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建一座价值金字塔,你才能站在未来的制高点
内心的秘密:阻挡你的三大误区
你在努力拼搏的时候,是不是总感到步履维艰?虽然追求成功时受到一些阻碍很正常,可如果能够认清并避免这些阻碍,你的步伐将变得更加轻盈。
现在你可以想一想,是哪些原因让你的行为受阻?是自己不够努力?还是采用的方法不对?或者是外部环境过于恶劣?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一点千万不要忽略:阻止你进步的,可能是那些你坚信不疑的事。简单来说,你驻足的原因其实出在你自己身上。
从小到大,人的内心形成了一些信念,这些信念是如何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的所有决策?
当我们的内心受到某些信念的影响时,我们便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设限。当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当下的环境也十分有利时,这些信念便会出来干扰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或者别人阻止我们这样做,而是我们自身根本没有思考过要怎样去做,甚至连尝试一下的想法都没有。
对于迈向成功来说,虽然“塑造自身优势”和“修正自身不足”同样重要,但大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后者。这也是导致我们行为受阻的原因之一。
一家职业规划公司进行了一项调查活动,先是激励人们塑造自身的优势,之后又让人们针对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塑造自身优势”与“修正自身不足”之间做出选择。
调查过程中,仅有41%的美国人认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塑造自身优势”。
从这份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其他国家选择“塑造自身优势”的比例更低,比如,加拿大和英国仅有38%的人认为“塑造自身优势”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在中国和日本这一比例更是下降到了24%。
几年之后,这家公司又做了同样的调查活动,结果显示,大家仍然更倾向于将成功的因素放在“修正自身不足”上,而不是“塑造自身优势”上。
每个人拥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与优势,每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切入点都不同。
如果你能够在学习与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不足,就永远不会淹没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以这样的方式拼搏和努力,才不会让自己的行动受到阻碍。一位哲学教授说:“人的一生就是不断重塑认知的过程。从小到大,人对于身边事物的认识,总在发生着变化。有些错误认知甚至会给人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错误的认知还会和人的情绪、行为发生相互的作用,从而阻碍人生的发展。每个人都希望建立一座有价值的金字塔,这样才能稳稳地站在未来的制高点上。
那么,究竟是哪些误区阻碍了你前行的步伐呢?
误区一:过于相信自己的认知,但这种认知可能正在被重塑。
心理学家曾经对世界各国的自杀式恐怖袭击者进行调查,发现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从事着医生、律师等体面的职业,他们没有经历过仇视世界的事情,更不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
这些人都拥有完全自主的意识,以及高智商和高情商,但这样的人为什么会被不法分子洗脑,成为自杀性袭击的武器呢?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有过被“洗脑”的过程,而且曾被密切观察过,尤其是那些想要强烈证明具有自我存在价值的人。
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他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存在,想对社会甚至人类贡献出自己的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操纵者会关注这些理想主义者,有意识地靠近他们,或者建立某些组织,吸引他们的加入。这些组织通常是与世隔绝的,在组织内部有属于自己的思想逻辑,并且可以自圆其说。渐渐地,当事人会认同这些思想,甚至觉得那是自己大脑深处的想法,如果自己选择了背叛,就等于是背叛了自己。
操纵者利用这种方法紧紧束缚着当事人,并且使他们相信,只有“牺牲自我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才能迎来新的转机,才能让更多人重获自由”。
如果当事人的大脑中形成了一种思想——选择退缩就意味着背叛,选择牺牲就等于救赎,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强迫控制,那么,这个人的认知就被重塑了。
所以,我们一直坚信的事情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的认知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误区二:你以为所有的行为都是自主的,却被人暗中操控。
一个人无论智商、学历有多高,都会受到习惯的影响,而当一个人习惯了一件事情,就会重复某种行为,并且在心理上产生依赖。
通常依赖性较强的人,都没有什么自主能力,思想也很容易被人控制。
有的时候,你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其实你可能已经失去了自主行为能力。
有一位同学,她声称自己一直被专制的母亲“控制”着,连结婚都成了问题。
