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大河奔涌
雾年读诗,2013年中国诗歌概述——《2013年中国诗歌排行榜》编后记
雾年读诗,心境是复杂的。
2013年是一个雾年。在小时候,雾是美的,我时常陷入对刚上学那会儿的回忆。清晨我背着布书包,穿过山林,松针上的雨水滴在脸上清凉又酥痒。浓雾绵延好几里,鸟鸣从乳白色的雾里浮起,这情境现在还让我陶醉。
陷入雾年与陶醉在童年回忆里,都必须脱身而出,读诗与写诗成了我的必修功课。
对于2013年中国诗歌,我想有一个层面值得重视,即诗歌生成和传播的方式及变化。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客观呈现这种方式与变化,就抓住了当下诗歌的七寸了,即从微博、博客、诗人微信、QQ诗群、诗歌网站、网刊、综合文学期刊、诗歌期刊、诗歌民刊、诗歌同仁刊物、年度出版诗集、年度诗歌奖项、年度诗人推荐、年度诗歌主题活动、年度逝去诗人、年度小说家的诗、重要诗人个案的突破等多视角来看2013年中国诗歌就比较全面了,且能直接把当下诗歌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
一个诗人一年的写作量其实也有限,但中国诗人的队伍庞大,加在一起,诗歌的产量却是惊人的。我在与邱华栋合作编选《2013年中国诗歌排行榜》一书的一周时间里,我大约读了450位作者的稿件,按每人平均3首计,约有1300首。在较短的时间里集中通读,速度不会太慢,以我多年阅读的经验,基本上一眼看下去,好诗差诗,不出几分钟。
在这个看似疯狂的阅读过程中,我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诗歌,各式各样的作者。他们有的非常老道,是在诗歌江湖上摸爬滚打十多年的高手,作品干净利落,像一道闪电擦过我的眼睛,这样的高手出手必定漂亮。但有的诗人如果保持惯性写作,则难出奇诗,我称之为诗人的杰作。要选其年度好诗不难,首首均可,百分制的话可打80分,但要过90分就没有了,这样的诗人占了大多数,只能选其有稍许亮点的作品了。通过有的诗人发来的作品,我可以看出这一年来其写作非常不负责任,写得很一般,甚至有下降的趋势,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长期写作的疲惫感?中年写作的无力感?一个中年写作者如果丧失了斗志,陷入一种享受型的写作,享受过去已经陈旧的表达习惯,连词语、意象都还在重复,那就完蛋了。
我愿意读到充满生机与创造活力的新作,我说我需要你的新作,但一些诗人发来的是旧式的作品,没有新写法也就罢了,但一个诗人丧失了对诗歌写作的敏感性,就变成了一把钝器。四平八稳的作品我们见得太多了,每年发在各式官方刊物,其实现在也不只是在官方刊物了,包括民刊与同仁刊物都有大量这样丧失了创造性的作品。
基于以上两种写作状况的出现,我更渴望读到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原创性本是诗歌的一个基本属性,可到现在却变成了奢望。《2013年中国诗歌排行榜》一书收到的作品,至少有一半是发表在各地刊物上的,而这类作品除了极少数有那么一点原创性,大部分在迎合编辑们多年养成的审美口味。有的诗人发了那么多,就是挑不出一首有原创性的,可能是编辑们“吃”着舒服,做这道菜的人也做得不费劲。在我看来,没有任何“毛病”的诗正是有一身的“毛病”,为了迎合大多数人对诗的审美口味而写出来的诗,看一首就够了,何必写出那么多呢?有几个人写就够了,何必一帮人都那样写呢?我读这成千上万首诗,发现正是由他们这些作品、经由他们之手在筑建一个“诗歌标准”。“诗歌标准”在我看来本不存在,如果存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诗歌标准”,那诗歌就真成了“标准”化产品了,与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有什么差别?
2013年夏天,在马莉的新诗集读者交流会上,我谈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诗歌精神何时能回来,那种爆发力,那种原创活力,沉睡了,消失了。我甚至渴望那种对诗歌文本的粗暴的创造力能够重现,现在有的诗人变得太精致了,像养在清水里的一株水仙,他们的诗也长得好看极了。
当然,世界总是在变化,诗歌的进步从没停止,少数有创造力的诗人一直在向前猛冲。
2013年度诗歌最大的变化有哪些?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九〇后诗人小兽般疯狂来袭
九〇后小诗人的出场比八〇后诗人更让人期待。《2013年中国诗歌排行榜》一书中入选的九〇后诗人,个个具有原创性,作品有了直接表达生活的激情,这种激情在我们这些被称为“前辈”的多数诗人中快磨得差不多了。关键是他们似乎更懂得诗是什么,诗该如何写,这点让人欣喜。
二、已经算老诗人的少数人又开始写诗
一些“老诗人”又开始写诗,并且写得比原来还要好,有吕贵品、岛子、许德民、杨政等人。他们当年都是写出过好诗的人,现在到了做爷爷的年龄了,但诗歌写作力惊人,2013年有了一个小爆发。吕贵品在新浪微博上发诗算勤快的,作品出手也狠。岛子则在他的新浪博客上发表诗,首首过硬,是人到老年的精神性写作,意象更加坚硬,节奏感加强了。许德民2013年出版了一本诗集《抽象诗》,他的这批诗太有意思了。杨政的诗保持了对语言的个人化探索,鲜活,节奏感很强,属于当下中国诗歌中难得一见的原创性写作。他的传统在哪里,并不难找,但他的写作告诉诗坛——好的诗歌不多,但还在诗人的原创里。要读杨政的诗只能到微信里了,他与诗坛关系不大,属于诗歌个人化最强的独行侠。
