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宁夏设省治西夏故土获安宁
忽必烈像
宁夏是我们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地名,但这个名称的历史由来,却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宁夏这个名称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它可以追溯到近千年前的元朝。
1227年,蒙古大军灭掉了雄踞西北的西夏王国,宁夏成为元朝的一部分。对这个曾经的具有广阔疆土的西部军事强国如何进行有效统治、管理和建设,就摆到了蒙古汗国最高统治者的面前。根据蒙古汗国治国基本政策,建立行省是首选。蒙古统治者曾一度在占领地区推行高压政策,使被占领地区的社会经济均遭到极大破坏,宁夏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人民离散,田地荒芜,水利失修,经济发展停滞……后来,蒙古统治者进入中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始意识到,治理天下要比打天下困难得多,只靠无情的杀戮和残酷的高压政策是难以赢得民心的。所以,他们开始改变原有的统治方式。特别是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他有清醒的头脑和远大的战略眼光。他在位期间,重用大批汉族儒士,大胆变易旧章,采用汉法,全面推行封建制度,在境内屯田,禁止妄杀,整理财赋,改革政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元太宗窝阔台曾一度将西夏故地分封给其次子阔端,王府设在凉州(今甘肃武威),行政名称仍为“西夏”。忽必烈曾将西夏故地的行政名称由西夏改为西夏中兴等路,从南方迁徙大批移民实行屯垦,任命尕儿赤(西夏国故相斡道冲之孙)为中兴等路兴民总管,袁裕为中兴等路劝农使。但这次变革为时仅三年,所取得的初步成绩也被浑都海叛乱摧毁。所以说,对西夏故地的彻底治理,维持原状是无效的,设总管移民屯垦也不是良策。于是,开设行省便提到统治者的议事日程上。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或称尚书省),全国各地分设行中书省(或称行尚书省),省以下分层设路、府、州、县,共五级。中书省管辖京畿腹里之地,行省分别管理各级地方事宜。今宁夏南部的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和西吉县部分地区、海原县的东部,当时属陕西行省(治今西安)开成府(治今固原市南开城乡);泾源县属平凉府华亭县;海原县西部属西安州海喇都城;隆德县和西吉县大部属西凉府静宁州;今宁夏北部地区,则由新开设的西夏中兴等路行省管辖。
1259年七月,元宪宗蒙哥死于四川,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展开汗位争夺,因忽必烈在湖北前线作战,遂就近以迎接蒙哥灵车为名,抢先取得大汗宝玺,并秘密与南宋议和,暂缓后方之忧,然后迅速率所部大军北上,于次年三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石别苏木)登大汗位,建年号中统。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以利汗国南下,彻底消灭南宋政权和西征中亚的后方基地的巩固,更是为了开发得天独厚的塞上天府沃区,支持庞大的军粮供应,忽必烈决定于中统二年(1261年)设立西夏中兴等路中书行省,特命元朝开国重臣黏合重山之子黏合南合(女真族)为中书左丞,充中书行省最高长官。行省省城仍设于西夏故都中兴府(今银川),辖境亦基本上为西夏国的原疆域,大约为今宁夏北部、陕西北部、甘肃黄河以西、内蒙古西部以及青海、新疆东部部分地区。
1264年,忽必烈改元至元。为了加紧对西夏行省的移民开发和经济恢复,忽必烈改命曾在漠南根据地邢州地区(今河北邢台)从事治理开发很有成效的汉族儒士张文谦为中书左丞,行省西夏中兴等路。张文谦又推荐汉族名儒董文用为行省郎中,著名水利专家、天文学家郭守敬为行省提举诸路河渠、加银符副河渠使。由于用人得当,在短时期内就使宁夏地区的经济得以恢复。
