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的提问
从构建协调合作型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掌握了迅速发现“搭便车者”的能力,并且习得了难以容忍“搭便车者”的情感。也许是为了方便这样的系统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在攻击他人的过程中会产生快感。所以,攻击这种行为本身与快感相连并非偶然。
话虽如此,实际上攻击行为是否会升级却几乎是偶然现象。出轨的艺人在记者招待会上低头承认错误说:“实在太抱歉了。”那么,到底观众会觉得“毕竟也道歉了”而原谅他(她),还是会认为“这根本不算道歉”“根本没有反省”,进而对其进行更猛烈的攻击呢?观众做出何种选择是完全被当时的情况所左右的,可以说没有什么理由。
2017年,在美国的堪萨斯大学举办的一场名为“你当时穿的什么衣服”的展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场展示了比基尼、男孩穿的黄色带领衬衫、性感的红色连衣裙、T恤衫和牛仔裤等衣服。
为什么一场普通的服装展览能吸引这么多人的注意呢?
实际上,这场展览将焦点锁定在18名性暴力受害者身上,展示了受害者在遭遇性暴力时所穿的衣服。话说至此,大家就应该可以理解这个展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了吧。“你当时穿的什么衣服”是性暴力受害者最容易被问到的一句话。言下之意就是:“你当时肯定穿得花枝招展,非常有挑逗性吧,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怎么会遭受性暴力呢?”也就是说,人们推断受害者一定也有过错。可是,我们凭什么对受害者说出如此冷酷的话呢?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公正世界假设”理论。不管是舌切雀的传说还是开花爷爷的故事[3],请你回想一下故事中善良的老爷爷和邪恶的老爷爷。简单地说,这种理论的核心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很显然,事情肯定不完全遵循这样的规律。我们知道现实社会远比童话世界更复杂,做了善事的人未必能够得到善报,做了坏事的人也可能因此得利。
但是,如果真有这样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发生,那么不管是谁,心情都会非常不好,想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没有做过任何坏事的人怎么会受到攻击呢?既然受到攻击,肯定是有原因的,肯定是这样,没错的——就算不参与攻击性行为,一定有很多人也抱有同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