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港资企业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劳动密集出口型工业体系带动香港经济起飞

复杂的社会背景使得香港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经济迅速发展,由一个转口港跃升为新兴经济体,跻身于世界工业经济体行列。在此期间,香港人口迅速回升,制造业体系正式形成,带动了香港经济的繁荣与起飞。

(一)香港经济总体形势

1.GDP增长迅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只经历了短暂的恢复期,很快就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1947~1978年32年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由15.35亿港元增加到852.06亿港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98%,如表1-4所示[25]。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源于它能够在20世纪40年代末就恢复了亚洲重要转口港的地位,50年代起又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城市,70年代又成为举世公认的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国际都会和旅游点。因此,国际上把资源匮乏、土地狭小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破坏的香港如此迅速地改变面貌的现象,称为“东方奇迹”。

表1-4 1947~1978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1950~1955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3.37%,这一时期是香港工业的开始。香港迅速建立了劳动密集型工业体系,开拓国际市场。1961~1965年,香港工业发展更为迅速,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8%。

2.“亚洲四小龙”中最为突出

香港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增长水平与同时期的亚洲其他三小龙相比,也是名列前茅。如表1-5所示,在1960~1970年,香港地区最先实行外向型的出口工业化的策略,经济增长最为显著,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20世纪70年代末。而台湾地区虽然也于50年代开始进行工业化,但政策完全与香港地区不同。它的内部市场规模比香港地区大,采用了近10年的进口替代政策促进本土工业的发展,直到内部市场饱和才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政策。韩国的内部经济规模更大,初期同样采用促进本土工业发展代替进口的发展策略。新加坡采取进口替代的时间较短,工业化开始几年后便迅速转向出口导向,60年代末期,经济也开始迅速发展。综合亚洲“四小龙”的发展道路,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背景与经济政策有所不同,但最后都是以面向出口市场为主导,创造了经济的奇迹。香港地区在初期表现尤为突出,但到了70年代末,开始受到限制,也导致香港工业后期的转移与转型。

表1-5 亚洲“四小龙”本地实际GDP增速比较

3.经济结构呈现“失衡性”

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具有较强关联性的两个不同的指标。如果把经济增长视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过程,那么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则是保障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能否形成与市场要求相吻合的社会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速度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香港本身并没有早期的统计资料,本研究只能从世界银行公布统计的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在各部门及行业间的分布来大致分析。

如表1-6所示,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末,香港制造业份额大幅增加;同时,与制造业出口相关的服务行业,如贸易与金融等增长比较迅速。而农业及矿业,则日益衰减。总的来说,香港在20世纪50~70年代,第二产业开始迅速上升,差不多维持了20年;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也开始发生变化。作为一个人口稠密并以贸易为率先发展产业的地区,香港服务行业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直至70年代后期,香港制造业开始衰落,而服务业所占比重则进一步增加,这也标志着香港由工业化城市向服务业城市转型的开始。

表1-6 1950~1980年香港生产总值的产业分布

(二)香港制造业发展情况[26]

1.制造业初期以“船舶工业”为主

20世纪40年代末期,香港的整体经济是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要支撑的。船舶工业是当时香港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其制造船舶是为了巩固香港作为亚洲重要转口港和贸易中心的地位。至于一般制造业,主要生产棉线、针织品、食品等,但总体产量不高,以自给自足为主。

由表1-7可知,以雇用人数相对比例来看,1947年香港最重要的七个工业部门分别为:运输设备、纺织、金属制品、橡胶品、出版及印刷、工业化学及化学产品、食品工业。但1953年,香港的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完成了转口港向工业城市的转变。而到了1959年,重要的工业部门则变为纺织业、制衣及纺织品、食品工业、木材与软木制品、家私及陈设等,行业较1947年有了较大调整。在此期间,除了船舶业的衰退,其他一些产业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表1-7 香港主要制造业人数及企业数变化(1947~1959年)

续表

2.新型产业迅速崛起

20世纪50年代中期,纺织业迅速崛起并维持其“领导工业”地位,1959年,纺织业基本占据所有制造业雇用人数的1/4;其次,制衣业迅速崛起,雇用人数占比由1947年的2.5%增长至1959年的19.0%,与纺织业并驾齐驱。而相对下降比较明显的包括橡胶业、工业化学与化学产品业以及运输设备业。这也体现了香港工业逐渐由与“船舶”有关的制造业转型为“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业的特点。与此同时,其他产业也不断有新产品出现,涌向国际市场。例如电器与电机工业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生产电子元件、收音机,到了60年代末期电子收音机成为该工业的主要产品;原本被列入“其他”项的塑胶玩具与产品业也逐渐回升,生产的塑料玩具、塑胶花及其他产品在50年代中期迅速畅销,使塑胶产品成为单独的工业,成为香港重要的工业之一。到了20世纪60年代,香港制造业继续高速发展,特别是面向出口的纺织、制衣及塑胶、电子等产业。1970年香港产品总出口额达到123.47亿港元,比1960年增加3.3倍,平均每年递增15.7%。

(三)香港工业的发展特征

赖德尔(Reidel)曾在《香港工业化模式》(The Hong Kong Model of Industrialization)一文中对“二战”后初期的“香港工业化模式”的特征做出精要的概括:

香港擅长制造标准化的消费品以供出口至高收入国家,同时,这块殖民地以亚洲国家为其提供原材料,也有赖于西方国家提供生产资料。另一项关键特征是其出口行销的方法。香港依靠制造商、批发商和欧美大型连锁零售商来行销其产品这一特征,加上其制成品的高度标准化,几乎没有需要“研发”,即意味着香港企业家只需要尽可能地发挥所长:生产。[27]

