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传播学的视角
对于传播学理论观点在本研究中的定位,本研究更多的是从传播策略、手段、功能上来获取相关观点。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宗教文化与社会互动而形成的传播现象。所以,在理论研究中更为关注的是能够对“游移现象”的解释产生实际影响的理论和观点。为此,以这样一些核心概念或主题组织了相关的一些观点,包括传播工具与手法、传播效果,尤其对新媒体、媒体融合予以特别关注。的确,宗教文化在当下的传播过程中越来越社会化、技术化,不能正确地把握相关的知识,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很可能是不够清晰和透彻的。当然,还有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功能作用,透过传播学视角的功能分析对传统宗教“游移现象”获得一些新的发现。传播与人际关系也至关重要,对这一成果的分析是考虑它也是实现宗教与社会互动的重要一环。
1.传播功能论
威尔伯·施拉姆指出,“社会的存在依赖于传播工具。正是传播行为激发了社会的活力。每一种文化模式、每一个社会行为都涉及交流,都与传播发生关系。”[45]要认知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传播中是如何体现的,需要运用传播学的知识,它的分析视角与原有的知识积累是不尽相同的,进而为突破某种局限,提出某些解答给予帮助。
该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是各种关系的总和,社会需要共享某种信息。传播的实质在于处理信息。“游移现象”往往是透过不同的传播途径和工具设置议题、付诸实践、发布信息,以及加工、处理而完成信息制造的。该理论还强调,传播并不是简单的关系,而可能是关系背后关系的表达。[46]传播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及其他社会功能。[47]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是透过不同信息的传播而产生和实践的。为此,在观察传统宗教“游移现象”时,需要看到宗教与社会在不同领域的信息互动,从不同层面分析、解剖这一现象,将不同的功能作用阐释出来,并揭示其运作规律和机制。
传播的社会功能[48]
传播功能内外观
传播渠道。施拉姆认为,信息与思想在社会上川流不息。大众媒介对流经其中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巨大的影响。事实上,所有人大概都在影响信息的流动,只是时机、方式、领域、角色、影响力不同而已。信息连续不断地在社会体制中流动,在社会机构的推动下加速流动。[49]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带来的是宗教文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也因此扩大了“游移”的广度、深度和社会影响。传播渠道的隐蔽性、个体性、流动性也对社会治理,尤其是网络宗教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传播效果。有关传播效果的模型大多认为,受传者是能动的,传播效果是传送者和受传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有限传播论认为,媒介绝不是不可抗拒的。传播效果是由传播者对受传者的信息传播,以及受传者对信息的满足状况而确定的。[50]互动论设想传播过程中两个相对平等的参与者,各自加工对方发送的一套符号并根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从交流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对接收到的符号进行解释。传播过程是传播者与接受者双方互动的结果,都在试图影响对方。[51]传播效果是由传播工具的使用、传播的强度,以及传播内容的适应性等因素决定的。以此分析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在传递中国宗教工作经验的过程中,更需要在传播效果上做文章,尤其是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经验,更需要思考传播效果的问题。
2.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
传统宗教“游移现象”也是社会交换的过程。传统宗教“游移现象”是在各种信息的交换中传播、发生、发展的。作为社会交换的人际传播,关注传播在社会交往中的形式、功能及目的等。罗洛夫认为人际传播的动力是自我利益——这一假设与社会交换理论相吻合。人们倾向于在发展自我利益的情况下,同某些人发生某些传播行为。[52]传播是一种交换,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换,也是多种资源的交换。宗教文化传播过程就是不同资源的传播与交流过程。该观点也提醒我们,在理解和发生宗教文化传播行为时,需要考虑资源的使用、资源的价值,以及资源的收益等。[53]同时,传播不仅是一个目的,而且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一个过程。宗教文化的“游移”过程会引发、衍生出一系列不确定的后果,这些又都同宗教与社会不同领域的信息、资源交换有关。
根据以往的研究,社会交换存在着五种不同的观点,霍曼斯的操作心理学观点、布劳的经济学观点、蒂博特和凯利的相互依赖说、B.福阿和U.福阿的资源说,以及E.沃尔斯特等人的公平说。[54]对这五种社会交换理论的分析,为传播和关系发展提供了以下结论。交换关于彼此情况的信息有助于其他资源的交换,或者标志着关系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并与关系发展联系起来。另外,传播可以说就是另一种交换形式。由于一般认为关系发展的特征是交换领域的扩大。因此,可以看到信息交换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交换领域的扩大。信息交换的指导原则与其他资源交换的原则相仿。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发生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遵循着信息交换的基本原则并与其他社会资源进行着不同的交换。
3.媒介融合论
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对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它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和经营方式的融合。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快速变化以及对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传播、媒介及新媒体等成为学界的研究重点。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对此提出了媒介融合概念,解释人们如何交流和沟通,并通过建构“三个维度的媒介”即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融合的解释框架,来理解当前变化中的媒介环境。当前,传统宗教“游移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现代传媒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融媒体的发展使得宗教文化与社会的互动更加多元。该理论说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新技术与新社会互动的形成,对认知宗教文化的传播及其功能作用很有帮助。的确,媒介融合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交流与传播实践跨越不同的物质技术和社会结构的开放式迁移。[55]
一般说来,媒体融合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随之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它是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背景下将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融合起来的一体化模式。其促进更多的人跨越时空参与到融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当前,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发生其实也同融媒体的强势功能和宗教文化传播中的利用有密切关系。
当代媒介使得思考和交流跨越时空。文化和社会塑造了其间的媒介,而媒介也反过来塑造着文化与社会。传统宗教“游移现象”中新传媒的广泛运用正反映了这种倾向和特征。相较于其他分析和思考的制度——如科学、艺术和宗教——从积极意义上来说,媒介是文化和社会最基础的构成单位。它们并不要求具备一种科学或艺术的特殊技能或天分才能进行交流与审视,它们也不预先假设那些只有通过有限的特殊文本、特定个体或特别过程才能接触到先验性可能世界的存在。媒介强调了任何个体都是特殊的个体,并在传播过程中将各个社会个体囊括其间。传播涉及社会的目的和方法,而这一传播过程则日益呈现跨越时空的特征。[56]这种传播逻辑也贯穿在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发展过程中。