至元三年(1266年),西夏行省被撤,改设西夏宣慰司,旋改西夏惠民局。四年(1267年),忽必烈从开平南迁大都城(今北京),定都于此。同年,忽必烈发动灭宋战争。八年(1271年),忽必烈正式宣布定国号为元。同年,恢复西夏中兴等路行省,以趁海参知行尚书省事,陈祐佥尚书省事。九年(1272年),又改回行中书省。十年(1273年),再罢西夏行省。十八年(1281年),又恢复行省,省名改称“甘州行中书省”,省城从中兴州(今银川)改迁甘州(今甘肃张掖),辖境未变。而西夏故都则被降格为中兴路,隶属甘州行省。二十二年(1285年),再恢复西夏行省的旧名、旧制和旧省城,西夏国故都改为中兴府,仍为行省治城,治五州三县(中兴州、灵州、应理州、鸣沙州、定州和怀远县、灵武县、河渠县)。二十五年(1288年),中兴府改为“宁夏府路”,“宁夏”之名由此诞生。三十一年(1294年),原西夏行省实行分治,被分割为甘肃和宁夏两个新行省,甘肃行省仍治甘州,宁夏行省仍治中兴州。元贞元年(1295年),宁夏行省又被撤销,以宁夏府路隶属甘肃省。
花瓣形镂空金饰
在银川市西门桥头的唐徕渠畔,矗立着一尊高大的塑像,只见他手执罗盘,举目远眺,古铜色的身躯昂首挺立,一袭朴素的长衫将塑像点化得灵动飘逸、栩栩如生。他就是为宁夏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治水专家郭守敬。众所周知,郭守敬不仅是水利专家,还是天文学家、数学家。如此一个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为什么他的雕塑会矗立在唐徕渠畔呢?这还要从郭守敬和宁夏的一段不解之缘说起。
1227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攻占兴庆府,西夏灭亡。由于蒙古军队野蛮的屠杀政策,使得西夏境内赤地千里、人口流散,经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直到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后才开始进行经济建设,试图恢复宁夏昔日的繁荣景象。忽必烈是建立元朝的首位皇帝,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四个儿子。他早年追随父亲拖雷和兄长蒙哥大汗南征北战,曾在宁夏境内的六盘山进行驻兵和屯田。忽必烈和他只知道打仗的父兄不同,他深知马上得天下易,马下治天下难的道理。他登上大汗宝座后,为了治理好文化先进的中原和南宋地区,他重视文化,重用儒生,开始建立行省制度和一整套中央行政官僚体系,庞大的国家机器被建立起来。在他的周围,一大批有才能的汉族士子成为他的左膀右臂,成为他治理国家的有力助手。郭守敬、张文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忽必烈顺应历史潮流,接受儒生意见,改变了蒙古统治者原有的野蛮统治方式,采用汉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治理国家,推行封建制度,复兴农业水利。他刚刚即位就下诏给天下的官员百姓,大力宣扬“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的基本国策,还招募在战争中流散的百姓回归故乡,进行农业生产建设;他还在朝廷内部设立司农司,任命张文谦担任大司农卿,编撰颁行《农桑辑要》一书,推广农艺,并在官员考核升迁时,以治理地区户口是否增加、田地是否开垦作为考核各地政绩的重要依据。在张文谦的极力推荐下,忽必烈在皇宫召见了年纪轻轻就名震天下的大才子郭守敬。忽必烈初次见到郭守敬并不以为然,他并不知道这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郭守敬却不慌不忙,向忽必烈呈上了他近年来走遍全国勘查水利的六条计策和建议。忽必烈打开写满建议的文册,只见上面的第一条建议是修复从中都(今北京)到通州(今通县)的漕运河道;第二、三条是关于他自己家乡城市用水和灌溉渠道的建议;第四条是关于磁州(今河北磁县)、邯郸一带的水利建议;第五、六条是关于中原地带(今河南省境内)沁河河水的合理利用和黄河北岸渠道建设的建议。这六条都是经过仔细查勘后提出来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对经由路线、受益面积等项都说得清清楚楚。忽必烈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详细精确的水利计划,他非常高兴,赞叹地说:“想不到先生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识,真是难得啊。如果我手下的文武官员们都能像先生做事这样认真仔细,那样才能算得上是不白白吃饭啊!”忽必烈立即下令,让郭守敬掌管各地河渠的整修和管理等工作,第二年又升他为银符副河渠使。郭守敬成为忽必烈眼中的懂得水利的最有才干的大臣,受到了重用。