她的母亲是一位商人,经营着一个不算大的企业,也算是女强人。从小到大,母亲都很疼爱她,也对她抱有很大的期望,她穿的衣服、上的学校、报的兴趣班,都是母亲一手安排的,甚至大学毕业以后,母亲还执意让她进自己的公司工作。
谈恋爱的年纪到了,但她的恋爱都不长久,因为母亲总是阻挠,没有一个能够入得了母亲的法眼。如果母亲不喜欢,她再坚持也没用。有好几次,她和母亲因此发生争吵,母亲总是抱头痛哭,而她心疼母亲,只能选择跟母亲道歉。
她知道母亲不容易。小时候,父亲和母亲离婚,母亲便没有再嫁,而是一心忙于工作,给她最好的物质生活。可是,母亲为她付出的一切,在她那里却是沉重的负担。她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快乐,而她又不能去责怪母亲。
生活中,操纵者与被操纵者无处不在,如果你无法改变自己的依赖性格,获得独立自主的能力,那么,你就会被各种负面情绪包围起来,处处受到阻碍。
一个人是否具有自主性,大多表现在独立决策上面,所以,只要是属于自己的事情,都应该由自己进行独立思考,自己去判断,自己去决定。
遇到一件事情时,要把自己放在决定的位置上,而不是事事依赖于他人。
误区三:你所信赖的权威,可能并不是真理。
人类有一种劣根性是盲目地服从权威,让自己的选择被控制,从而做出一些违背自身意愿的决定。这种情况的发生,有的能够自知,有的却无法自知。
通常情况下,大家都认同的东西,多数人都会选择认同——无论这种认同,是否出于自己的思考。因此,在“权威”面前,人们都在愚蠢地自我反省,而不是挑战权威,质问众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最后得到的结论是:盲目和不经思考地服从权威,只会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无论多么简单的定论,我们都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测去做出判断,哪怕服从权威或者权威效应确实存在,但是,在缺少严密的实验研究和理论认证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妄断其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当然,阻挡你前行的误区不仅仅是以上列举的这三个,只要你能够认真思考,理性分析和对待,就能够克服所有的阻碍,走向人生的制高点。
短板与优势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成功者的智慧是尽量避开自己的劣势,努力在自己的优势上面发光发热。如果不懂得避开自己的劣势,更不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就等于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对比,这样的做法如同以卵击石。
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优势,全力而发,更容易获得成功。
有的人不知道如何给自己定位,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哪里,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能力太差,无论什么地方都比不过别人。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被打击的经历:在懵懂的青春岁月,你以为只要努力考上大学,人生的命运就会有质的改变,但大学毕业之后才意识到,就算有了学历也不一定能够找到一份让人满意的工作。当你终于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后,又发现一切都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
于是,你开始感到迷茫,开始怀疑自己先前所信奉的一切东西。你的梦想仿佛被击碎了一般,渐渐感到无所适从,对未来充满了未知和恐惧。
你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优势,在残酷的竞争中犹如一只瑟瑟发抖的小鹿。
对于努力拼搏的人来说,只有找到自身的优势,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哪里,又如何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如何给自己制定准确的目标呢?只有找准自己的优势,找准自己的位置,才不会偏离目标。你选择了怎样的舞台,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你怎样给自己定位,就会拥有怎样的位置。
有一个年轻人,他从小就在绘画上显示出过人的天赋。从小学到高中,每次参加绘画比赛,他总能获得不错的名次。他的画还被校长收藏,甚至被父母放在网站上拍卖,价格还不低。那时,所有人都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然而,进入大学后,他却选择了与绘画无关的法学专业。因为父亲认为画画没有前途,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律师,至少收入是稳定的。大学毕业以后,他没有及时找到满意的工作,便向家里借钱做生意,直到赔得精光,他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适合这行。“我好像只适合画画,可是我已经放下画笔很多年了。”他悔恨不已,却找不到回头的路。人生不断向前,他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只能蹉跎度日。
这位年轻人因为放弃自己的优势,饱尝了失败的苦果。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拼搏与努力,而应该找准自己的优势,从不同的方面去了解、认识和评价自我,为自己的人生定位。
人该有“自知”,对自我的定位不能太高,也不能过低。
有的人自我定位能力较弱,甚至缺乏“自知”,要么过高地定位自己,要么过低地定位自己,这样如何能够处理好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呢?
