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家族口传文化
一 土家族口传文化概况
“口传文化”是相对于书面文化而言,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以口头叙述、口头创作、口传心授为特征而世代相传下来的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也是无文字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土家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土家族人依靠口传心授将他们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下来。因无本民族文字记载,土家族缺少书面记载,致使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均为口传文化,其体裁主要如下。
(一)民族语言
土家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接近于彝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土家语分北部与南部方言,北部主要以湘西龙山县、保靖县、永顺县、古丈县为代表,南部方言以湘西泸溪县为代表,主要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部分组成。“改土归流”前,土家语是当时日常交际的主要工具;“改土归流”后,汉语逐渐成为土家族人的第一语言。1983年,吉首大学彭秀模与叶德书两位教授以龙山县猫儿滩星火村为音点,创制了《土家语拼音方案》。随后,叶德书编写了《土家语课本》,目前土家语双语教学仍在使用此教材。
图1-3 2020年笔者访问百岁老人彭秀模时合影(朱慧玲 摄)
(二)宗教信仰
历史上,土家族常将希望和精神寄托在神仙和菩萨身上,把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无法理解的疑团都归结到鬼神头上,有着独特的信仰和崇拜。①祖先崇拜。土家族人除敬家先、祭远祖,还崇拜土王,家家户户供奉祖先牌位,四季祭祀。②自然崇拜。土家先民信奉山神、猎神、灶神、土地神、五谷神等,每户人家住房侧旁都有用石头垒成的“土地庙”,庙内供奉着土地公公与土地婆婆。③图腾崇拜。土家族的图腾为青龙和白虎,鄂西土家族人崇拜白虎,湘西土家族人则忌白虎。④神灵崇拜。土家族重巫信鬼,盛行巫术活动。土家村寨凡举行典礼、祭祀、还愿、婚丧生育等活动,都会请梯玛主持。
(三)风俗习惯
建筑:土家族地区沟壑纵横、山多地少,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土家人按风水格局,依山就势建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最为突出的是民居、庙宇、摆手堂与凉亭。土家族建筑多为木料构成,建造过程中不用一钉一铆,如永顺县老司城祖师殿,就将这种奇妙的技艺表现到极致。
服饰:土司时期,土家族服饰不分男女,喜五色斑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服饰逐步向“尚简朴”演变。男人头包青丝帕,上穿琵琶襟,胸前缀布扣,下穿宽裆、上腰裤。妇女头包青丝帕,上穿无领满衣,袖大而短,裤子为大裆、大脚裤,衣袖、领边与裤腿都镶有一至二道花边。
图1-4 土家族转角楼民居
图1-5 土家族传统服饰(朱慧玲 摄)
饮食:土家族人世代居住在深山野林,主要种植苞谷、稻米、红薯与马铃薯等,农闲时去打猎、捕鱼、采野菜。土家人喜辣爱糯,逢年过节必煮甜酒、炒米、打糍粑、熏腊肉等,每到秋季还做酸米辣子与酸糯米辣子。
图1-6 土家族腊肉
婚姻生育:土家姑娘出嫁前要唱三天《哭嫁歌》。怀孕被称为“有喜”,为防动胎气,家里不能钉钉子、移动家具等。分娩后,孩子父亲会根据孩子性别抱一只鸡(男抱公鸡、女抱母鸡)去岳父母家报喜;孩子满一个月后,外婆会接女儿和孩子回家住一段,俗称“出月”;孩子满一岁,外婆与亲朋好友会前来祝贺,称“挖周”。
待人及丧葬习俗:土家人好客,客人到家后,主人会把客人迎进火坑屋上座,通常男主人开始攀谈,女主人则煮饭做菜。土家人还有“一家有事大家帮”的习俗,谁家修房、嫁女迎亲、开荒创业,大家都来帮白工。土家族丧事讲究很多,家中无论贫富,都要为亡人超度,请道士做道场,做三天以下的称小坐夜,三天以上的叫大坐夜。
图1-7 土家族道场
(四)民族节日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但最具本民族特色的有:①过赶年。汉族过年都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土家人要提前一天;土家人过年有扫尘、打糍粑、炒炒米、煮猪头、送亮等习俗。②舍把节。早年土家人常被朝廷征去打仗,于是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起,全寨的人都会在土司下面的“舍把”带领下,齐聚一起,奏起咚咚喹、跳起摆手舞等,祈祷家人早日团聚,人们便将这种活动的日子称为“舍把节”或“舍巴日”。③六月六:湘西土家族人特有的节日,土家人在这一天有晒物的习俗,据传在这一天晒过的衣服器物不会生虫、变色腐烂。
(五)工艺美术
女红:土家妇女个个心灵手巧,挑花绣朵样样皆能。如土家织锦(土家语:西兰卡普),以棉、麻、丝为原材料,在木制腰机上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挑织而成。土家挑花(土家语:布拉丝卡普)俗称挑纱(卡普突)或数纱(卡普嘿)等,主要是在直纹棉布上,按照布纹的经纬十字交点,用对比度较高的棉线挑绣成各种不同的图案。
图1-8 土家织锦
图1-9 土家挑花
雕刻:土家族木雕历史悠久,传统的门窗、桌椅、柜子及滴水牙床等木质家具无不闪烁着木雕的光辉。如滴水牙床曾是土家姑娘出嫁必备的嫁妆,每层滴水、圆门与两端都镂空雕刻,工艺精细,是木雕中的经典。土家族石雕可追溯到明代,原材料以青石为主,多刻于桥梁、基石、牌坊与墓碑上,用镂空、透雕、浮雕、线雕等传统技法雕刻。
