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当代世界中的传导效应:转型与发展
当前,世界政治正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其开始的标志是冷战结束,具体事件是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般是指从1989年9月波兰团结工会上台算起至1991年6月南斯拉夫解体。1989年11月14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同法国外长迪马会谈。谢瓦尔德纳泽表示东欧国家改革的速度、性质和深度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选择自由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苏联认为不能对主权国家的这些纯内部事务进行干涉。1989年12月2日至3日,苏美两国首脑在马耳他海域的苏联“高尔基”号客轮上举行会晤,就欧洲的局势达成一致意见:苏联重申对东欧的局势不加干涉,而美国则表示无意从中获得多方面好处。这次会晤被认为是冷战结束的标志。
与此同时,苏联的国内政策自1988年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开始也在发生变化,直至1991年12月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不复存在,苏联解体了。自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快三十年了。20世纪后期,人类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莫过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不仅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改变了世界政治地图和国际战略格局。这一事件对地区和世界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相反越来越明显。
苏联解体使一个国家裂变成15个国家;东欧剧变使7个国家变成了13个国家。这样在原“苏东地区”,已不是8个国家,而是28个国家了。三十年来,这28个国家继续处在激烈的变动中。从社会变革的角度来说,这是从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演变;从民族国家形成的角度来说,这是大多数国家从一个国家内的行政区域成为独立国家的嬗变。这些社会变革的过程至今还没有结束。过去三十年来,人们目睹最多的是从巴尔干经外高加索到中亚这一战略弧形地带局势的动荡,因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冲突和战争。与此同时,人们也非常关注这些国家内部的变化。
在这28个国家中,只有东欧少数几个国家经受的困难和曲折较少,较快地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如果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出,那些较早摆脱危机并走上稳定发展道路的国家都具有这样两个特点:其一,它们在历史和文化上同西欧相同或更加接近;其二,在剧变以前由于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市场经济的许多因素已经具备。
俄罗斯恰恰缺少上述条件。尽管俄罗斯想尽力融入西方社会,但是,对俄罗斯来说,选择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体制作为发展目标是一回事,而能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则是另外一回事。俄罗斯还有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要走。
在世界政治发展的现阶段,呈现同一性与多样化并存的时代特征。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发展轨迹可以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前半期,政治自由化、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是世界政治变化的基本趋势,以至于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宣称历史已经“终结”。而在后半期,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自由化和市场化受到新的考验和质疑。那些已经采纳了自由民主制的国家,不得不通过艰难探索民主的“本地化”(在地化)来巩固和完善其基本制度,“市场原教旨主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抵制和批判,曾经作为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市场化意识形态基础的新自由主义不断遭到质疑。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公共社会迅速发展,非传统安全问题(环境、能源、粮食、公共卫生等问题)凸显,宗教、民族问题被政治化,以及各种极端主义的兴起,都对各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且重新定义着世界政治的内涵。技术推动了人类进步,但也造成了对地球生态越来越大的破坏,使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全球政治问题。上述时代特征不仅体现了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向,也体现了各国政治结构与政治发展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甚至可以说,世界政治真正的多样化过程才刚刚开始。总之,与冷战时期相比,世界政治变得更为多姿多彩,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变得更为不确定。[14]
世界政治在和平与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与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的发展特点相互契合。笔者用“转型与发展”来概括俄罗斯三十年来的变化。转型对应世界政治的同一性特征,发展对应世界政治的多样性特征。也就是说,在冷战结束后的十年间,也就是俄罗斯的叶利钦时代,世界政治趋向同一性,俄罗斯政治转型的目标正是建立西方三权分立的政体。大体在“9·11”事件后,普京执政时期,西方社会开始面临一系列国内治理和国际上非传统安全挑战,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很多国家也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世界政治的发展因此呈现多样性。
