目特别大,可能需要很深入的研究才能明白。我就分享一些这些年在制造业行走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关于制造业的三个场景

我研究了30年的制造业,有几个场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一次是在1998年去中国最大的彩电企业长虹做采访,1998年中国的彩电行业,国产彩电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外资彩电。但长虹彩电的生命线是什么?和日本彩电比,性能是一样的,但价格是它的1/3,这就是当时长虹彩电的生命线。这说明什么?说明在20多年前,在中国内需市场上,中国制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成本优势的。

第二次是在2002年,我当时在温州做了半年的调研工作。一个生产打火机的公司的老板把两个打火机拍在桌子上,一只是温州产的打火机,另一只是日本产的打火机。老板把打火机的零件一个一个全都拆下来,说这个零件2分钱,那个零件1毛钱,算到最后说:“日本产的打火机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一只,温州产的打火机卖1元人民币一只,我们的价格是其1/8。”当时温州有三千多家大大小小的打火机厂,通过极致的价格优势、规模优势,把日本打火机打败了。2019年年底,我又到温州做调研,又碰到那个老板,我就问他打火机厂呢?他说都不见了,当年的三千多家打火机厂到2018年年底只剩下130多家,而且生意都很差。温州生产的打火机在这么多年里处在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但到现在也没有具有影响力的打火机品牌。两千多家打火机厂去哪里了?都移到了东南亚。

第三次是在2015年,当时我写了一篇《去日本买马桶盖》的文章。2015年2月,我带了我们公司20多个高管去日本开年会,开完以后有一天多的时间购物。大家买了马桶盖、电饭煲、吹风机、菜刀、眼药水等。在回来的飞机上,我写了《去日本买马桶盖》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当时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轰动。一开始这篇文章发表以后,媒体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是这些到日本去买马桶盖的人都是一些“精日分子”。明明中国有那么好的马桶盖,不扩大内需,却都跑到日本买这些产品干吗?

舆论逐渐变得理性化,于是有了一系列的问题,到底是哪些人去买日本的马桶盖、电饭煲、吹风机?日本的这些产品和我们中国市场里的产品到底有什么区别?经过研究后发现,去日本买马桶盖的原来是一些愿意为美好生活消费买单的理性消费者,今天叫作新中产阶级。去讽刺和辱骂这些消费者是没有用的,有用的办法是我们也能够在中国生产那些满足各种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过了大概半年多的时间,舆论慢慢冷静下来。2015年9月,我去一家中国的卫浴公司做调研,该卫浴公司在广东顺德,由谢氏兄弟经营。公司老板对我说,我的那篇文章发表之后,中国的马桶盖销量增长非常快。他们说,中国的马桶盖和日本的马桶盖起码有两个方面是不一样的。第一,日本的卫生间是干湿分离的,中国大多数卫生间是干湿不分离的,如果中国的马桶盖要卖得好,要有一点跟日本的不一样,就是防漏电能力要更强。第二,日本的自来水是可以喝的,是软水,中国没有一个城市的自来水是可以喝的,特别是北方的水,碱性很高,是硬水。所以,中国马桶盖的疏水管道系统要防止塑料管道的硬化,需要增加一个很小的电机,让出水更流畅。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98年长虹的景象,2002年温州打火机公司的景象,2015年马桶盖的景象,这些景象印证了中国的企业和产品在不断发生变化。而这十多年里,中国制造业任何一个产品背后的变化都是由两个因素所带来的。第一是企业家精神,什么样的企业家就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从长虹那代企业家到做马桶盖的谢氏兄弟,他们对产品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是消费者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制造的未来其实最根本性的问题并不在于美国人的工厂、日本人的工厂撤不撤回去,关键在于中国的制造业如何理解自己的产品。

从2015年至2020年,5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电子马桶盖销售额约增长400%。这5年里,这个行业并没有爆发价格战,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1998年、1999年,则大概率会打价格战。然而,今天在中国市场上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购买马桶盖的家庭只占所有家庭的3%,基本上是我们所定义的新中产阶级。

当前,欧美在呼唤制造业回归,疫情也在冲击我国制造业发展,除此之外,中国的消费者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需要站在一个更宽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去研究中国制造业的未来。

二、中国制造业的四大变化

在我看来,在过去的四五年时间里,中国制造业发生了四大变化。

1. 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2015年,我在上海举办过一个关于中国制造业向工业4.0转型的企业家论坛,有一千多名企业家参加了这个活动。我们在全国寻找一些能够符合工业4.0标准的消费品制造业企业。当时,服装行业能够做定制西装的企业只有一家,在山东,叫酷特。在家居行业能够做定制家居的企业,在广东顺德,叫尚品宅配,该公司在2020年已经上市。2015年,在服装行业和家居行业能够实现柔性化生产的只有这两家企业。而现在,全中国几乎所有的制作西装的企业及制作家居的企业,都完成了生产柔性化改造。在这五年里,中国的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之前,尚品宅配的总裁来杭州参加一个活动,我问他,疫情对经济影响很大,你们的业绩有没有受到影响?大家都知道,要做定制家居,有一个前提,企业需要派人到客户家里测量,工作人员需要面对面与客户讨论家具的风格样式。而受疫情影响,工作人员不能和客户见面,企业不能派人到客户家里量尺寸,生意如何做呢?