郭守敬为什么具有如此出众的才干呢?这还要从他的早年人生经历说起。郭守敬生于1231年(元太宗三年、金哀宗正大八年),家乡在今河北省邢台县。邢台地方本来属宋朝,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被金朝夺去,到1220年(金宣宗兴定四年)又被后来建立元朝的蒙古统治者占领。所以说,郭守敬是在元朝统治时期出生的。后来元朝在1234年灭金,到1279年又灭了宋,统一了中国,郭守敬也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早些时候,金朝北边的蒙古人还过着游牧的生活,处在奴隶社会阶段。那时他们在金朝北方一带的战争具有极大的掠夺性和破坏性,当地的农田水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口大量减少,生产急剧下降。这种状况对于元朝的建立统治是十分不利的。以元世祖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觉察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华北地区封建势力代表人物的支持下,逐步进行了一些改革,改变了一些野蛮的杀掠方式,实行了一些鼓励农桑增产的措施。因此,在元世祖时代,华北一带的农业生产逐渐恢复了起来。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天时,农田排灌需要水利建设,于是对天文历法和水利工程的研究,就成为迫切的要求。同时,国家统一了,对外交通范围比以前扩大了,也给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因素。因此,元朝的天文学和水利学,在金、宋两朝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郭守敬正是在这个时期,对这两门科学作出了许多贡献。郭守敬自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器具,显示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杰出天赋。在邢台县的北郊,有一座石桥,金元战争的时候,这座桥被破坏了,桥身陷在泥淖里,日子一久,竟没有人说得清它的所在之处,这给来往的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农业发展。郭守敬查勘了河道上下游的地形,对旧桥基就有了一个估计。根据他的指点,居然一下子就挖出了久被埋没的桥基。这件事使很多人感到惊讶。石桥修复后,文学家元好问还特意为此写过一篇碑文。那个时候,年轻的郭守敬已经能对地理现象作颇为细致地观察了。那一年,他刚刚二十岁。 1260年,郭守敬的好友张文谦到大名路(今河北省大名县一带)等地作宣抚司的长官,郭守敬也跟着他一起去了。郭守敬跟着张文谦到各处勘测地形,筹划水利方案,并帮着做些实际工作。几年之间,郭守敬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更丰富了。张文谦对郭守敬的才能十分敬佩,他向忽必烈极力推荐郭守敬,并让郭守敬担任自己治理宁夏的主要助手,这也成就了郭守敬西夏治水的千年功绩。