很多年轻人在上大学之前,就盲目地报考那些“热门”专业,根本没有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其实从入学到找工作,都应该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要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这样一步步走下去,才会慢慢取得成功。
一个人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除了自身的价值以外,还包括他在社会与人生中的价值。因此,在给自己定位之前,最好对自己的总体价值有一个客观而全面的把握。比如,你本身拥有怎样的才能、技术或者经验,它们可能创造出哪些价值,等等。
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才能给自己准确的定位。
弥补自己短板的同时,别忘了发挥自己的优势。
美国著名的盖洛普公司提出了“优势理论”,它明确地指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避开自己的短处,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意自己的缺点,从而在做事时暴露了更多的劣势,在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后,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自己的缺陷。
“优势理论”告诉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长板更长,而不是一味地去弥补自己的短板。
对于什么才是自己的优势,如何快速找出自己的优势,盖洛普公司提出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办法,在工作与学习中,你是否有机会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假如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你正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假如你的答案是否定的,说明你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付出再多努力也是白忙活。
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否则会“死”得很惨。
成功的道路是无法复制的,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工作和生活,这样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如果你总是按照大众认同的价值观去工作和生活,甚至按照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最后你会渐渐迷失自己。有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说过:“世界上至少有95%的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没有成功和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就是习惯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每个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同样也在某些方面超过很多人。你知道自己永远无法超越他们,可是你不能因此而产生自卑感,也不要因此觉得自己不行,甚至觉得自己是一块废柴。如果你总是关心别人的想法,总是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那么,你便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无法让自身的光彩得到释放。
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他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独特就像每一片雪花都拥有不同的形态一样。
所以,要做自己,不要让别人的标准限制自身的发展。
发现力量:优势的四大表现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你让一个朋友来描述他的弱势,他总是表达得很委婉,甚至把弱势说得像优势一样。比如,“我的弱势就是感情用事”“我太追求完美了”“我总是给自己设定过高的标准”……这样听起来,根本不知道他的弱势到底是什么。
同样,他们在描述自己的优势时,也说得不清不楚,比如,“我最大的优势就是喜欢与人打交道”“我擅长将废物利用起来”“我的思维十分敏锐”……这样的表达显得十分笼统,一点也不具体,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他的优势究竟是什么。
其实,所谓优势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定义的,也就是那些你不断在做,并且表现得近乎完美的事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位销售人员的优势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仍旧能够达成交易,具体描述的话是这样:准确、果断地向客户介绍了公司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有什么区别,并且最终取得销售的成功。这样去描述自己的优势,是不是更加生动并富有吸引力呢?
在描述自己的优势时,一定要知道自己擅长的是什么,拥有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等。这样的描述才是一个完整的描述,才能够让别人清楚地知道你的优势。
如果你想更清楚明确地描述自己的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优势的表现之一:成功。
很多人在描述自己的优势时,恐怕都会以自己做得最成功的事情作为开场白,这也是最合理的。人们只要一想到“优势”,最先想到的也是那些能够体现自己能力的事,而一件成功的事情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能力。
到底什么才是你的优势呢?通常的定义是“你最擅长的事”,这没有什么不对,一个人最关心的是自己在哪些方面最具创造力,哪些方面有进步的空间,哪些方面会影响自己的一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事,但是要知道,你最擅长的事并不是人人都感兴趣。
安迪6岁的时候,一位海滩救生员找到他妈妈,说:“你的儿子拥有很高的游泳天赋,以后肯定可以培养为自由泳天才!”
救生员建议安迪的妈妈将安迪送到游泳队进行专业的训练。安迪的精力过于旺盛,妈妈正在想如何帮他分散这些多余的精力。第二天,妈妈便将安迪带到一家游泳培训机构,让安迪试游泳。安迪站在泳池旁边,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反感。所以当教练让他展示一下自己的游泳技巧、从而对他进行评估时,他便跳进泳池,假装自己根本不会游泳。
妈妈有些生气,让安迪不许胡闹,像平时那样游给教练看。安迪很不情愿地照做了。教练看他颇有天赋,十分赞赏,马上同意他加入游泳队。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安迪在各种比赛中表现惊人,频频获奖。
可是,他自己却并不喜欢游泳,甚至越来越反感,并且一想到要参加游泳比赛就会头疼。
