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复杂的社会背景促进灵活多变的香港制造业崛起
一般而言,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制造业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香港也同样如此。它从“二战”后初期的转口港发展成为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城市,进而成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旅运中心。然而香港工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香港的工业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这之前,香港虽然有天然良港但缺乏自然资源,一直以转口贸易为其经济的主要来源,香港的制造业相关产品在出口额中占的比重微乎其微。早前在香港曾出现稍具规模的船舶工业,但20世纪50年代的制造业仍以简单的“家庭手工业”为主,也许照此趋势发展,香港将继续发挥它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贸易产业,制造业将成为外贸产业的附属,并不会大规模发展,甚至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然而,19世纪60年代以后香港就被英国先后占领九龙和新界,成为英国殖民地,而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一系列事件。正是复杂的社会背景促进了香港制造业的崛起,这也是香港制造业“灵活多变”特色的体现。
(一)国外背景
在20世纪初,香港制造业刚刚有发展的趋势,太平洋战争于1941年12月8日爆发了。日本军队进攻香港,直至1945年9月,驻港日军向同盟国投降,日军占领香港3年零8个月,对香港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在此期间,日军封闭了英资、美资及其他同盟资本,并大肆掠夺当地粮食、商品等物资,导致香港居民大批逃亡。1945年底,全港人口由1941年的164万人减少到1945年约60万人。可以说此时的香港百业凋零、市场萧条,制造业乃至转口贸易业全部陷入瘫痪当中。然而“二战”后一系列国外国内背景的改变促进了香港工业的重新崛起,并进入快速发展期。
首先,“二战”后欧洲工业的严重破坏为香港工业的恢复创造了先天的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初两年,欧洲各国的工业受到战争破坏,输出能力大大降低,并需要从香港地区进口一些短缺的工业品,如胶鞋、小型电器等;1947年10月英、法、美等二十三个国家签订《关税贸易总协定》,西方主要国家一再降低主要关税,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的香港同样享有此优惠条件。市场的扩大加上税收的优惠条件,使得以火柴业、胶鞋业为代表的香港制造业开始恢复。接着,纺织、成衣、印刷等行业也纷纷起步,香港的制造业开始在国际上具备竞争力。截至1946年,香港制造业开始有900多家。1947年,根据港英政府的统计处资料,在《国际标准工业分类》(ISIC)明细表中,香港的制造业已经包括以下的行业和产品。
食品工业(ISIC20):水果及蔬菜罐头或加工业、植物油、酱油、美食粉、面包、饼干、糖果、食糖。
饮料(ISIC21):汽水。
烟草(ISIC22):香烟及雪茄。
纺织(ISIC23):纺纱、织布、整染、针织。
鞋履、制衣及纺织品(ISIC24):鞋(胶鞋除外),成衣及纺织品。
木材及软木制品(ISIC25):锯木、木箱。
家俬及陈设(ISIC26):木家俬、藤家俬。
纸及纸制品(ISIC27):纸类产品。
出版及印刷(ISIC28):印刷、报纸。
皮鞋及皮革产品(ISIC29):无明细分类。
橡胶品(ISIC30):胶鞋。
工业化学及化学产品(ISIC31):药、漆、火柴。
石油及煤产品(ISIC32):无明细分类。
非金属产品(ISIC33):玻璃及玻璃制品。
基本钢材(ISIC34):铸钢。
金属制品(ISIC35):铁罐、搪瓷、热水壶、电镀、手电筒。
非电机类机器(ISIC36):机械修理。
电机机器及电器配件产品(ISIC37):电灯胆、电池。
运输设备(ISIC38):造船及修理、汽车修理。
其他制造品(ISIC39):纽扣。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二战”后香港恢复期的工业以轻工业、中小型、外向型为主要特点,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其中从业人数在500人以上的产业如表1-1所示。
表1-1 1945~1947年较大规模制造业及其从业人数
其次,西方国家经济秩序重建促使香港走上轻工业发展道路。20世纪50年代,西方各国的经济重建完成,贸易自由化开始开展。但是由于其制造业工人的工资较高,他们不得不寻找低工资的国家或地区购买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产品。正如以往的外界需求使其成为一个转口埠一样,香港这次同样抓住机会,迅速成长为一个世界性的工业城市。此轮国际竞争中崛起的除香港地区外还有日本,但与日本相比,香港地区缺乏自然资源,内部市场也很小,没有任何条件发展重工业。因此,这种先天的条件决定了香港工业化的走向——发展轻工业。轻工业的特点是技术简单,起步时间较短、生产方式灵活,可以迅速扩张等。于是香港的工业便沿着这条道路发展,带动了经济起飞。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模式被中国台湾、韩国等地采取。但是香港工业在20世纪50~70年代,保持着极其强势的发展。
再次,同时期国际市场竞争并不激烈,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进口替代”策略。“进口替代”策略(Import substitution strategy)是指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基于西方工业国家的掠夺等问题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一般从“进口替代”战略开始,例如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等。直到20世纪60年代很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才实行“出口导向”发展策略,而香港直接采取了“出口导向型”发展策略。香港可以说是“亚洲四小龙”里唯一的例外。这种情况使得香港当时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缺乏有力的竞争对手,把握时机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二)国内背景
