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初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教育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时代进入21世纪,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培养高分低能的所谓应试教育已成过街老鼠,教育改革的时代已经来临。

作为在教育一线的实践者,笔者不揣浅陋,想就对教育改革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教育确实需要改革,这一点已成定论

因为僵死的考试制度左右下的基础教育已经举步维艰,高耗低效不仅仅在语文学科,而且在所有学科都存在,如小学的自然、社会、历史、地理等,将知识肢解成支离破碎的东西让小学生泛泛了解一下,到了中学还得学习,这是不是一种智力浪费?是不是有点像语文课的分析课文?尤其是这种教育培养下的人才高分低能,缺乏起码的生存能力,缺乏创新精神,严重滞后于日益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的需求,与知识经济时代严重相悖,所以不改革确实不行。

二、教育改革是渐进的过程,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种扬弃,而绝不是如一些人所想的昨天是应试教育,今天就是素质教育了

众所周知,空中楼阁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教育,怎么可能割裂历史来一个质的蜕变呢?教育改革如教育本身一样,因其成果显现的长期性(百年树人)、成果形成的集体性(个体劳动、集体成果)等因素,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有机配合(如对人才含义的确认),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同时,教育改革是要继承传统教育中的好的优秀的东西,再注入时代需要的新鲜血液,而不是对传统的全面否定,一切另起炉灶,从新开始。

三、教育改革不能只在文字上兜圈子,玩文字游戏,而应真正地在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上下功夫

你听听,应试教育、情境教育、快乐教育、乐趣教育、创造教育、磨难教育、尝试教育,赏识教育……这教育,那教育,似乎XX教育,你愿意写什么都可以。与此相应,各种教学法也风起云涌,似乎也可以称之为括号教学法,括号内也可以想填什么就填什么。有时我想,有那么多的教育、教学法吗?与其煞费苦心地在什么教育、什么教学法这些名词术语上兜圈子,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做点具体工作,尽快适应时代的要求,把握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本质,真正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育人观,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发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做学生的导师,为学生服务;并解决好知识传递与技能培养的关系,不一哄而起,一拥而上,从本民族的传统、现实出发,把握创造的内核,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尤其要处理好“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真正突出德育的核心地位,尽快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创造出适合时代要求与学生需要的教育,使教育改革真正有效地展开来。

四、教育改革要很好地挖掘民族教育的传统,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中国自有教育以来,无论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如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还是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还是“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思结合等学习方法,不都在现代的教学实践中得以继续运用吗?再看看中国文学史上灿如星辰的唐诗宋词以及科技创造,不都是传统教育培养出的成果吗?就是看看近代、现代以至当代,我们也有许多令世人惊叹的杰出人物,他们不都从一个侧面说明着传统教育有许多可以继承和借鉴的地方吗?那我们的教育何以又步入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我想是否与对传统的遗弃有关?是否与对苏联教育模式的全盘接受有关?我们的教育改革,是不应该也不能离开中国的国情的,什么探究式、反馈式、导引式等等教法,能脱离启发式这一“祖师爷”原则吗?因此处理好对教育传统的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至关重要。

五、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大力支持,方才有效

新大纲新教材的颁布和使用,新的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标志着中国教育改革在一种全新的理念指导下全面启动,对文本的重视和对信息采集加工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重视,使阅读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可是综观混乱不堪的图书市场,粗制滥造者汗牛充栋,高价书充斥,所谓的珍藏版、精装本多少给人一种买椟还珠的市侩气息,为平民服务的书籍像简装本、连环画几乎绝迹,似乎中国人一个个都是腰缠万贯的富翁,遗憾的是实际上有钱人不买书,或买下书只是放在书橱中渲染气氛;而真正需要书、需要知识的却大多是平民百姓,谁能见到标价几十元、几百元的书就毫不犹豫地购买?另外,从图书展销会上透出的信息,则是标价上千元的书成交价为二三百元,我真想不明白,为何要将书价标到本身的几倍?这是重视知识倡导读书呢,还是搞活经济刺激消费呢?还是为了让发行商先富起来?

六、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促使教育的发展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每个民族都毫无例外地留下了自己发展的轨迹,我们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做井蛙之想;但也不能邯郸学步,民族虚无,收举烛之得。而应像鲁迅所言,无论对传统还是对新鲜思潮,都应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这才是根本。否则,不切实际的盲目引进,是会疼肚子的。从我国日益走向世界的现实出发,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而必须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促使教育的发展,才能促使人才的成长。

七、对创新一词,也应有严格的界定

不能一谈创新教育,有关的书籍便马上摆上了书橱,似乎创新教育的理论早就有人研究,只是未遇其时也。其实不然,翻开内容,无非是包装的更换而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一点毫无疑义。我们必须真正认识和重视创新,为民族的发展、富强创新,而绝不能一说创新就如有人所谓的谁能将鸡蛋立于桌上,一人将鸡蛋在桌面一磕,鸡蛋是立起来了,可蛋黄流了一桌,污染了桌面。从创新思维的角度,这确是创新;可从创新的意义来考虑,此类创新有什么价值?如果有人问谁能用最快的速度从十楼下到一楼,一人迅速推窗奋身跳出,快则快矣,但此举有益吗?因而创新不是标新立异,不是匹夫之勇意气用事,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着民族的进步,人类的发展,个人的成才,这样创新才有实在的意义。

以上只是一些浅陋之见,但对教育的思考却是实实在在的。

(刊于《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