郭守敬来到西夏故地后,并没有立即着手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从小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他深知,任何正确的决策都是建立在认真细致的调查和探索的基础上的。刚到这里,他顾不得旅途疲劳,立即率领手下的官员对黄河两岸进行了踏勘,查清了黄河两岸的地势和水情。对干渠、支渠的数量、长度、灌田亩数等进行了详细统计,并深入了解了当地地势、水渠流程、水利灌溉历史和治水、治淤经验。那年,他才三十三岁,正是精力旺盛,为国建勋的大好年华。地方官请他休息几天以解疲劳,他谢绝了,他只听了一天的情况介绍,第二天天还未亮,就骑马出发,沿着黄河勘查去了。不管是难行的沼泽,还是荒凉的沙滩,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白天,他边考察,边记录,边绘图,有时紧张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在那些重要地段,他甚至亲自动手测量堤坝、渠道和农田。遇到老农,他总是热情问候,虚心请教了解当地的天时、地利、水土、灌溉情况,以及它们与年成丰歉的关系。晚上,他不是和随行人员热烈讨论考察中的问题,就是在暗淡的烛火下,全神贯注地整理资料,计算数据,或沉思设想种种规划方案,经常工作到半夜。
郭守敬在考察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水利资料。他看到一条条古渠,渠中有沙无水,淤浅废弃了;又看到许多躲避战乱的农民回到这块土地上,还新迁来好多南方人在此开垦种地,但因无水灌田,庄稼长不成,百姓和驻军生活很苦,逃荒、逃兵时有发生。在这半荒漠干旱地区,没有水怎么能种庄稼?水,实在是太宝贵了!这里既然有天赐一条水量丰富又很少洪灾的黄河,怎么能让它的水白白流走呢?面对缺水的枯黄庄稼,面对盼水的穷苦百姓,他不禁激情满怀,决心要让废弃的古渠尽快恢复青春!通过夜以继日的野外考察,一幅西夏引黄灌区工程规划图在他心中形成了,一个恢复西夏地区灌溉渠道的工程设计方案也在他的脑中成熟了。
宁夏青铜峡一百零八塔
在调查的过程中,郭守敬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古老肥沃的土地,感叹先民们披荆斩棘、开垦荒原的不朽功绩。他从西夏当地人中学到了新的水利科学知识,知道了宁夏平原原来是西夏国的腹心之地,正是凭借着这里的引黄灌区,才使西夏得以富强发达,成为雄踞西北两百年的强国。如今这样的富庶膏腴之地却变成了这样惨淡的模样,着实让郭守敬感伤不已,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还“鱼米之乡”美丽原貌,让这颗古老的“塞北江南”明珠擦去岁月带来的尘埃,恢复璀璨夺目的亮丽光彩。
他的直接上司兼知己好友张文谦,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张文谦调派一切人手配合郭守敬的水利建设事业。皇帝和上级官员的信任和大力支持,使得才能卓越的郭守敬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个辉煌历程。
要重整宁夏水利,郭守敬面临着诸多难题。头一个难题就是原来的旧渠因为年久失修,早就被黄河淤积的泥沙和塞北高原的风沙掩埋得面目全非。当时宁夏被泥沙掩埋的著名河渠有长约四百里的唐徕渠、长约二百五十里的汉延渠,还有其他正渠十道,还有大小支渠六十八条。这些大大小小的河渠曾是宁夏平原农业的命脉,现在却渠干水枯了。西夏故地地处沙厚风多的黄土地带,渠道极易淤塞崩坍,水利工程远非一劳永逸。这就要求本地官府在每年放水灌溉之前,必须组织大量劳力对渠道进行一次全面的疏浚和修整。这一年一度的“春工”,是本地水利得以延续的必备条件,而西夏王国的灭亡,却使当地水利完全瘫痪废弃。面对几乎从零开始的工作,郭守敬并没有退缩,他仍然积极地奔走在宁夏的水利事业中。
鉴于宁夏的水利早已荒废数十年,有的人提出要想恢复宁夏原有的旧貌,必须重新挖掘新的灌渠,废弃旧有河渠。郭守敬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提出了“因旧谋新”的方案,就是按照旧有河渠的走向进行疏浚,这样可以省民力、省时效,达到最快恢复宁夏水利原貌的目的。他认为,重筑新渠既费工又费财,应该把重点放在疏通旧有渠道上。经过实地勘察和求教田间老农,他提出建滚水坝以减弱水势,又在渠道引水的地方建筑河堰来提高水位,建筑渠道的进水闸来保证渠道有充足的水量用于灌溉,建筑退水闸用来调节水流量等多种技术方案。在他的指导下,宁夏地区的水利建设普遍采用了新的工程技术,修筑渠、堰、陂、塘,大都采用了调节水量的“闸堰”,即水坝和水闸(斗门)。水坝和水闸,起到了控制水流、水量的作用。天旱的时候就开闸放水灌溉农田,保证农业用水,使得农业丰收有了可靠保障;雨水多的时候就关闭闸门,避免渠水泛滥,造成灾害,使得整个灌溉系统工程具有很好的灌溉和防洪效益。