编织:土家族编织工艺大致可分为藤编、草编、竹编三大类。土家族地区藤类植物多,土家族人常采青藤编织成藤箱、藤椅等。从远古开始,土家人就与草结下了不解之缘,住草棚,编草衣(蓑衣)、草帽、草鞋等。土家族竹编主要编背篓、摇篮、睡席、簸箕等生活用品,其中背篓款式最多,用途最广,男女老少出门都用。
图1-10 土家族滴水牙床
图1-11 土家族背篓
(六)民间文学
土家族民间文学主要分故事、史诗、叙事、传说、谜语、歌谣、说唱、谚语、曲艺等。民间故事是土家族民间文学很吸引人的一部分,流传至今的有《过赶年》《西兰卡普》以及有关人物、地名、动物、民俗等来源的1000多个故事。民间文学中以《竹枝词》、民歌、《梯玛神歌》等最为著名。土家族的竹枝词灵活自由、音韵和谐、富于形象联想,较著名的文人有彭秋潭、田泰斗与彭勇行等。
(七)民族体育
土家族的传统体育是以土家人生产生活过程为背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8],主要有打飞棒、舞龙、武术、硬气功、高脚马、扳手劲、打陀螺及各种棋类等。其中张家界的硬气功(又称“鬼谷神功”)堪称武林奇葩,以“腹卧钢叉”“银枪刺喉”“徒手断石”等项目最为惊险绝妙,拳术有“天门无形拳”、“鸡形拳”、“梳子拳”、“烟袋杆子拳”等。
(八)音乐舞蹈
图1-12 土家族咚咚喹国家级传承人严三秀
民族音乐:土家族民间音乐由歌曲与器乐组成。歌曲分山歌、薅草锣鼓、劳动号子与风俗歌等,风俗歌又分梯玛歌、摆手歌、哭嫁歌与孝歌四种。土家族民间器乐主要有吹奏乐与打击乐两种。吹奏乐主要有咚咚喹、木叶与土号等,咚咚喹是土家族特有的吹管乐器;打击乐有打溜子、三棒鼓、渔鼓与花锣鼓等,打溜子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民族舞蹈:土家舞蹈产生于土家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斗争中,并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完善[9],主要有茅古斯、摆手舞和八宝铜铃舞等。茅古斯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剧种,所有对话和唱词全用土家语,被誉为中国戏剧和舞蹈的“活化石”。摆手舞是土家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以其纯朴、豪迈之美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图1-13 土家族茅古斯
图1-14 土家族大摆手舞
二 土家族口传文化功能与变迁
(一)土家族口传文化的功能
土家族作为一个有自己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民族,口传文化是土家族意识形态的重要产物,与土家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土家族文化传承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1.实用功能
土家族口传文化的实用功能可理解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称为社会功能,指口传文化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功能;狭义的实用功能,指口传文化在土家人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实际应用功能。[10]如土家人最初创建民居是为了防止山林野兽的伤害,让自己及家人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故土家族民居最初具有保护性的狭义实用功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家人审美、习俗等观念的形成,土家人对其居住的要求越来越高,民居的功能也逐渐向广义的社会功能发展。
2.传承功能
土家族口传文化承载着土家人大量的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信息,可以探寻土家族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活。为此,土家族的口传文化历来为众多学者所重视,如研究土家族歌舞的学者绝不会放弃对土家族山歌、摆手舞与茅古斯等方面口述信息的挖掘。这些歌、舞通过土家人千百年来口传心授的传承,带着不同阶段土家族社会发展的烙印,讲述着土家族的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及人们的思想与情感等,是对土家族文字史料、实物史料的有力补充,对土家族历史也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3.教育功能
土家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艰苦奋斗,透过自然现象,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总结积累了许多经验。为传承给后人,他们依靠口传心授,通过故事、歌舞、技艺、谚语等传授生活经验与人生哲理,指导土家人的思想与行动,这些口传文化承载了不同的教育功能。口传心授是土家族口传文化传承的普及性教育形式,如土家族部分谚语专门为农业生产而创作,称为“农谚”,用来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在科技不发达时期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二)土家族口传文化的变迁
