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传统宗教“游移现象”阐释
宗教文化正以不同以往的方式进行着当代的传播与发展。对于这一形态如何阐释,如何在判断其特征的前提下得出精准的结论?针对宗教文化与社会互动取向、内容和形式不断延伸和拓展的状态,是否可以从“游移”的视角出发,参考和吸收前人在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传播学中的理论观点作为观察分析的思想基础,从而获得对传统宗教“游移现象”描述和知识生产的全新的认识?
为了寻求问题的答案,先不妨对当代宗教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某些事件做一个简略的阅读,透过以下社会热点事件,便可感受到宗教文化对国内、国际事务的“跨界”影响。如世界佛教论坛、法门寺佛指舍利出访、莫迪访华、海上丝绸之路佛教与文化之行、“少林寺事件”、“兴教寺申遗事件”、都市禅堂、“李一事件”、“法海事件”、明星皈依,以及宗教网站、宗教用品交易会和各类新兴民间宗教信仰,甚至还有披着宗教外衣的暴恐事件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小事件,其实,都是宗教文化与社会互动、向社会不同领域延伸的现象、过程与结果及其突出反映。本研究将这样的现象称为传统宗教的“游移现象”。需要强调的是,在当前,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发生频次和影响呈现明显增多、增强的趋势。
从事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研究也是有双重的考虑,一方面,宗教文化在当前的发展与传播方式对社会发展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发挥何种功能,具有哪些意义。另一方面,则是想知道,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概念和分析思路能不能为描述和解释当下的宗教发展与传播提供或多或少的帮助。其实,透过研究的过程也意识到,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形态,都不能回避一个问题即宗教文化到底是如何传播的?正是这样的原因,“游移”也好“传播”也罢,还有就是之前理论回顾中已经提到的“互动”“往来”“交换”“互构”等,都可以为这一研究提供帮助。然而,有一个关键问题不可不提,那就是在当前宗教文化发展与传播中需要如何协调宗教与社会的适应关系,发挥宗教在新时代的积极功能,再建构神圣性与社会性的传统关系,或探索宗教的神圣性与社会性的新兴关系。
对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阐释,离不开对社会背景的把握。世界的快速变化,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风险化等的到来,对个体、群体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也会带来新的变数,也因此造成了社会转型期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纷繁复杂局面。对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内涵、结构、形态和动因的呈现、分析与解释,正是为了在此基本思考框架内为进一步深入地透过不同典型案例的类型分析,探求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外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做必要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