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传统建筑的起源与演进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起源
我国的古建筑是先人才智凝聚而成的,宛如意境深远的古曲,待人欣赏,其内涵来源于我国在漫长历史中所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它们与技术互相结合,便形成了一套中国特有的建筑体系。中西方在思想文化、社会性质以及生产方式等各方面都不一样,在美术方面中国重意不重形,比起西方所在意的绘画要分析人体结构、描摹自然色彩,中国美术更注重表达艺术家自己的审美和想法。这些美的感受及表达手法的不同,孕育了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静默生动的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上其他建筑体系所不能比拟的。
若对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建筑的历史进行追溯,我们可以发现,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与鸟兽同居,以天然洞穴藏身,未曾想过要建造房屋用以居住,是以古书有“上古穴居而野处”的记载。在人类现在发掘出的石器时代人类的穴居遗址中,大多石器、人类化石都是在洞穴里面的。如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和距今5万年前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而在辽宁、广东、江西、江苏等地,也都有类似的洞穴。
古文化遗址提供的充分证据表明,中国古建筑中的“土”的意义最早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如穴居、半穴居中以“土穴”建筑形式取代自然洞穴形式的居室建造,是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土”意义的最早萌芽。在当时,黄河流域一带植被茂密,雨水丰沛,气候宜人,自然生态条件极为优越,因而在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大量流行穴居、半穴居(图1-1)。
南方因为气候潮湿、山林密集等自然条件,所以其穴居方式与北边并不一样,形成了南方先民“构木为巢”的居住模式,出现了木结构形式的树枝搭盖和简单构架的“屋舍”。恩格斯指出,在旧石器时代初期,人类或许是受到鸟类在树上营筑鸟巢的启示,“至少是部分地住在树上”。这应当看成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意义的形成。从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土木文化的独特个性和民族特点。
图1-1 半穴居式建筑复原图
农耕文明的进步,使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部分不仅告别洞穴,开始构建木建筑,而且慢慢向远离山林的田畴迁移。由于田野开阔,没有天然的洞穴作为庇护,所以人类只能自己动手开始建造一些简易的居所,房屋建筑的木构架技术应运而生。从我们的祖先居住遗址中可以了解到,早期的建筑以窝棚、树巢、窑涧之类为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屋顶和土墙技术。如磁山裴李岗和白家村文化遗址,都是些面积仅几平方米的圆形坑状竖穴。河姆渡文化时期,南方干栏式建筑(图1-2)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广泛使用榫卯建筑结构技术和两坡屋顶形制。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木结构建筑遗址中的木构件已加工成桩、柱、梁、板等,并采用了榫卯结构,形式复杂,反映了当时的营造技术水平。如磁山裴李岗和白家村文化遗址,都是些面积仅几平方米的圆形坑状竖穴,上方或许是用草木做了一个简易的顶盖。后面人工挖出的坑穴慢慢变浅,地上筑起矮墙,架起稍高的屋顶。为稳固起见,又发明了支柱架梁技术,修建真正意义上的房屋便成为了现实。
图1-2 干栏式建筑
史前先民在对建筑进行安置时,一般把建筑居址选择在背坡面水之处,一些河谷高地、沼泽边缘或河流交汇处亦常有村落。现今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仰韶、龙山时期的窑洞式居址。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木结构框架建筑遗址中,有一部分夯土墙已经用火烧硬化技术做过处理了。当时的居住区外围,还挖有类似后来城墙功能的保护性壕沟,这可以看成是中国城邦建筑的源头。
红山文化时期,坛庙之类的原始宗教建筑开始出现,既充分地展示了原始政治文明和原始宗教文明,又显示出当时社会的建筑除了具备建筑本身的居室功能外,还具备了个体居室建筑与公共文化建筑的共构意识。
之后的龙山文化时期便已出现了套间式半穴居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建筑,这种建筑双室相连,从平面上看是“吕”字形的。在建筑质量方面,这时期的人类已经能烧制石灰等建筑材料,建筑质量明显是高于从前。在建筑技术方面,这一时期一是出现了夯土台基;二是当时人们大多是以白灰涂抹地面、墙裙,既可以防潮又可以达到清洁、明亮的效果。这些都为之后出现的宫殿、城垣等大型建筑做了奠基。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演进
中国古代建筑活动有据可依的时间约为7000年,建筑体系经历了萌芽、初步成形、基本定型、成熟盛期、持续发展渐趋衰落的过程,按照时间大致可分为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至南北朝、隋唐至金、元明清五个阶段。其中因为汉朝、唐朝和明朝是中国古代最强大的三个时期,所以三个朝代也是建筑体系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国古代建筑的建设规模、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风貌等都取得了惊人成就。