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最擅长的游泳会让他如此反感。
除了游泳,安迪还喜欢摇滚,他利用学习和比赛之余弹吉他和创作音乐。他觉得那些流动的音符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
高中毕业之后,安迪毅然选择了音乐,放弃了游泳。无论教练和家人如何劝说,都坚持自己的选择。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安迪从来没有出现过反感头疼的情况,他感到轻松、愉悦,好像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故事中的安迪或许有些极端,但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擅长做的事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那么,这些最擅长的事算是你的优势吗?你是否应该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这些擅长的事情上面?甚至为了在这些领域获得成就值得倾尽一生吗?其实,答案在你自己的心里,遇到这类的问题时,安静下来,从各个方面把问题考虑清楚,做最擅长的事情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些精力,去做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优势的表现之二:直觉。
有一种“情不自禁”的特质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我们总会被一些事情吸引,情不自禁地想投入其中。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可能处于紧张或恐惧的状态,但它们对你的吸引力并没有减少。这样的现象随时都在发生。
有一个小男孩,从孩童时代开始,说话就口齿不清。不过,只要老师要求班里的学生朗读课文,他都是最积极主动的那个人。虽然在朗读时,他感到有些害怕,嘴巴也不利落,总是引来小朋友的嘲笑。可每次他还是情不自禁地举手,在朗读过程中感到由衷地快乐。
类似这样的情况,只能用“直觉”去解释,而无法用常理去分析。
有时,你会发现自己的直觉里总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哪怕没有任何外力的驱使,你也总是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
优势的表现之三:成长。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感觉: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觉得很容易、很轻松就能做好,似乎一点也不费力。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做起来就是如此得心应手。
这做这件事情时,你的脑子总比平时转得更快,各种好点子随时出现在你的大脑中,你什么都不用去想,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甚至忘了时间的存在。
这有点像是自己的兴趣使然,更多的是一种原始的未知欲。无论这些事情是阅读、写作,还是其他一些事情,你都能够从中发现不同的技巧,不断改进自身,获得成长。当然,这些事情也需要你付出努力,由于乐在其中,便显得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得很好。
优势的表现之四:需求。
当你做完一些事情后,身体也许会很疲惫,甚至没有体力重整旗鼓再来一次,可心理上却感到十分满足,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这也是“优势”的一种表现,如果“直觉”是指你在做这件事情之前的感受,“成长”是指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的收获。
有的事情可以满足你内心的需求,做完之后会感到很满足,很有成就感,认为自己做的是一件最正确、最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将以上的四大表现结合起来,便得到了“优势”最简单的定义:“你的优势就是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情。”
相反,“弱势”就是那些让你感觉自己很弱小的事情。
集中地发挥优势,让对手无处遁形
在激烈的竞争中,那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人,往往能够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思想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多数人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过他们经常会搞错,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当你知道优势的四大表现之后,能够更加清楚地发现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让竞争对手无处遁形。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滴水效应”: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那些老式建筑,就会发现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总能看到一些小坑。这些小坑并不是人为凿出来的,而是屋檐上的雨滴常年滴在同一个地方造成的。“滴水效应”告诉我们,只要目标专一,滴水也能穿石。
在发挥自己的优势时,也要懂得专注的力量,所谓“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大脑在连续处理一件事情时,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只有专注去做同一件事,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当你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时,效率也会得到大大地提升。
一位旅行家来到一个偏远的村子,发现村里的水资源十分匮乏,很多村民都没有水喝。
于是,他找来两位村民,准备带领他们挖井取水。这两位村民,一个看起来很聪明,也很强壮。另一个看起来很拙笨,身体似乎也并不健硕。
他们来到一块空地上,旅行家将同样的工具交到两位村民手中,让他们自己选地方挖井。笨拙的人拿到工具后,马上就动手做了起来。他随便选择了一个地方,使劲地往下挖。聪明的人没有这样做,他仔细观察这里的情况,然后选择了一个看起来可能有水的地方,这才动手做起来。就这样挖了两个多小时,他们都往下挖了两米,却没有挖出水来。旅行家在一旁帮忙,并且告诉他们:“这里一定可以挖出水来的。”聪明的人认为自己的选择错了地方,于是再次观察四周,选了另外一个看起来“可能有水”的地方,重新开始挖起来。笨拙的人却仍然在原地挖着,没有观察四周的情况。就这样,又过了两个多小时,笨拙的人非常困难地往下挖了一米,聪明的人在新的地方又挖了两米。和上次一样,聪明的人再次怀疑自己,又换了个地方重新开始。如此反复了几次之后,他们都没有挖到水。
聪明的人开始怀疑旅行家,甚至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地方没有水。然后,他放下工具,回到了村子,并且告诉村民们,旅行家是一个大骗子!笨拙的人虽然已经很累了,但是他仍然坚持着往下挖,然后他看到一股清水流了出来。他兴奋地大叫起来,跑回村子告诉大家:“旅行家说得没错,那里可以挖出水来!我们有水喝啦!”聪明的人感到十分羞愧,默默地低下了头。
