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我修养
“筑梦人”
——教师品德新期待
一 “师德”探源
“师德”即“教师品德”或“教师职业道德”。“师德”系偏正结构词,其中心在品德、道德,它是指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史籍记载,还在尧舜上古时代,即有“成均”——类似于现在的学校,兼做养老、藏米之所——将那些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老人集中起来敬养,并赋予他们教育下一代的责任。
夏朝开始,即有名为“序”之类的施教机构,直到商代才出现正式的学校。至西周立国初,政府实行“学在官府”。春秋私学产生后,“师”的单独使用才有了教师的意义,战国后成为常用词。比如《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到《论语》,就不得不提儒家之祖——孔子。孔仲尼的家庭成分为“士”。“士”代表着中国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和第一代教师群体,尽管他们只是流动的、兼职的教师。孔子一心想将自己的学说发展壮大,首创私学,日后在中华大地盛行的私塾皆因此而生。孔子可谓私学鼻祖,人们称颂其为“万世师表”,一点都不过分。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系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师”字。后来,西汉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师表”一词,已明确透露出当时人们对教师表率作用的重视。
古有所谓“天地君亲师”这句熟语,充分表明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相当崇高。这个评价,正是基于教师拥有高深学问和尊贵品格而立论的。从“师”与“德”词源以及相关典籍追溯,我国古代之所谓“师德”,其内涵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当然也包含人们对教师的殷切期盼。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明辨”“表率”“责任”“博学”这四个关键词。
春秋以前,提倡“师德”倾向虽已出现,但很不系统,往往夹杂在政治道德中。春秋时期,孔子办私学,创立了许多有关“师德”的理论,并以《论语》一书集中反映出来。其中较为著名、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两种。“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体现了有关“责任”担当的师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体现了甘为“表率”的师德。此外还有热爱学生、有教无类、不耻下问、知过能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有关“师德”的著名言论,形成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师德”规范体系。
百家争鸣时期,荀子、墨子、孟子等进一步发展了孔子“师德”体系。如荀子在推崇教师要以身作则的同时,又提出教师须具备四个条件:“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1]实际上是从德行、信仰、能力、知识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更高修炼要求。汉代董仲舒则将“三纲五常”作为“师德”之核心,还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2],指的就是善于当老师的人,不但他的道义很完美,他的言行也很审慎。唐代韩愈更是将虚心好学作为师德之首位而提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3]宋元明清又对“师德”做了进一步发展。《中庸》第二十章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法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实际上,这里《中庸》所谈的就是有关教学的五个方面,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还是学习某种技能,都得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完成。因此,“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又被朱熹等作为教师的主要道德予以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