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经济报告(201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主要结论

(一)骨干文化企业存量偏少,且实力相对偏弱,需重点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文化企业规模较小,2015年规模文化企业单位数量仅占全社会文化企业单位总数的4.0%,仍然呈现“小散陈弱”的特征;集团骨干企业较少,2015年四川省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骨干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量,仅占全部规模以上法人单位的1.3%。骨干文化企业的多少直接反映一个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因此,培育骨干型文化产业企业,是四川发展文化产业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内容之一。需着力扶持规模以下文化企业,对规模以下的文化企业,可通过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争取依法纳入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统计范围。同时,通过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成立核心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从行政层面直接干预文化产品生产向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方式转变,从文化企业国家或省属独资向全社会多元投资和资本运作方式转变。

(二)文化经济的创新能力普遍偏低,需推动区域联动和创新发展

四川省文化经济创新能力普遍偏弱,除成都、绵阳、南充、攀枝花四个城市之外,省内其余17个城市的文化经济创新能力普遍偏低。四川文化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但地区发展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的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既阻碍了各地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创立,又体现出了文化经济创新不足所带来的危害和弊端。科学技术含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继续鼓励企业增加自有资金用于创新研发活动,加快转型升级;要呼吁各级政府创新研发经费向文化产业倾斜,保障重大文化产业科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发项目稳步推进,提升全省文化创新实力;要大幅提升社会资本、风险投资以及境外资金等用于创新研发活动的比例,增加创新研发经费来源。

(三)重点业态优势明显,但产业事业融合不足

四川文化产业中的数字创意产业、创意设计业、文化旅游业等业态有着独特的禀赋优势。其中,就数字创意产业而言,四川数字创意产业人才资源丰富,四川大学和成都大学等近20所高校都开设了有关数字创意的学科专业,每年输出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吸引着全球数字产业巨头扎堆成都,譬如仅在成都高新区扎堆动漫游戏的企业就超500家,成都在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电子竞技、视频游戏、动画漫画等产业领域的市场规模居全国第三,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四川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大动漫游戏产业中心。四川的创意设计业名列西部地区前茅,据调查统计,目前四川省工业设计实现产值过亿元,产业规模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四川文化旅游业规模在国内独占鳌头,并且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以集约化方式在持续扩大规模中。但同时,四川的文化事业产业融合深度不够。一方面,公共文化的不均衡等问题仍然存在,亟待运用数字文化等业态予以有效解决,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来深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体系,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面临精品原创内容短缺等难题,亟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丰富文化内容的供给。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四川文化建设需从全新视角进行重新认识,文化事业产业尚须进一步融合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四)深化文化金融合作,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四川是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开放程度最高的省份。四川省组建了四川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创小贷公司等金融平台和工具,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文化金融“供给链”。文化金融合作发展也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加强政府财政的投入力度,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基金同直接投资结合起来,用于扶持重点项目的发展,更有效地发挥资金的作用,对一些新兴的、技术附加值高的小微文化企业给予税费优惠或减免,以使它们能快速扩大规模,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针对文化产业的特点,通过创新文化产业融资方式对企业进行支持,组建文化银行,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