首先,国内为香港制造业崛起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香港市民回流香港,也有一大批内地资本家及普通居民前往香港。1949年至1950年春,约有75万人从内地移居香港,他们主要是来自广东、福建、上海和其他商业重镇。大批移民涌入香港,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机器设备、技术。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的人口大增,由1946年的60万人增至1960年的307.5万人,如表1-2所示。人口的增加一方面刺激了内部的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应,使得香港有机会发展工人工资低廉、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制造业,这也是香港工业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所在,避开自然资源缺乏、地价高等不利因素。由表1-2可以看出,香港总人口中,从事制造业的人数比例也在逐渐上升,香港制造业正在逐步崛起。
表1-2 1947~1960年香港总人口、制造业雇用人数及占比变化情况
续表
资本是制造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据学者爱德华(Edward)估计,20世纪香港大部分的外资来源于中国内地。[22]同时相比于其他国家和地区,香港地区的政治格局稳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在将来适当的时机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香港问题,使得各国投资者都对香港充满信心,大量资本源源涌入。资金的流入进而形成高的资本形成总额,为香港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表1-3 1947~1959年香港的资本形成总额
续表
其次,内地“禁运”迫使香港集中力量推行“工业化”。1951年,正当香港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体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时候,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随即不久,联合国在美国带领下开始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政策,禁止所有战略性物资运往中国,香港刚恢复的转口贸易受到沉重打击,如图1-1所示,1952年起香港的转口贸易额大幅下滑,进而导致整体经济陷入衰退之中,人均GDP由1951年的1600港元减少到1952年的1402港元,减少12.4%。[23]正如《香港年鉴》所述:“1952年,香港商业的历史,是近百种行业累亿元的亏损,逾百家商行的搁浅与倾覆,上千家商业机构的自行收束与改组,数以万计店员的失业书写成功的。”[24]
图1-1 1948~1959年香港转口贸易额
资料来源:香港统计局,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Hong Kong,1947~1967。
由于禁运,香港的转口、航运、金融和其他有关的各种服务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得不加速向工业方面发展。可以说是禁运的打击迫使香港集中力量推行工业化。他们致力发展加工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出口贸易也由以转口贸易为主变为以输出本地产品为主,香港很快由单纯的转口港变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成为亚洲最早实现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地区之一。在制造业的快速带动下,香港整体经济1953年便开始复苏。
再次,“二战”后内地对香港的支持政策为香港带来稳定的发展格局。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明确宣布对香港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稳定政策,加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政局动荡,军事冲突频繁,促使世界各地投资者更加涌入香港,推动了香港制造业的高速发展。
(三)经济政策
除了上述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外,香港自身的经济政策也为香港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经济环境及政策优势。
1.先天的资源禀赋
香港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卓越的天然深水良港、绝佳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香港利用的自然优势则不同。外贸是香港工业的基础,因此如何参加国际分工是香港工业发展的关键。在国际分工理论中,由于各国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相差很大,构成生产成本的各种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比例也不相同,这就造成各国的最终产品间差价。在国际分工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最有效的利用将会比在闭关自守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社会总产品。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香港的生产要素状况如何?它的优势又在何处呢?首先从资源角度来看,香港除劳动力资源尚富裕外,其他自然资源基本没有,就连淡水也要靠内地供应。