短短几句话,概括了香港工业化模式的重点:出口、轻工业、标准化,因此,下文分别从以上几点扩展来探讨香港工业的发展特征。

1.出口导向型

前文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改变了之前的国际分工:工业化发达的国家将一些生产程序日益成熟的产业如成衣、玩具等转向劳动力及其他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最早转向海外生产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的消费品,并不需要复杂的生产技术,香港厂家的主要角色就是按照订单的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即可。因此,香港在“工业化”初期,便采用“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策略,并取得成功。这与一般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首先采取“进口替代”型的策略完全不同。如表1-8所示,1948~1959年,本地出口的增幅急速扩大,平均每年增长率可达27.2%,由此推断,香港的工业发展完全是由出口带动的。

表1-8 1948~1959年香港本地出口、转口与进口额(当年价格)

港英政府在1969年的年报中也宣称“估计约百分之九十的工业产值来自出口”。1971年的《产业结构调查》更是详细列出香港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产值的比重。由此可见,香港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始终是占据产值绝对比例的。

表1-9 1971年香港各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该产业产值的比例

出口导向型经济可以分为“生产者驱动”与“消费者驱动”两种模式。在工业化初期,香港担任的是一个“代工”的角色,没有负责设计的任务,更不会有自己的品牌。廉价的劳动力就是香港的独特优势。产品生产完后,再直接出口到海外批发,经销商经过中介将产品出口至外国的百货公司[28],如表1-10所示,出口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占总和额比例1960年为67.5%,而到了1970年,甚至达到了84.2%,其中对美国的出口额又占据了超过一半。按照“全球商品链”价值体系,香港属于消费者驱动市场型:当地的制造商作为代工生产者,根据贸易公司、海外连锁零售商、买家、代理商的制成品要求,投入生产。

表1-10 1960年、1965年、1970年香港工业化时期产品分地区出口额及占比

2.中小型企业为主

香港土地狭小,资源有限,这些都决定着香港不具备大规模发展重工业的条件。而轻工业由于所需资本少、技术简单,而且资金周转快,转行业或者改变所生产的花色品种也比较方便,很适合香港多数厂商的具体情况。同时,这些生产厂商以小型工厂为主,在香港被联合国列为“新兴工业化”地区的1981年,香港共有注册工厂47996家,其中49人以下的小厂占到92.4%,500人以上的仅占据0.3%。

表1-11 1951~1987年部分年份香港大、中、小型工厂占工厂总数的比例

续表

根据很多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经验,工业化将逐渐淘汰传统式经营的小工厂,发展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大工厂,使生产的平均规模随着经济发展而扩大。但香港的经验却恰恰相反。工业化的进程不但没有淘汰小工厂,反而是小型工厂不断增加,使得制造业的平均企业规模逐渐缩小。根据经济学的企业发展理论,大企业首先可以在技术上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降低平均成本;其次可以通过分工和专门化增加效率;再次可以更好地占有市场,发挥垄断力量。但为什么香港的小型工厂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日渐茁壮呢?

莫凯在《香港经济的发展和结构变化》一书中指出,形成这种中小企业灵活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家精神”,这也是恩莱特在《香港优势》一书中所重点强调的“香港企业家精神”:“自开埠以来,香港一直是外向型的城市,信息流通快捷、经济环境宽松,人们养成了靠自己的性格,并意识到‘只有自己当家作主,才能保证最佳的生活’。而推动香港蓬勃发展的正是这种精神”。薛凤旋曾总结香港中小企业盛行的原因:“香港的工业行业加入门槛并不高,以致很多熟悉行业运作的如有经验的熟练工人,动了做老板的念头,导致了小厂数目不断增加。”[29]也就是说,香港的最初生产加工、配装等程序,从业者只要懂得相应的技术,便有条件进入此行业中。同时,在香港制造业内部存在一个相当庞大的“外判”系统[30],即某些较大的或者有实力的工厂从海外买家或者贸易公司接到订单,会因为旺季繁忙或者订单量过于庞大,将业务外判给其他代工工厂来进行。也正是这个“外判”系统,一方面孕育了香港的很多企业家。香港人创业欲望强烈,只要有些经验,都愿意自立门户。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使香港制造存在一个弹性的生产系统。

3.劳动密集型

林江曾对香港制造业的霍夫曼比例进行研究,将食品、成衣、纺织、皮革、纸品及印花列为轻工业部门,化学、橡胶、金属装备、电机电子、运输设备列为重工业部门,结果发现香港霍夫曼比例在1973~1989年从未下降到1以下。

表1-12 1973~1989年香港的制造业霍夫曼比例

也就是说,香港从未出现过“重工业”化趋势,轻工产业长期担任主要角色。而轻工产业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是按照生产投入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备比例而划分的一种经济类型,即劳动投入较多而资本、技术投入较少的经济类型。20世纪50年代初,香港开始迈向工业化时期,资本、技术、劳动力等三大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是最充裕的,因此劳动力价格也就是工资是最低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香港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也就不足为奇了。按照香港经济学家饶美蛟的计算:1973年香港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93.5%,而资本密集型的产值仅占到6.5%。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工资的上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产值的比例开始有所下降。20世纪60年代起,香港的企业家先后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向批发、零售、设计等业务方面转型。

表1-13 1973年、1978年香港制造业各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