为了解土家族口传文化在原生地的生存现状,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于2016~2018年先后6次前往湘西龙山靛房镇进行田野调查,对该区域土家族口传文化的传承与变迁进行探究。选择靛房镇作为田野调查点,主要是因为靛房镇的土家族文化底蕴深厚,是目前土家语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对靛房镇土家文化传承现状进行调研能客观反映土家族口传文化变迁的总体情况。
土家族口传文化形式多样,从宏观理论的角度对其变迁进行研究,实际运用价值难以把握。为此,我们以靛房镇土家族语言、宗教信仰、传统民居的变迁为代表性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
1.土家族语言的变迁
据徐世璇统计,土家语在1900年有40万人使用,1950年降至20万人,2003年更降至6.5万人。[11]如今湖北、重庆、贵州等省(市)境内的土家族人已基本不会说土家语了,只有湖南龙山、永顺、泸溪等境内的10多个土家村寨里不足3万人可以说或懂得土家语。
土家族语言目前仅以靛房镇使用人口最多、词汇保留较为完整。为了解靛房镇土家族语言的传承现状,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于2016年12月对该镇联星村、万龙村家长最初教孩子语言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在对待土家族语言的传承方面,教孩子土家族语言的家长与年龄的大小成正比,年龄大的家长普遍使用土家语并教孩子土家语;家长年龄越小,会土家语的越少,相应的教孩子土家语的就越少。
2.土家族宗教信仰的变迁
宗教信仰作为文化的一种基本特质与社会力量,是探究人类文化深层结构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土家人与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一些传统仪式逐渐被淡化或扬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然崇拜基本消失。在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土家族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原来在土家人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自然崇拜现象已不多见,现在靛房镇已很难看见土地神庙,人们也不再祭拜雨神、梅山等神了。
二是祖先崇拜淡化。靛房镇多数土家人尤其是中青年对依窝阿巴、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等祖先很漠然,祭祀的对象仅限于家庭近祖,很多家庭不再设置供台,原来供奉祖先的地方已被家具或电视机所取代。
三是图腾与神灵崇拜的革除。革除的首要表现是“梯玛”“道士”等宗教职业者在祭祀活动中很少出现了。靛房镇“梯玛”曾经有很多,现仅在联星村和石堤村各有一位梯玛,一些祭祀活动常由地方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
3.土家族传统民居的变迁
土家族传统民居的建筑主体为全木,由青石台基与屋顶小青瓦构成,主要分为正屋、吊脚楼及部分附属房间。正屋通常面阔三间,中间为“堂屋”,高门槛,无大门,正面设神龛。堂屋后面的房间为“抢兜房”,常用作储藏室。堂屋左右两边的房间称为“饶间房”,作为做饭与居住之用,前屋设火坑、后屋为卧室。火坑常嵌于靠窗的位置,四周封以石条,中间放置上圆下三角形的“撑架”,以搁放鼎罐、铜壶等炊具,上面悬挂木架以熏制腊肉、腊豆腐等。土家族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为底层立柱、架空楼板且出挑转廊的半干栏式建筑形制。附属房间即为构造简单的厕所和牲畜棚。
图1-15 土家族民居中的火坑(彭英子 摄)
图1-16 土家族依山而建的吊脚楼
在对靛房镇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土家人新建的一些砖混结构房虽遵循“半干栏式”的吊脚楼建筑模式,但从空间布局与营建技艺等方面都与传统民居有很大不同。新建房内外部墙体均为砖墙,面阔三间的较少,一般为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设计;堂屋与火塘曾是土家人交流、祭祀与生活的核心区域,但现在已被客厅、火炉所取代;很多人对土家传统民居的外观与内部结构也进行了改造,如将堂屋装上了大门与木地板,木窗换成了玻璃窗、火塘迁移至厨房等。伴随着土家族传统民居的改造与砖混结构房的兴建,承载其上的传统营建技艺与仪式被逐渐摒弃,正濒临失传。
三 土家族口传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土家族口传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出现了文化形态断层的现象。如何对土家族口传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提出几点策略与建议。
(一)做好传承人的培养、保护与传承
关于怎样保护传承人,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与扶持政策,但实际执行情况不容乐观。①很多地方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传承人没能得到或及时得到资金扶持。②部分传承人虽获传承人称号,但没有履行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③“重申报轻保护”现象严重,一些个人和机构一旦得到荣誉和资助,就把非遗保护工作放置一旁。