而若要概括来说,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从新石器时期、奴隶制时期到封建社会时期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一)新石器时期的建筑
在距今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或许更早),原始人初期建筑的发展模式大概可分为两种:一是“巢居发展序列”,即从单树巢居到多树巢居,再到干栏建筑;二是“穴居发展序列”,即从原始横穴到深袋穴,到半穴居,最后发展到地面建筑。在这两种建筑技术和工艺基础上,中国建筑体系慢慢开始发展。
从夏商至今传承了千年的中国建筑文化主线是出现在穴居之中的土木混合的构建方式,而木建构则是以巢居中的木构技术为基础进行演变发展的。“穴居发展序列”时期的建筑标明先人们已经开始手动挖穴作为居所,而不再依靠天然洞穴居住;或者筑木为巢,以为居所,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建筑类型居室。而能代表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不同的早期居室类型的房屋建筑分别出现在陕西半坡文化遗址、河南庙底沟文化遗址和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
之后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的简单组织规律开始形成——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而后又将单座建筑组合成庭院,形成组群。中国的民居、园林、皇城建筑都是依此为构建基础模式。
(二)奴隶制时期的建筑
夏是古史传说最早的朝代,其遗址已有线索,现正在探査中,截至目前我国已发现最早的此时期遗址属于早商时期。因为夏商周三朝中心都位于黄河中下游,是湿陷性黄土地带,为了解决湿陷性导致的地基湿陷问题,人们发明了夯土技术。施工时就地取材,工程也不复杂,完成后黄土没有了湿陷性,便可进行大型工程建筑,如建造台基、墙壁等。夯土技术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建筑技术之一,也传承了下来,直到今日也还在使用。
近年来,在陕西岐山发现了周朝立国之前的建筑遗址,其中房屋已是两进的院落式。房屋室内镶嵌贝壳作为装饰,屋内有木柱,屋顶采用木构架,铺草为顶,部分地方铺设瓦片,屋外用垛泥或是夯土技术做了承重墙。于扶风县发现的西周中期房址约有280平方米,其中的台基和隔墙采用的是夯土技术,而内部都是以木构架承重的圆屋顶,结构复杂。西周铜器上已出现了柱间用阑额,柱上用斗的形象,是斗拱的萌芽。
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就是以木构架作为承重部分,配以斗拱,院落式布局,这在西周已基本形成。春秋战国时,周王室衰微,出现五霸、七雄,都建造都城宫殿,因而建筑有巨大发展。各国都城设有大城和小城,大城是居民区,小城是宫城。居民区中有若干封闭的居住区,以墙为分割,为方格网布局,俗称为“里”,设有宵禁。还有定时开放的封闭的商业区,称“市”。宫城内主要宫殿是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逐层建屋的二层以上建筑,称“台榭”。各层土台边缘和隅墙要用壁柱和横向的壁带加固,防止受压崩塌。在战国,中山王墓中发现一块刻有其陵园规划图的铜板,并记有尺寸,堪称中国最古老的建筑图,证明这时大的建筑已按规划设计图建造。根据后来的考古挖掘可以证实,在战国时期,宫室之内的装饰已是奢侈华丽,地面为朱红色,墙壁素净,绘有壁画,壁柱多用金铜作为装饰或镶嵌玉料,而地面、踏步铺设空心砖,使用的瓦片和砖块皆刻有花纹图样。在夯土台上还发现设有大型的集水陶管和下水道等装置,由此可见,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准都远胜于春秋时代。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改进创造了三种基本住宅形制。
第一种是沿着“窟”式发展演变,像《诗经·大雅·绵》所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构成了窑洞式建筑。现在北方许多地区仍然保留着窑洞式建筑。
第二种是沿着“庐”式发展演变,构成了更为坚固的窝棚,有了粗大木构架,并发展为四合院居室形式。在陕西的考古发掘中发现,西周已有完整的四合院型的居室。
第三种是将“庐”衍化成可以拆卸迁移的帐篷建筑形制,即早期的毡房,是用兽皮、兽毛、桦皮、粗织物或其他覆盖物等搭盖在树干架上可拆迁的建筑住所,如鄂伦春族“斜人柱”帐篷及蒙古族毡帐等都是早期居室形式。
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早期城市建筑。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的王城岗,发现了早于商代的两座东西并列的小型城堡,其中西城是方形,每边的夯土城墙长约100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东城大部分已被河水冲毁。有人认为这也许是传说中夏禹都城“阳城”的建筑遗存。到了周代,中国城市建筑已形成礼约规制,城市建筑基本模式按《周礼·冬宫·考工记》所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处理,并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古代城市建筑布局、安置等的基本依据。