数字媒介极大程度地拓展了信息于传播者而言的可获得性,使得信息与传播均变得随处可及、随时可及,[57]其影响因此多元而复杂。不仅如此,这一点不仅体现于家庭生活的私人合作中,也体现于社会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数字媒介使传播跨越时空,维系社会关系,个体参与到自我的维持和社会的维持之中。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社会功能也就不仅仅发生在作为整体的社会,还发生在作为社会的个体和群体中,其社会功能也将变得多元、充满不确定性。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
[2] 〔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
[3] 〔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12。
[4]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6] 〔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
[7] 〔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
[8] 〔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
[9]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第20页。
[10]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第27页。
[11]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第105页。
[12]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第107页。
[13]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序。
[14]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569页。
[15]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571页。
[16] 〔美〕杜赞奇:《全球现代性的危机——亚洲传统和可持续的未来》,黄彦杰译,商务印书馆,2017。
[17] 〔美〕杜赞奇:《全球现代性的危机——亚洲传统和可持续的未来》,黄彦杰译,商务印书馆,2017。
[18] 〔美〕杜赞奇:《全球现代性的危机——亚洲传统和可持续的未来》,黄彦杰译,商务印书馆,2017。
[19] 〔美〕杜赞奇:《全球现代性的危机——亚洲传统和可持续的未来》,黄彦杰译,商务印书馆,2017。
[20]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5页。
[21]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94页。
[22] 仰海峰:《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解读》,《长白学刊》2004年第3期。
[23] 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24] 费孝通:《新世纪 新问题 新挑战》,《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第294~304页。
[25] 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思想战线》2004年第5期。
[26] 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性》,《光明日报》2014年8月26日。
[27] 王亚荣:《隋唐佛教的文化环境和政治环境——以长安地区为研究的出发点》,载黄心川主编《玄奘精神与西部文化——玄奘精神与西部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4。
[28] 王亚荣:《长安文化的定义及其特征》,《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9] 〔美〕彼得·伯格等:《宗教美国,世俗欧洲?》,曹义昆译,商务印书馆,2015,第143页。
[30] 〔美〕彼得·伯格等:《宗教美国,世俗欧洲?》,曹义昆译,商务印书馆,2015,第197页。
[31] 韦芳婧:《宗教世俗化语境下民间宗教仪式的功能变化》,《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年第1期。
[32] 〔美〕罗杰尔·芬克、罗德尼·斯达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杨凤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44页。
[33] 〔美〕罗杰尔·芬克、罗德尼·斯达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杨凤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47页。
[34] 〔美〕罗杰尔·芬克、罗德尼·斯达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杨凤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237~268页。
[35] 〔美〕罗杰尔·芬克、罗德尼·斯达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杨凤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237~268页。
[36] 〔美〕罗杰尔·芬克、罗德尼·斯达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杨凤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237~268页。
[37]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第17页。
[38]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第229页。
[39]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第230页。
[40]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第263页。
[41]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第264页。
[42] 吴飞:《从祀典到弥散性宗教》,载李四龙主编《人文宗教研究》(第三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43] 卓新平:《金融危机与宗教发展》,载金泽、邱永辉主编《中国宗教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4] 卓新平:《金融危机与宗教发展》,载金泽、邱永辉主编《中国宗教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5] 〔美〕威廉·波特、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第3页。
[46] 〔美〕威廉·波特、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第5页。
[47] 〔美〕威廉·波特、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第31~32页。
[48] 〔美〕威廉·波特、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第31~32页。
[49] 〔美〕威廉·波特、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第114页。
[50] 〔美〕威廉·波特、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第229页。
[51] 〔美〕威廉·波特、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第229页。
[52] 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王江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第3页。
[53] 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王江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第142页。
[54] 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王江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第27页。
[55] 〔丹〕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第17页。
[56] 〔丹〕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第107页。
[57] 〔丹〕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第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