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引导: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读后随感

江波

眼前这本《适应与引导——传统宗教“游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吴南副研究员最新的一部阐释传统宗教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宗教社会学专著。直接促成其完成此书的原因是她主持的“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宗教游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在西方宗教学界的一些观点中,中国是缺乏宗教文化的,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弥散的宗教。然而,研究者却自觉地以当前传统宗教实践为线索,不仅论证了传统宗教与社会的适应性互动,更是努力探索属于本土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将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变成现实,变成不仅仅是一种观念形态而是可以操作的策略选择和真实的成果。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以走进田野的本土实证研究为基础,适应与引导作为理论关怀的主题,将宗教文化神圣性与社会性实践作为重要素材,针对中国传统宗教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当代传统宗教“游移现象”全景式的社会学研究。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她似乎感受到了在复杂的“游移现象”中,那些生动的实践细节、多元的话语构成、深厚的文化影响、活跃的市场经济、有效的社会治理,以及全球化格局都蕴含了丰富的实务价值和理论创新的可能。这些都为宗教社会学知识系统的本土建构带来了难得的机会。在微观事实情境中发掘新知识、在宏观脉络系统中发挥想象力,透过不同“游移”类型的梳理、比较,在社会事实发生的现场去观察、思考,以获得对“游移现象”新鲜独特的解释。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社会学有着浓厚兴趣和研究志向的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很久以前便开始对庙会等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各类现场、仪式,甚至是对其中各类美味的饮食都抱有特殊的情感。正是“热闹”刺激她逐渐地进入传统文化活跃的空间,由外在、生疏的“观众”变成身临其境、自觉的“研究者”。这一结果细细想来其实也是一种必然。陕西是一个文化大省,这里厚实的传统宗教文化土壤给了她获益良多的生活观察、知识积累和学术发展的可能和机遇。在本书出版之前,她已经出版了《陕西庙会:田野 图像 笔记》一书并发表了若干篇论文、报告。这些成果共同的特征都是依托陕西传统宗教文化、民间信仰实践而完成的。这样的田野经历,当然对她从事本课题的研究有极大的帮助,也使得她的重心不再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具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多的理论关怀和融多学科视角于一体的研究倾向。

对“游移现象”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次第关系。看看本书的目录就可以发现,研究者尤其关心“游移现象”分析的视角,研究的理论起点正是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等相关知识和成果。在她看来,对一切社会现象的阐释都需要理论的支持,也正是对不同学科理论的积淀、汲取和反思,才给予了研究者驾驭“游移现象”观察、捕捉和分析的能力。于是,才有了该研究所具有的创意的观察视角——聚焦传统宗教的“游移现象”,画面感的研究取向——传统宗教与社会间的互动结构与关系,以及承担学术自觉的理论关怀——传统宗教的社会适应及其功能。社会事实分析在这部专著中没有被刻意地组合成僵硬的“规范文本”,相反,在配上网络评论、影像资料和口述经验后,研究成果变身为会说话的“故事”,理论的活化则搭起了事实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本书所关注的社会事实是传统宗教“游移现象”。既然称之为“游移”就必然具有流动、传播、交往的意义。它既包括传统宗教文化向社会多领域的进入,社会不同领域对传统宗教文化发展或强或弱的影响,也意味着它们之间共同的彼此推动与作用,体现的是在互动—适应—再互动—再适应中形成的时空功能和互涉、互嵌、互构的动态力量。对“游移”的研究需要考虑场域,关照能动性。这项研究围绕时代坐标,将不同的“游移现象”进行了基于理论思考的系统分类与生动描述,灵活地模糊了唯实与唯名、静态与动态、结构与过程、事件与行为、内部与外部等在研究中二元对立的边界。该研究通过丰富的实证材料记录了传统宗教的现代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为这个时代保留了一份传统宗教发展的备忘录。这些被作者有幸、敏感地捕捉到的有关传统宗教的景象和折射出的变化与发展状态,绝非一种巧合或偶然,而是传统宗教与社会间互动话语及其实践的反映,是研究者使命感的呈现与表达,是文化认同力、学术想象力与社会变迁力在研究实践中的“汇合”。

正是因为研究的对象是“游移现象”,也使得研究成果的呈现充满了故事情节的描述。视觉文本的大量运用是其中的一个特色。传统宗教的流传,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依视觉文化而发展的。作者在这里用相当多的视像方式呈现研究文本,发掘在习惯的研究领域中可能被忽视的新的认知灵感,用图片完成了记忆的翻译,增强了文化研究中必须具备的体验感。你看,她在用镜头记录心灵,用网络文本折射感情,用轻松的学科话语剖析事实,用丰富的案例书写传统宗教的社会适应。也许正是这样的投入感,才将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变得有血有肉,对“游移”的理解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深入和思考的完备变得越来越清晰而透彻,字里行间都流动着不息的精神血脉和鲜活的画面。这些图像故事、口述文本、概念陈述、理论分析带给我们的不是散乱的游记、偶发的随想、虚妄的境界,而是关注文化、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沉静下来的思考和耳目一新的探索。