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夏、商、周三朝的发展,至秦汉时,已经出现了成熟的砖、瓦、夯土等技术,建筑体系也初见雏形,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步入了成熟阶段。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各式宗教建筑,以及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等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发展时期是战国时期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前。在这一时期内,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使得工农业和商业得到发展,儒、道思想的出现都对封建社会建筑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考工记》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工程技术专著,其中记载了很多建筑技术,还有一些工程测量的技术,可供参考。在社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建筑技术也在不断提升,逐渐开始建造宫殿、庙堂、陵墓和水利、军事防御等大型工程建筑。
秦朝虽然短暂,却是极为强大的,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在咸阳仿造六国宫殿,于渭水之南建设新殿。如此一来各地的建筑技术便可以碰撞交流,建筑艺术也能够相互融合。后来秦朝还想修桥连接渭河两岸,以将咸阳城扩建成全国最大的都城,只是这一想法还未付诸实践,秦朝便已灭亡了。秦始皇于骊山修建墓陵,工程浩大,坟山方350多米,高43米,设有两道围墙。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墓室奢华之至,后来人们在陵区发现大量花纹瓦件、花砖、雕花纹地面石、云气纹的青铜门楣、石雕下水道等,在陵东发掘出的巨大军阵俑坑,由种种迹象可见,史书所记,并非虚言。
秦朝灭亡之后,刘邦成立汉朝,历经百载,繁华昌盛,其建筑水平以及建筑规模是古代社会的第一个顶峰。东汉建武元年(25年),东汉定都洛阳。洛阳平面为南北长矩形,面积9.5平方千米,城内有南北两宫,但未有共同的南北轴线。东汉官署规模大,从现存的一些汉陶屋、画像石中可以大致看出东汉官署规模大,而宠臣的府邸带有多个院落,曲折相连,暖房、凉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有些还设有园林。根据这些文物还可以发现,柱梁式、穿透式、密梁平顶式这三种中国古代建筑中主要的木构架形式已经存在,且用其建造了大型的多层木构楼阁。自西汉开始有的砖石拱券结构,在东汉更为普及,除筒壳外,还可以建造双曲扁壳及穹窿。由于土木结构出现在前,刚开始时匠人尚不能造大跨砖石拱券,遂用来建墓室。于是人们便觉得拱券只能用于陵墓的建造,未曾将其运用在宫殿的建筑中。到了东汉末期,古人开始用拱券建造桥梁,而魏晋南北朝以后便开始用在砖塔的建筑之中,只是无论怎么发展,拱券建筑都不能和木构架房屋匹敌。在现在已发掘出的汉代建筑遗物中,只有石祠和石阙,此外汉代木建筑模型只有在四川发现的一些东汉阙仿木结构,如雕出柱、阑额、斗拱、飞椽、屋顶等,其比例完美,有雄浑之风。
封建社会建筑在唐朝再一次发展到了顶峰。唐朝对外开放,与外国商贸互通往来,这推动了建筑艺术的发展,从唐朝遗留下的木构宫殿、石窟、佛塔及城市遗址的布局和造型上都可以欣赏到它的艺术价值和技术水平。
宋代建筑风格,没有唐代的雄浑、阳刚,但创造出了属于自己时代的阴柔之美,建筑造型更加多样。因为当时的城市生活热闹,故而放弃了封闭式的布局,采用了开放性的设计,如沿街开设店铺进行买卖。在北宋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记录建筑设计以及相关技术经验总结的巨作,名为《营造法式》,反映出官式建筑系统的发展水平。宋朝的木、砖、石头结构都有所创新,出现了以“材”为标准的模数制,将设计和施工规范化,有了相应的管理标准,在布局、装修、布置等方面也有改进,使这个时代的建筑形象也更偏向柔和秀美。中国古代建筑的大木构技术在此时发展到了巅峰,对之后的元明清建筑业产生了影响。
元于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中都东北平野上建都城大都(今北京),即元大都。其平面为纵长矩形,面积49平方千米。大都也在城内建皇城、宫城,但和长安的建筑物有所不同,放在中轴线上前部。皇城又在宫城之外。宫城根据《考工记》所记载的王城制度所建,除城北为二门外,东、西、南三方皆为三门,皇宫在南,商业中心钟鼓楼街在北,太庙社稷在宫前左右两方。而宫城之内的道路按照方格网设置,居住区是东西向横巷,又叫胡同。城中湖泊之水从城西引进,南接运河,漕船可从大运河上直接驶入城内的湖中。它是唯一一座按照巷制建造的开放式都城,也是在隋唐造大兴、东都之后,中国古代最后一座经过完整设计后平地建造的都城。
元朝沿袭北宋和金的官式建筑,选材变小,秀美清雅,芮城永乐宫、曲阳德宁殿便是典型代表。元朝时期,北方建筑的房梁多用圆木,构架多变,不受限制;南方建筑沿袭南宋风格,构架、做工都是严格精密的,一派俊秀之风,如建于1320年的上海真如寺,由此可见地方差异巨大。元朝的国土辽阔,建筑风格亦呈多元化。
至于明清时期,因为建筑工程制度已经成熟,较之以前更为严谨,且官式建筑已经形成固定样式,逐渐程序化,没有创新,再加上大型木料的匮乏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明清时期的大木构架艺术形式和技术难度开始降低并走下坡路,与唐宋时期的木构建筑相比,建筑整体造型变得呆板和僵硬。不过明清时期已经普遍在使用砖瓦材料,所以在建筑外观色彩及视觉形式上大有创新,其建筑风格、布局规划和装饰设计都成为后人用以参照的标准,是为无价之宝。明清建筑也成为封建社会建筑最后写下的完美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