在各地官员和百姓的积极支持下,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郭守敬就完成了对唐徕渠、汉延渠两大古渠的疏浚工程。接着,他又带领大家将灵州、应理(今中卫)、鸣沙等地的十条干渠以及黄河两岸所有大大小小的支渠共计六十八条,统统进行了一次彻底整治。夏、灵、应理、鸣沙四州,正是以青铜峡和黄河分割开来的宁夏平原的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指今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及其附近地区。这些地区都有引黄灌溉渠道,因此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成为历代西北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之一。
宁夏平原的水利事业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元代以前从来没有关于引黄灌溉面积的记载,直到郭守敬修复宁夏水利后,宁夏水利灌溉面积才有了确切的数据,出现了当地灌溉农田的亩数。宁夏引黄灌区的面积超过了历代,达到了一万余公顷。当时的宁夏人口稀少,农业面貌能迅速恢复到那样高的水平,郭守敬作为元代宁夏水利建设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当时,人们到处议论着郭守敬在西夏兴修水利工程的功绩。的确,这次修渠规模很大,而且,因为在人才、物力的安排调配上都计算精密,并没有浪费。郭守敬设计修造的水坝、水闸等工程技术水平很高,质量优良,既继承了当地水工的传统优点,又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他在测量技术上已采用把海平面作为测量高程的基准,掌握了海拔的概念,把测量精度大大提高了一步,从而取得了当时最大的灌溉效益。
由于郭守敬的辛勤工作和高超技术,使宁夏地区的水利与农业翻开了新的一页。在地方官中兴路新民总管、党项族官员朵儿赤等人的配合下,当时还在黄河中专门设置船只招徕流民,给移民发放农田、种子、农具,并把军人子弟编为屯田军,专门负责屯种供给军饷。宁夏平原上一下子增加了数以万计的农户,大片盐碱地变成了肥沃良田,使宁夏引黄灌区的农业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但农民丰衣足食,国家赋税倍增,而且驻军也有了足够的粮食储备,宁夏成为全国一个安定、富庶的地区。宁夏所生产的粮食除了自给自足,很快成为西北地区产粮、储粮和输粮赈灾的中心。由于粮食充足,元朝政府还专门下诏解除宁夏用粮食酿酒的禁令。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每年所需要的粮食两万石,都是从宁夏和兰州两地采购的。
黄河日出
1265年,郭守敬回到了上都。同年,被任命为都水少监,协助都水监掌管河渠、堤防、桥梁、闸坝等的修治。 1271年升任都水监。 1276年都水监并入工部,他被任命为工部郎中,仍主持国家水利事业,直至当年六月调至太史院参与修订历书。郭守敬五十岁时完成了著名的《授时历》,并创作了大量天文、数学方面的科学著作和观测仪器。六十三岁时,郭守敬又主持完成了大都通惠河工程,并兼任提调通惠河漕运事。八十六岁时,郭守敬病逝于太史院任职上,走完了光辉的一生。
郭守敬主持的宁夏农田水利修复工程,促进了宁夏本地社会经济的迅速稳定复兴。郭守敬西夏治水十几年后,朝廷和当地军民终于抛弃了已沿用半个多世纪的“西夏”,而开始采用体现现代精神的新地名——宁夏。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二月,元朝政府改中兴路为宁夏府路,并置宁夏府路总管府(属甘肃行省)。宁夏这一新地名从此确立,并且此后一直沿用至今,七百余年未变。宁夏新地名的确立,标志着当地已经恢复了社会秩序,政治经济已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一新趋势的形成,与当地旧渠的修复,与郭守敬的伟大业绩是分不开的。郭守敬所设计的那套闸堰,直至明代中叶,仍在发挥作用。这样长时间的工程效益,在宁夏引黄灌区的开发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