再看土地,香港的土地大多是难以利用的山丘和岩石,可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4%,食品供应的80%以上须靠进口。在那些数量不多的可利用土地上,要种植、居住、开厂、建造公共设施和各类办公用机构,香港成为寸土如金之地。因此,从生产要素总体看,香港参加国际分工并无明显优势。它的产品在正常情况下是难以和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竞争的,何况其主要出口地区是美国和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品成本高对竞争极为不利。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结果并不与上述推论相一致。首先,香港拥有天然良港,这就为各类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从而使贸易活动始终成为香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香港又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各种不同风格的经营方式在这里易于生存发展,各种不同来源的资本易于在这里交汇融合,社会具备了吸纳劳动力、资本的良好条件,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本地的英国与华人贸易行从事进出口与转口贸易的经验丰富,与海外地区的商人建立了长期、密切的联系网络。因此,本港生产的工业产品可通过相同的海外商业渠道推销出去。
其次,地理位置优势影响香港的经济结构。从时区条件方面看,香港地处纽约和伦敦时差的中转站,是全球各类资本市场24小时全天候运作的重要一环,因此香港拥有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天时条件。从地理条件上看,如果以香港为圆心,以飞行时间为半径,5小时航程覆盖的地区集中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与那些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相当靠近,这无疑有助于香港成为国际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流动的重要集散地。可以说香港具有在全球贸易交往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航运位置。另外,香港依附内地,是中国这一东方潜在最大市场联系外部经济世界的重要窗口和桥梁,为香港促成和推动各类要素流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这无疑也会对香港工业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
再次,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经济转型中,大量内地的居民携资本来香港,因此香港发展工业的要素——资金和劳动力都非常充裕,在国际分工中香港以发展技术要求较低、劳动力使用较多的工业品生产保持了自身的优势,促进了其工业不断发展。
2.自由的经济制度
香港的自由经济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对实现工业化是有利的。早在1840年,香港就开始初步实行自由经济的基本制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形成了完整的自由港制度。20世纪60年代港英财政司郭伯伟表示“我们是一个经济极度开放的地区,无形之手是我们经济的最佳指引者”。这一时期香港实行自由经济政策主要是在实物经济领域,包括对外贸易、本地商业、房地产业、制造业等等。特别是对外贸易方面,既不限制进口也不补贴出口,除烟草、酒类、不含酒精饮料、甲醇、汽油类及化妆品类外,其余一律不征收关税。香港的低关税甚至零关税政策有助于加强香港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0世纪80年代起,香港财政司的夏鼎基(Charles Philip Haddon-Cave)提出,不主张对经济完全放任自由,而是主张“极少干预”,正式提出“积极不干预”政策。市场的活力得以释放,经济运作得以灵活发展。政府不会特别扶持某个产业,也不会特意阻止经济活动的出现。在这种营商的制度框架下,低税率、资金自由流动、有限的劳工福利与保障等政策给了资金流动与投资很大的自由度。正是因为这些政策,各国来港厂商在投资方向、经营范畴、资金进出和产品出口等方面都非常宽松自由,并享有低税率和简单税制带来的好处,加上社会稳定、法律健全,香港构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逐渐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贸易、金融、航运和信息中心。因此这种自由经济政策对香港进出口贸易及成长为新兴的工业化城市起了重要的作用。
3.政府的重视及支持
为了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港英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半官方和民间的机构进行这方面的努力。1960年港英政府制定法律,成立了半官方的法定工商社团——香港工业总会和半官方的保险机构——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1966年又成立了两个半官方的机构——香港贸易发展局(简称贸发局)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这四个半官方机构按照自己的职责,积极为全港工业企业提供市场调研、专业顾问、技术咨询、人员培训以及消除风险等方面的服务。香港贸发局还通过其本身和它在全世界许多地方的办事处,进行香港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
此外,成立于1934年的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每年都会举办一些香港工业产品展览会,不仅使香港厂商有机会获得介绍自己产品的机会,而且使人们及时了解香港工业的最新发展。香港工商界努力提高港制品的质量,建立港制品的良好信誉,逐步拓展海外市场。他们经常研究国外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设法赶上世界消费需求和潮流,使香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