出乎意料的是,尚品宅配的总裁跟我说,他们的业绩一点都没有受影响。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线完成定制。即使客户的家在北京,而负责沟通的人可能在南京,负责家居设计的设计师可能在重庆,在线也能完成工作。只要客户告知在北京的哪个小区,就可以在网上将其家中的空间布局调出来,完成线上交流。整个交付完全在线化,工作人员不需要到客户家里去,他们也不需在同一个城市,就能够定制完成客户喜欢的家居。

如果中国别的家居公司也采用尚品宅配的经营模式,那么这样的公司就有机会向全球各个国家的家居市场输出它的工业化制造模型,我们不需要把工厂搬到荷兰、新加坡去,只要把软件系统服务搬过去就可以了。

2. 内需市场出现了新国货运动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愿意购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货。2020年,故宫与全国200家公司合作,生产了200亿元的产品,大家愿意为新国货买单。消费本身发生了三个变革:第一个变革是由价廉物美的市场进入物美价平的市场,所有的新国货不再建立在规模和成本优势前提下,而是建立在品质和消费者认知的前提下,价格优先型的消费者群体变成品质优先型的消费者群体;第二个变革是审美发生了变化,本土消费者的理解重新构建对本土品牌的消费能力,从跟随潮流变成今天的引导流行,文化自信慢慢崛起,文化元素的自我认知也开始发生,这与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类似,本土意识的全员苏醒给中国本土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第三个变革是中国制造品牌不再建立在代工能力上,而是建立在自己的品质和核心技术能力上。当下这场新国货运动发生在2015年,彼时,中国智能手机的销量增长70%,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出现了一些新兴中产阶级,再加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和消费升级的进行,需要制造业进行一些变革。

另外,现在的中国本身具有庞大的制造能力,可以满足本国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语音技术等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将重新改写,这也使新国货在未来消费市场里有很大的可能性。现在很多国货品牌的多个子品牌在供应链、核心技术形成能力以后,根据不同消费者圈层提供不同的产品,形成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国货竞争方式。

3. 中国出口不再依靠成本和规模优势,而形成自己的品牌能力和工业设计能力

中国外贸过去下滑得很严重,但近几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中国如今很多产品是凭借其设计能力和品牌能力来出口的。目前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公司叫亚马逊,而亚马逊在全球有5个站点,过去两年里这5个站点中50%的新增用户量都来自中国。我在调研时发现,2019年在亚马逊平台上卖得最好的100种中国商品中,我只认识5个品牌,别的品牌我都不认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做中国品牌,并销往全世界,形成了品牌意识。

当中国形成自我品牌能力的时候,即使欧美在工厂和生产线领域对我国进行制裁,其对中国的冲击也会大幅度减弱。就像“微笑曲线”,底下是制造能力,左边是技术能力,右边是品牌能力。在过去很长时期里,中国一直处于底下的制造能力阶段,而今天,中国也在不断提升着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品牌能力。

4. 在生产线的中间件部分、机床部分,中国对国际公司的替代能力逐渐增加

我在2019年到安踏泉州工厂做调研的时候发现,安踏运动鞋的缝纫机是由一家宁波的公司生产的。之前安踏的缝纫机还不是国产的,而现在,有一半的缝纫机已经是由深圳和宁波生产的了。我有一次到顺德的小熊电器公司做调研,在他们的集成电路车间发现,几个大型的机床是由中国深圳生产的。

以上便是中国制造在过去几年出现的非常显著的四个特点。未来,中国制造将会遇到各种挑战,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中国的公司在做任何领域时,都要考虑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里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年初,在全球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深圳、东莞、苏州、宁波的一些工厂,订单量并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为什么?我们调研后发现,这是因为在全球经济都受到疫情影响的时候,这些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集群化的能力体现出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具有庞大、熟练的产业工人群体,我们的产业配套能力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另外,从中央政府到各省市自治区级政府,大家都非常明确地意识到制造业对一个区域的产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要看到中国制造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