“游移现象”之所以能走进作者的视野,来自宗教学前辈的一次看似不经意的提示。先生在分析当前宗教现象时提出了一个有益的描述性和解释性概念,就是“游移”。就是这样一次偶然的听闻,却开启了作者从事本项课题的思维、视野和深入的研究过程。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相关的学科积累、缺乏必要的学术敏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这样的研究方向和眼下的研究结果都是很难出现的。即便是稍稍放松,这个有价值的选题也会随时消失。因缘契机像是一个推进研究的加速器,在研究主题的吸引和引导下,不断地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研究者探索的初心和信心,也在研究中发生了不断的“裂变”,她开始特别留意身边的相关“游移”事件,透过“田野”获取不同信息,尽力搜集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学术活动甚至是轻松、不以为然的交谈中“游移”都成了绕不开的“热议”话题。渐渐地,作者将对这一主题的兴趣、关注转化为一种研究的使命和追求。

沿着“游移”的轨迹探索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和本质是研究者的用力之处。其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和取向的就是“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在研究中的运用了。针对“游移现象”现有的理论依然存在一些盲区,这一点研究者在理论回顾时就已经注意到了。为了探寻冰山一角下的结构,她将不同类型的“游移现象”、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素材摆放在眼前,开始用自己擅长的“功夫”阅读一条条文本,梳理一个个关键词,生成一组组概念,淘汰“废品”、合并“成品”、组装“产品”、凝练“精品”,一幅幅粗糙的思维导图式的画面在她艰辛的付出后形成了“理论”的雏形。这就是基于本土经验的理论生产的过程。接下来,更有意味的元素出现了,“适应”成为挥之不去的重要概念。扎根理论的使用的确能唤醒“自学成才”的喜悦。可以说,如果没有研究道路上的苦苦寻找,没有经历细致入微的对比和筛选,怎么在纷繁的图像里获取有益的答案,又怎能在倏忽不定的信息中浓缩出实在的理论?面对巨大的视觉反差,理论就在“杂”与“专”圆融的处理中产生了新的知识。这真是一次对宗教社会学知识生产逻辑的揭发与检阅。

研究传统宗教文化“游移现象”,要认识它的内涵,发现它的本质,完成对它的想象与知识建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研究的呈现有一定的“倒叙”味道。她在基础理论梳理和解读之后,没有过早地将多元的“游移”图像展现在读者面前,而是以概说的形式对“游移”做了看似简短而信息量很大的阐述。作者之所以会用现在的结构组织此书,其中,当然是为了启发读者能体察研究者由发现到理解、由生疏到熟悉、由他者到互为主体的实证过程,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和体会文化田野、本土经验的感染力。这是作者对研究过程描写的潜台词和用心之处。再一个就是揭示了理论提炼与思考的结果,从“游移”的构成要件到机理机制,从互动关系到结构功能,从问题挑战到治理策略等。沿着这样的思路一直读下去,还真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她透过不同场域的现象分析和研究过程的交待,说明“机理权巧游,本质不曾移。适应时空界,传统久常欣”。研究者以神圣性和社会性为坐标,从四个维度对“游移现象”的阐释,对认识传统宗教同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其形态与影响的确很有启发性。

本书的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持守着强烈的理论关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她开展本项研究的起点,也相信她会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这样走下去。“游移现象”的探索之路更像是一次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国的宗教学研究当然需要借鉴西方学术界相关的理论成果。但是,绝不能简单地“嫁接”,这是基本的学科立场。破解宗教社会学研究中西方话语的解释权、审美权,甚至是垄断权,就要发现和坚持中国经验的学术价值,尊重传统宗教的生命力、影响力,在中国脉络和语境中,以文化自觉、理论自觉的心态努力建构中国话语,生产宗教社会学知识,对“游移现象”的研究恰恰体现了这种探索。也许正是这样的“突围”心态,使得作者在理论梳理中总是将中外学术观点包容在一起,形成相互间的积极对话。而其提出的许多观点,也都是将结论牢牢地落在了中国土壤上,并运用于现实的社会治理中。

研究者能出版这样一部有吸引力的著作,并以将要看到的风格和形式呈现出来并不奇怪。在“新”上下功夫是研究者一直努力追求的。围绕传统宗教的社会学研究既要尊重历史学、宗教学的传统取向,又要另辟蹊径,鼓励开放、倾心实证、倡导洞察、守护真实、保持敏感。而要真正走出一条新路来,更要有前瞻性的反省与自觉,将学术关怀和现实关怀置于不可分割、同等重要的位置。“标新立异”的“新”大概也能称为“新”,而作者的“新”却是将注意力投向了现实,投向社会事实发生的现场,在田野里做学问,在实践中出文章。这样,使研究者用“心”完成针对本土“游移”经验的发掘,全书列举了近百个案例,深度剖析了六个典型,正是透过这些自在的积累与书写,从容用心地认识传统宗教的时代价值,彰显文化自觉的重大意义。这项研究还开拓了研究者更“新”的空间。听说作者对今后的研究定位有所细化、深化,将聚焦于传统文化中的祖先信仰及其实践上。她想以凝聚于传统文化中的“根文化”——祖先信仰为切入点,从精神价值、日常生活、仪式制度,从人与人的关系实践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的生命力,探索本该属于宗教社会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国经验及其话语体系。如何保持一直持守的研究取向和情怀,如何深化研究的选题和领域,又如何体现研究的时代价值和使命,等等,这些都将对研究者提出更高、更新的挑战。

在新时代到来之际,需要更加珍惜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发挥其历久弥新的作用。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宗教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探索就是在为接近这一目标的实现而添砖加瓦。期待作者在今后能取得更加鲜活、更接地气、更具文化与社会价值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