三、微博上不断涌现出有原创活力的诗人
微博上有原创活力的诗人的出现,与当年的诗歌网络论坛诗人的出现有相似之处,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泥沙俱下式的写作也有相似之处。我不做过多比较,没意义,只看作品。一个叫@性13的人在新浪微博上即时写作,透过表面的喧哗,我看了她一部分诗,语言直接大胆,有类似美国“自白派”的美学倾向,这样的原创性写作,我们应该尊重。
四、诗歌活动更鲜活
2013年的诗歌活动从大而空中有了变化,像伊沙的“长安诗歌节”,深圳剧协诗人从容女士牵头策划的、霍俊明等人参与主持的“第一朗读者”,谭克修策划的“湖广诗会”,吕叶策划的“湘诗会”,大头鸭鸭策划的“诗98”潜江诗会等,都脱离了大而空的传统,有了更鲜活的现场感。诗歌活动也有了从北往南迁的趋势。
五、诗人推荐更加火热
伊沙的“新世纪诗典”推出了不少新人,还出版了《新世纪诗典》第一季,书卖得也不错。海啸的“挑灯夜读”,以网络媒体为主,李少君的“中国好诗歌”也结集出版了。
六、诗歌民刊与诗歌同仁刊物数量有所增加
长沙与西宁同时出版了名为《诗品》的诗刊,长沙金迪的《诗品》出了三期,发了杨炼、翟永明的新作。《诗建设》《汉诗》《读诗》《当代诗人》《天津诗人》《中国诗人》《明天》都保持固定的出版频率,形成了一个不同于民刊、官刊的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同仁刊物。2013年度,阿翔、蒋志武等人制作了民刊《诗南方》,木朵制作了民刊《元知》,杨黎制作了民刊《橡皮》等,民刊、同仁出版诗刊或书籍,在2013年保持有增无减的势头。
七、诗歌奖项有所增加
2013年度新增的诗歌奖项有由北京文艺网举办的国际华文诗歌奖,杨炼、秦晓宇、杨小滨等人参与组织,把网络底层诗人与国外诗人请到了一起,推出了草树、冲动的钻石等人。还有由长沙诗人李荣组织的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奖,奖给玉上烟与草树,出版一部个人诗集。由《十月》杂志的谷禾组织的袁可嘉诗歌奖,颁给了陈先发、王家新与李笠。诗人金迪创办了首届金迪诗歌奖,在长沙举行了盛大的诗歌颁奖活动,将共计60万元奖金颁给了林雪、胡弦、谷禾等十多位诗人。
八、诗集出版质量与水平较高
诗集出版有了速度,我没有统计2013年出版了多少种诗集。长江文艺出版社诗歌出版中心的诗人沉河负责推出的诗集应有上百种,并且诗的质量与出版的水平都较高,其中《俞心樵诗选》卖得很好。作家出版社于2013年11月推出了一套《标准诗丛》,收录了欧阳江河、西川、多多、于坚等人的诗歌。由楚尘策划的《新陆诗丛》推出了中国卷与外国卷各六种,反响都不错。同时,小出版也暗流涌动,世中人的北京汉诗馆独立出版、周琦的不是出版基金、阿翔的木火车书吧工作室、刘春的扬子鳄书坊等。我看到《葵诗丛》等个人诗集都是在孔夫子网与淘宝网上卖,属于按需出版,这是一种趋势。
九、诗歌微信悄然兴起
由中国诗歌流派网的创办人韩庆成推出的“诗歌周刊”与“诗日历”微信,做得最专业,并且有一个编辑团队在做。他注重九〇后新诗人与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老诗人,这两波人成了他重点推出的诗人。另外,北青传媒副总裁段钢主持的“以语文报名义”微信群集结了当年的一帮青少年诗人,他们现在人到中年,开始从“失踪”的状态通过微信发诗了。我读到了段钢、寒玉、叶宁、王垄、罗广才等人的短诗,马萧萧、师永刚等人的组诗,景旭峰的长诗,让人欣喜。还有中影集团的诗人伐柯主持的《边缘》诗刊微信群,把当年大学生诗人重新集合在一起,像王强、郭力家、郭长虹、陈朝华、韩国强、施茂盛等人,都拿出了新作。
十、小说家们也在偷偷写诗
小说家写诗算副业,但蒋一谈的诗有了新气象,他把小说的情节与对话带入诗里,够有原创力了。不要以为他只是把小说写成了诗,他是一个有想法的写作人。诗人应从中有所启示,诗也可以那样写,不要以为诗就是你写的这个样子。诗人赵原今年在微博上也推出了他的“小说诗”,很有意思。瓦当、钟二毛、华秋、马叙、马拉、陈应松、叶开、林白的诗也值得一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说家在写诗,诗让小说家们手作痒,那就来写吧。
十一、2013年度诗人的伤感
2013年,先后有雷抒雁、牛汉、东荡子、王乙宴、韩作荣逝世,生命走到了尽头,但诗歌还在继续。2013年还是顾城、谢烨离世20周年,《今天》做了一个纪念专辑,唐晓渡等人接受了媒体访谈。但2013年躺在医院病床上的诗人梁小斌,因无医保而让人痛心,马莉为此在新浪微博上拍卖了她的一幅画,将15万元打到了小斌的募集账号上。伤感中还是有了一丝欣慰,我不知诗人算不算世上孤独的人,但此时我感受到了诗歌的温暖。
写了这么多,窗外的天空飘起了洁白的云,这是2013年在北京难得一见的奇妙天空。我把2013年称作雾年,中国人有雾中看花、雾中行走的传统,但雾年读诗,我却读出了这么多感慨,在这篇文字的最后我希望明年的雾少些。今天天空中的一朵一朵白云,像90后诗歌青年,他们应该是快乐的。
2013年12月28日于北京树下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