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在描述社会现象中展现社会规律
王继
一般而言,哲学的任务是揭示社会规律,社会学的任务是描述与解释社会现象。但是,吴南同志的著作《适应与引导——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在完成了描述社会现象的同时,却向人们展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的生存规律,即必须主动融入现代社会,必须毫无保留地与现代社会基本要素相结合,必须在真正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服务的过程中生存发展。她采取的这种研究思路与方法,无疑是质性社会学典型的研究取向。近十多年来,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以石英研究员为代表的一批社会学工作者,坚持质性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社会学工作者自觉把质性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自己的研究项目中。吴南同志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6年,她主持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宗教游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随即便开始了社会学田野调查。围绕调查主题,她把调研样本点分为三类:首先是佛教文化“游移现象”的典型案例;其次是佛教、道教等在分析中所需要关注的寺院、道观等;最后一类样本点是最具中国本土特色的综合式“游移现象”——庙会。根据田野调查点的特点,她采取了多样化的调研方式,包括参与式调研、访谈、观察、体验等,也因研究需要她多次深入调研地点,收集丰富、生动、鲜活的田野资料。在此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研究思路,增加了研究经验,增强了研究信心。之后,她以这些田野资料为基础,呈现了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生态图像。
可以说,她所深入进行的田野调查,是她坚持质性社会学研究的前提和必备条件。质性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是在田野调查取得翔实资料,并描述客观社会现象的同时,必须深入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以便科学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为此,在她的研究中,引入了多种理论,借以对所描述的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做出理性分析。在她的整个研究过程中,对于相关理论的引入和运用,经历了三个过程。其一,在社会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和宗教学理论中完成大致的理论选取,并就这些理论中的次级理论围绕本研究的主题进行描述力和解释力的评价;其二,在对这些学科及其理论的整合中,针对所研究的现象得出相关的理论概化结果,为田野调查、事实分析提供指导;其三,就是理论的本土化问题。综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基础为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理论转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参考和吸收前人在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传播学中的理论观点作为观察分析的思想基础,从而获得对传统宗教“游移现象”描述和知识生产的全新的认识。即在已有的理论图谱的基础上形成对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可能的分析思路、解读话语和研究结构。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意义,就是在汲取前人的成果之后,悬置以往的“概念”,更好地在实地现场实现对现象的考察,发现新的、不同知识的增长点,以本土经验补充相关理论,回答相关问题,从而体现本研究理论自觉的立场、文化自觉的意识和直面现实、回应需要的追求。
正是由于她在研究中坚持了这样的理论自觉,于是,在随后的社会现象分析解释中,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取得了相应的研究创新。在研究中,她能够从典型的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入手,认知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对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影响,从田野资料和文献资料中总结六大类“游移现象”,提出宗教文化的神圣性与社会性的表现形式,化社会或被社会化的过程与结果。
其实,这些原创性的经验总结与深邃的理论分析,已经展现出了宗教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全方位融合的基本规律。只是这种展示完全不同于哲学分析,她是在社会学所遵循的社会现象描述中将其体现出来的。这样的研究结果,同时也体现出了质性社会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以上,对吴南同志研究成果的简要评价权作为序,以表祝贺!
2020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