这种时代特征与发展特点的契合性可以从比较政治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当代俄罗斯脱胎于苏联,原苏东集团各国在转型前政治经济体制模式有相同之处,转型启动后,后苏联空间的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地区三十年来的转型与发展具有不同的基本特点。
中亚地区是一种跟随性转型与发展。从历史因素看,中亚国家的政治转型是追随苏联政治转型的形势要求而进行的,中亚国家自身对此并没有充分的准备,具有一定的被动性特点。这首先表现为中亚国家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充满矛盾心理,它们既期望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又不想让苏联解体,而是希望保留苏联以维系其经济发展。独立以后中亚国家的转型与发展仍深受俄罗斯的影响。
原属苏联的五个中亚共和国,虽然在独立之后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多党制民主政体,但随后出现的政治动荡甚至武装冲突迫使这些国家不得不在制度上进行调整,而一个基本的方向就是强化以总统为核心的行政机构独立于立法和司法机构的地位,从而转变为一种强势的总统制。由此可见,虽然代议制民主政体的根本原则乃是对国家权力的分散与制衡,但在这些转型国家,一种相反趋势的存在似乎具有其必然性:在某些情况下,政治强人往往发挥了超越制度之上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15]
中东欧国家的转型进程不是没有制度性转型,但是它最突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欧盟作为规范性力量对东欧的转型与发展起到了外部推动的作用,并在其中起到了引导和约束作用,可以称此为条件性转型。在西方看来,西方国家在中东欧国家转型关键时刻插手的最好例子,就是北约东扩和欧盟扩大的政策,这对东欧政治变革的轨迹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6]在考察中东欧转型历程的研究中,格外受到关注的就是欧盟发挥的作用与影响,尤其是其政治条件性的杠杆作用。欧盟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体现在东欧国家入盟的前后进程中。欧盟以条件性为工具,通过设立一系列标准与机制,约束东欧国家的入盟进程,而在入盟后诸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还受到欧盟特别设立的合作与审查机制的监督。这些都对东欧的政治转型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7]
中东欧国家把加入欧盟和北约看作向它们依然脆弱的民主提供担保的手段。这些国家已经实现了民主选举,这在形式上可以界定它们为民主国家。但从成为巩固的、自由的、多元化的和尊重人权的民主国家这个角度来讲,绝大多数国家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只有部分国家开始深化司法、税制、预算和决策透明度等方面的改革,以期进一步巩固民主制度。此外,改变这些国家的政治文化以便适应对民主的理解和实践,也须假以时日。由此,中东欧国家把加入北约和欧盟视为这两个组织对中东欧国家迄今为止已取得的政治转轨成就的肯定,以及获得完成转轨所必需的动力。加入北约的另一个作用是有助于中东欧国家彻底清除原社会制度的成分,同时,北约也给了中东欧国家一个有利于其发展自身民主制度的运作模式。[18]
相比较中东欧国家具有欧盟外部条件约束力的规范性转型,俄罗斯属于自主性的制度转型。在叶利钦时期,政治精英阶层提出了巩固国家和全民族国家思想;在普京时期,政治精英阶层提出了俄罗斯新思想、主权民主思想以及俄罗斯保守主义。伴随着治国理念不同,俄罗斯经历了国家主权独立、国家机构重建、巩固国家机构、提出强国战略、实施新政治战略以及推进全面现代化等六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不同治理阶段。这些治理阶段体现了国家构建、国家能力建设、整顿政权秩序、形成政治单一性结构等一系列历史进程。形势变化孕育国家自主性的观念演变,观念演变又深刻影响了制度变迁。因为俄罗斯是自主性转型与发展,所以学者在分析俄罗斯政治问题时,习惯搭建一个融合了其历史遗产、结构性因素(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外部行为者的参与)和精英阶层观念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框架,并在这一框架下进行研究。
中东欧地区条件性发展的困境在于新加入欧盟的国家如何才能在欧盟一体化的机制内确保国家的独立自主。条件性政治杠杆的压力与独立自主发展之间的平衡一旦被打破,“新欧洲”就会出现疑欧倾向。该问题的处理并不顺利,以至于欧盟最终出台了“多速欧洲”发展策略。俄罗斯自主性发展的问题不在于如何实现制度变迁,而在于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制度后如何实现政治的良性发展。
也正是由于俄罗斯是自主性的转型,俄罗斯越来越呈现其特有的发展模式,而不是欧洲化或者西方化的特点。俄罗斯在普京治下从“全盘西化”向俄罗斯传统回归,在继承叶利钦改革成果的同时,强调俄罗斯新思想和主权民主,在俄罗斯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保持俄罗斯特色并努力实现现代化,这是一条具有俄罗斯特色的俄罗斯化发展道路。
这种俄罗斯化的特点表现为其发展的聚合性而不是开放性,即俄罗斯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一旦遇到难题,总会不由自主地选择自己历史上熟悉的、一脉相承的治理模式,具体而言,适应俄罗斯的是集中和优化一切政治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普京的强国战略实际上就是俄国聚合性特点在当代的折射:以大国主义、强国思想、国家作用和主权民主为内核的俄罗斯保守主义达成观念共识;以动员型模式实现追赶型发展是其路径依赖。
就像普京所言,俄罗斯即使会成为美国或英国的翻版,也不会马上成为它们那样的国家,因为在那两个国家里自由主义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历史传统,而在俄罗斯,国家及其体制和机构在人民生活中一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着强大权力的国家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是正常的事情,因为国家被俄罗斯人视为秩序的源头和保障,是任何变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
综上所述,世界政治在冷战结束以来呈现同一性与多样性的发展态势,而俄罗斯相应地在转型与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自主性、俄罗斯化和聚合性的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