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香港制造业研究相关文献
香港自1842年开埠以来,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天然的深水良港和自由经济政策,成为亚洲甚至世界重要的转口港之一。香港工业崛起于19世纪40年代左右。目前,关于香港制造业发展的文献共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从历史的角度,采用整体宏观描述及个体企业研究等方式客观梳理香港制造业的发展历史;第二类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香港制造业发展的特征、动因等。
(一)发展历程
国外文献中较早提及香港历史中制造业发展的是英国政治学家恩达科特,他在《香港历史》(A History of Hong Kong)中集中描述了19世纪香港在发展转口贸易时,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2]此时,香港的工业主要集中于航运工业,包括造船、修船以及仓库、码头产业等,可以说此时香港存在一些工业,但并未生根。虽然该书资料非常的详细,但主要的篇幅集中在19世纪香港的历史,对20世纪的历史描述得还是不多。在1987年出版的元邦建《香港史略》[3]首次采用分期的方法对开埠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香港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对香港工业的发展做了时间上的区分,然而其对香港工业历史的叙述缺乏全面性和应有的深度,发展阶段划分不太准确。但由此,学者开启了从时间上来划分香港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金应熙在《香港今昔》[4]中将香港经济的发展过程分为转口港形成前期(1840~1860年)、转口港时期(1860~1950年)、工业化时期(1950~1970年)、工业多元化时期(1970年至今)[5],客观描述了香港由转口港到工业化,再到国际金融、贸易、信息中心的曲折发展过程,但本研究侧重客观的经济数据描述,缺少一定历史背景介绍及分析。而饶美蛟在《香港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一文中则弥补了相应的不足,将香港工业历史单列一章,从历史的角度探讨香港工业的发展轨迹。他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Rostow.W)的经济成长分类标准,将香港工业发展史分为工业发展阶段(1947年以前)、工业化阶段(1947~1959年)、工业化持续成长及多元化探索阶段(1960~1979年)、工业转型阶段(1980年以后)[6],在每一阶段加入一定的历史背景分析,并将政策及政府的作用单独列出,突出政策及历史背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内地出版的对香港经济研究成果中,卢受采的《香港经济史》[7]则将香港经济的历史单独阐述,涵盖公元前约4000年,从历史、政治、外交、地缘多个角度追寻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足迹,利用各种经济统计指标数据阐述了香港转港贸易、自由港贸易、工业化时期、金融危机的历史,并着重介绍各时期的历史事件及社会、经济背景,对各个不同时期香港与内地的关系也做了深度的阐释,突出内地助力香港工业经济腾飞的作用。书中关于香港工业历史的描述分为经济政策史、产业结构史,内容完整,资料丰富,但整本书更加侧重于客观历史的描述,对其内在的经济发展动力与原因分析较少。
总体而言,从历史客观事实角度来分析香港制造业发展历程的文章主要集中于20世纪,相关资料比较丰富,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客观描述史实。但都缺乏一定的经济学专业分析,使相关研究略显单薄。
(二)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学方法的兴起及完善,自20世纪8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经济的视角来探讨香港制造业的特征及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等。较早总结“二战”后香港经济发展特点的学者郑德良在《战后香港经济是怎样发展的?》一文中,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提出,受到国际市场因素和商业政策变化的影响,“二战”后香港经济结构从海港经济迅速转向以出口为目标的制造工业,香港选择纺织、成衣加工出口为突破口,打入欧美各大市场,一举带动了香港经济的发展。因此,出口加工业是香港制造业发展的根本特征。[8]进而沈元章[9]、杨琪婕[10]等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继续探讨香港制造业发展特征:研究发现除出口导向型外,香港制造业发展还存在如部门集中、结构单一,依赖进口贸易及以中小企业为主等特点。黄泽华则从国际视野分析香港的进出口结构,他认为香港在客观上缺乏资源、土地与工资优势,因此,从生产要素总体看,香港参加国际分工并无明显优势,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事件与复杂背景,香港在国际分工中总是扬长避短的,发挥自己的劳动力、资金及技术优势,香港工业特征总体可以概括为20世纪50年代以纺织业为主,60年代以轻纺业为主,70年代则伴随着电子、电器、钟表、摄影及光学仪器工业的兴起和高速发展。[11]
除了采用数据描述的方法外,经济学家开始探讨采用规范的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林聪标采用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ollis B.Chenery)的方法,对香港1964~1974年的经济材料进行研究,得出香港“出口带引增长”的结论[12];林江《香港产业结构论》采用霍夫曼指数将香港食品、衣着、纺织、皮革等作为轻工业部门,化学、橡胶、电子、运输设备列为重工业部门,发现香港的霍夫曼指数从未下降到1,也就是香港制造业以轻纺工业为主。[13]
莫凯在其1997年撰写的《香港经济的发展和结构变化》中系统地采用了影响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转变的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国际产业分工和政府经济政策等来分析香港经济及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14],分析方法非常规范,但着重点在于整体经济形势的分析,产业结构变化重点突出在外贸业、制造业及服务业之间的转变,对制造业的规范分析还不够详尽。在此之后,出版的《香港经济转型》[15]、《香港产业结构转型》[16]等都开始采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来阐述香港制造业发展的历史。
总体而言,以规范的经济方法对香港制造业的研究也是十分丰富和详尽,文献研究都非常充分。但将历史发展每一阶段的特征与历史事实分别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深入分析香港制造业发展的经济条件与转型原因,就值得进一步探讨,进而引申出香港制造业在1979年后转移的根源与目前发展遇到困境的原因。
(三)企业特征
香港工业的发展除与上述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背景有关外,无可否认,香港工业的发展史离不开香港工商人士和企业机构的经济活动。[17]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恩莱特在《香港优势》一书中,从工业层面经济竞争力的角度,探讨了生产要素、工业群体、企业组织、工业和消费需求及企业家才能对香港工业发展的影响,其中他认为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和香港本身的制度是香港工业发展突出的动力和优势。[18]这一特色也得到香港教授吕大乐的认可,吕大乐在其专著《香港模式:从过去到现在》中提及香港灵活的中小企业“外判承包系统”、独特的“不好阻人发达”的社会秩序及经济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是香港独特的发展模式,是香港工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19]薛凤旋在《香港工业:政策,企业特点及前景》中同样从国际视角及中小企业的特色角度分析香港工业的成长与特色。[20]蔡美琼在《厚生与创业:维他奶五十年(1940~1990)》一文中介绍了维他奶公司如何由劳动密集的小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销售技术,依靠传统的家庭机制和意识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香港很多大的资本家的发展历程,也是香港工业发展史的有力体现。本研究也将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来探讨此内容。[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