为此,要做好土家族口传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保护与传承工作,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稳定的保障机制。①制定传承人长期保障制度,让他们的传承事业有所保障,有稳定的收入与社会医疗保障,从而专心从事传承工作。②给予传承人更多的人文关怀,肯定他们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性”,激发他们开展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热情。③尽快对口传文化传承人进行口述访谈,挖掘、整编与保存民族濒临消失的口述史料,建立数据库等平台共享土家族口传文化。④鼓励传承人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研究与传承,以增强土家族口传文化适应时代变迁的能力。
(二)以文化旅游为生态环境进行传承
近年来,武陵山片区自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该片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土家族口传文化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为土家族口传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必要的生态环境。将土家族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与旖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不仅能开发出新的文化旅游项目,也能推动土家族口传文化传承、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生态保护的融合发展。
生活是土家族口传文化创作的灵感,实践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手段。随着土家族聚居区人们生活的日趋现代化,传统的口传文化行为已悄然改变,但通过以土家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可为土家族口传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尤其在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中,将土家族口传文化作为特色旅游产品进行开发与宣传,不仅能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能传承口传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双赢。
(三)融入大众生活与校园文化中传承
土家族口传文化的创作源于当时土家人的生产生活,一旦脱离了时代的背景,就很容易失传或变成藏于图书馆、博物馆里的文化记忆。只有不断将土家族口传文化融入新的时代和生活环境,通过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使之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土家织锦与挑花体现了土家人独特的工艺与审美元素,如在现代服饰、包、围巾等大众生活用品中融入其元素,不仅能传承土家族的绵延文化,更能为濒危口传技艺找寻到新的发展空间;土家族的摆手舞等具有广泛的娱乐性,如在广场舞、健身操等大众健身活动中推广,不仅能使大众健身的内容多元化,更能推动其传承与发展。
教育部曾提出民族地区可根据当地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和推行“校本课程”,土家族口传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可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融入当地学校课堂。开设土家族口传文化传授课不仅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土家族口传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如把土家族语言、技艺、音乐、舞蹈等口述史料编辑成教材让学生阅读,再请相关传承人或研究专家到校园进行讲授,能使广大学生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土家族口传文化,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性,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传承与弘扬土家族口传文化。
[1] 本书土家语注释均由龙山县州级土家语传承人彭英子翻译。
[2] 本书图片未标明拍摄者的,均为彭燕摄。
[3] 田荆贵:《土家纵横谈》,未来出版社,2007,第54页。
[4] 黄柏权:《土家族族源研究综论》,《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5] 田荆贵:《土家纵横谈》,未来出版社,2007,第81页。
[6] 游俊等:《土家文化的圣殿——永顺老司城历史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14,第10页。
[7] 田清旺:《从溪州铜柱到德政碑》,民族出版社,2014,第8页。
[8] 崔乐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第235页。
[9] 彭官章:《土家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第76页。
[10] 王群:《非物质文化的功能特征及其意义》,《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1期。
[11] 徐世璇:《论语言的接触性衰变——以毕苏语的跟踪调查分析为例》,《语言科学》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