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报告:科技类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202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挑战:如何提高培训项目的针对性?

虽然科技类博物馆普遍重视培训工作,培训课程的系统性也在逐步增强,有少数场馆已自行研发了系列培训课程。但是在培训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培训系统化设计不足、对岗位精准化需求分析不足以及缺乏培训效果的评估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培训项目效果的发挥。

部分场馆仍缺乏培训的系统化设计。从整体的培训规划来看,有5家场馆明确提出馆方或展教部门会制订全年的培训计划,有3家场馆提出暂无系统的培训计划安排,会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安排培训。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依据近期的工作安排和展览淡旺季来安排培训,也会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增加一些临时性培训项目,或根据人员的状态调整培训内容,有时也会由于业务工作繁忙、时间不足而影响培训效果。

对岗位精准化的需求分析不足。一些场馆在选择培训内容时会从整体工作需要的角度分析,考虑到教育人员缺乏某些技能时会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也会根据实际需要聘请专业的培训教师。随着工作的开展,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会产生新的学习需求,由于教育人员专业背景的复杂性,个人能力也存在差异,对于岗位工作的核心需求和需提升的关键技能可能会存在差异,在培训开展前可以分门别类地分析和明确教育人员的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

以基础性培训为主,培训内容的创新性不足,针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培训项目较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科普教育的内容、形式也在不断更新,教育人员的岗位工作需求也会产生新的变化,比如线上科普资源(科普短视频、科普游戏等)开发,以及科普写作、文创产品开发等。在目前的培训内容中,针对这些新的岗位工作需求的培训较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现有的培训内容多以教育人员岗位基础工作和必备技能为主,针对科学传播、活动研发等能力的培训较少,已有的部分针对高端展教人才培养的国际培训项目名额少、要求高,能够参加此类培训项目的人员数量有限。

培训效果的评估不足。受访的科技类博物馆均未对培训的效果进行系统化的评估,已有部分场馆在培训后会实施简单的考核或要求教育人员提交培训心得,多数场馆会要求参与外部培训与交流的教育人员分享培训内容。目前这些形式均无法达到系统评估培训效果的要求,缺乏对教育人员知识扩充、能力提升和工作态度改变方面的评估,因而也无法评判培训的真实效果,从而提出改进建议以更好地优化培训项目。

部分场馆已经开始进行培训的规划,如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全年培训计划中要求有20次培训的指标,江苏省科技馆要求教育人员每年完成40个课时的培训课程。在培训的内容方面,除了基础性的消防安全培训、礼仪接待规范培训、辅导沟通技巧培训以外,部分场馆已开始实施与科技类博物馆教育核心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如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教育教学理论、观众研究等内容。广东科学中心开展的STEM教育在创业机器人方面的应用系列课程,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发的“基于展览的教育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估”系列培训课程、教育研发工作坊系列课程,此类课程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训练,由场馆基于教育人员工作需求自主开发,更具针对性。部分场馆借助外部力量,通过高校课程研修、行业高水平培训班以及国际交流等方式培训教育人员,如郑州科技馆选派教育人员参加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班,上海科技馆的教育人员参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博物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专业课程学习,呼和浩特市儿童探索博物馆选派教育人员参与丹麦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举办的幼教人才培养项目。

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方案1:加强培训的系统规划,注重评估环节

科技类博物馆要注重建立可持续的员工培训体系,培训体系应该包含培训的需求分析、培训目标和培训方案确立、培训效果评估等诸多环节,通过各环节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循环往复,使得培训过程成为流动的网络体系。[3]场馆在培训的顶层设计上,需在分析教育人员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场馆实际制订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培训计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培训内容,采用适合的形式实施培训,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估,用于了解培训效果以改进培训的设计。

在科技类博物馆普遍较为薄弱的培训评估环节,可借鉴较为成熟的培训评估模型设计培训的评估方案。威斯康星大学(Wisconsin University)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Donald L.Kirkpatrick)提出的柯氏评估模型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模型(见表1)。柯氏评估模型常被用于评估学习经历对情感、认知、行为和组织的影响,其从学习者反应、知识迁移、行为迁移、组织影响四个层级来评价培训的效果。[4]

表1 柯克帕特里克四级培训评估模型

方案2:参与和学习国外优秀培训项目内容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影响力的增强,国内涌现了诸如中国博物馆协会牵头的盖蒂领导力学院国际培训、国际博协培训中心和故宫等牵头的博物馆中高层管理者和专业人员专业培训、中国科技馆等牵头的国际科技馆能力建设等高端培训项目(见表2),极大地开拓了教育人员的国际视野,提升了专业技能。

此外,还可以在教育人员的培训项目设计中借鉴和引进国外博物馆的优秀培训项目。

比如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的共同学习培训课程(Learning Together,Family in Museums Staff Training Curriculum),该课程为博物馆教育人员更好地满足家庭观众的参观需求而设计。课程内容包括十项基本的标准(教育人员为促进家庭观众的学习所应具备的技能和概念),一系列支持这些标准的活动,教育人员表现的自我评价工具,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教育人员的优势和可能的提升空间。自我评价的工具能够帮助教育人员反思他们在促进家庭观众学习中的表现,同时帮助管理者在设计培训项目时参考教育人员还有哪些需提升的技能。培训的形式包括小组参与和讨论、个人反思和汇报。活动形式灵活,既可组成工作坊,也可在晨会等会议中以小组的形式实施。上海自然博物馆已在教育人员培训项目中引入此培训课程,参与培训的教育人员表示该项目的培训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到如何更好地应对家庭观众的学习需求。

表2 博物馆国际培训项目对比


[1] 谌新民:《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孟红:《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培训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3] 李光、白琳:《终身学习视域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职教论坛》2013年第27期。

[4] 陆少颖:《基于柯氏模型的教师培训评估模型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