这便是专注的力量!笨拙的人做事懂得坚持,认定目标便一如既往地挖下去,他并没有因为暂时挖不出水而放弃,或是随便更换自己的目标。他坚信,只要自己一直往下挖,就一定能挖到水。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一个点上,所以他能越挖越深,最终挖出水来。
聪明的人只往下挖了两米,然后不断更换目标,这样他离地面永远只有两米,是不可能挖到更深处的水的。他每换一次目标,就相当于重新开始,最终只能产生错误的判断。
一个人能否获得最终的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专注于同一个目标。
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很多人都缺乏应有的专注力,他们不断更换工作,无法在一个行业长久地做下去,结果,几年过去了,仍停留在原地。那些几年内只做一个行业的人,因为在专业上不断钻研,最终成为这个行业的精英。
人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集中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总有一天会获得成功。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整天忙碌、努力拼搏的人,最后却与成功渐行渐远。其实是因为缺乏专注力。有的人很努力,也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优势,只是因为不够专注,才让自己不断瞎忙,一生碌碌无为。
假如你总是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分散在各种琐碎的事情上,是否还有能力把其中的一件事做到完美呢?当你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时,你的电话响了,或者同事走过来和你聊天,或者上司又将其他任务交到了你的手中,这时候你的思路是不是变得混乱了,感觉手上的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了呢?哪怕这些工作对你来说易如反掌,此时也无法完成。
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时,便能与这些事情融为一体,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放在这件事上,就没有心思再去想别的事情。
这时候,我们的内心一定是平静的,是一种从容拼搏的姿态。正是这种姿态带给我们一种坚持,让我们长时间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所有获得成功的人都是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努力闯出来的。他们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觉得自己不行,而是坚信自己可以做到。当我们在心里肯定自己时,便会专注于眼前想要做的事,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轻易放弃。这种执着自然会带着我们走向成功。
有的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而不会盲目地做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他们懂得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并且努力将优势发挥到极致。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如此,只有专注才能将事情做好,才能走到最后。一味朝三暮四只会让我们将时间白白浪费掉,等最后明白的时候,为时已晚,对手已经越走越远,而我们还在原地思考该走哪个方向。
当我们确定自己的优势之后,要倾尽全力,一门心思地钻进去,一旦我们专注于此,那么终将有所收获。
分解思维:能力不足时要如何解决
在发挥优势时,也有可能遇到一些问题,即使是你最擅长做的事,也可能因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而使你瞬间迷茫,感到无从下手。
当你的能力不足以解决某些问题时,就要学会运用分解思维,以大化小,将难化易。
在自然界中,“蚂蚁搬家”的现象十分常见。在“搬家”过程中,小蚂蚁们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就是自己身形微小,而“家当”却十分巨大,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你仔细观察,会看到一只只小蚂蚁聚集在一起,将家里的东西一点点搬走。这是一个将所有“家当”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分解思维的体现。
什么是分解思维呢?简单来说,分解思维就是一种“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思维方法,它需要将大的目标分解成小的目标,然后逐一攻破。
从表面上来看,分解思维需要我们有所舍弃,但事实上却保全了实质。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如果你有长远的目标想要实现,但是由于困难重重几乎很难做好,这时候你不妨利用分解思维,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多个小目标,这样反而更利于目标的实现。
很多年以前,印度的某些猎人在森林中游荡,希望可以捕获几只野生的猴子。
显然,这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因为猴子太聪明了,总能将猎人的陷阱识破。为此,猎人针对猴子的特点与习惯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他们找来一个大箱子,箱子上面有一个洞,这个洞正好可以容得下猴子的一只手。然后,他们又将一些又大又香的苹果放进箱子里——苹果的大小一定要超过箱子上的那个洞。
做好这一切后,猎人将箱子放进森林里,只管“守株待猴”了。猴子的嗅觉十分灵敏,当它们闻到苹果的香味时,立刻跳下树枝,小心翼翼地取食。它们没办法打开箱子,便试探着将手伸进洞里去摸。由于拿到手的苹果“巨大”,所以猴子的手就会被卡住。贪心的猴子不愿意撒手扔掉苹果,就只能被卡在箱子上,最后被猎人抓住了。
其他猴子看着这一幕,心里似乎在盘算着对策。第二天,猎人又设置了同样的陷阱,贪吃的猴子“如约而至”。不过,猴子明显学聪明了,它们总结了之前被抓的经验,悄悄地靠近箱子,将手伸进洞里,然后用锋利的指尖将苹果抠成碎块,然后一块一块地从箱子里取出,一边取一边吃……
当猎人迅速冲过来时,猴子及时逃跑了。
故事中这些聪明的猴子能够吃到苹果而不被猎人抓住,也是运用了分解思维。
有的问题太过复杂,以至于我们无法解决,这时候运用分解思维,便能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快的捷径。大的问题被“分解”成若干小问题,一切都变得容易了。
生活中再大的问题都可以被分解,所以你的忧虑源于目光短浅。
那些总在为明天、为未来忧虑的人,并不知道忧虑就像沙漏中的细沙一样,不管你多么着急,多么忧虑,它都是一粒一粒地从瓶口掉下来。
其实,你给自己制定的远大目标,也像沙漏中的沙粒一样。不管目标有多远大,都必须把握现在,一步一步去完成。当你把长远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触手可及的小目标之后,心中的忧虑也被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烦恼了。这时候你还会意外地发现,没有远虑,就没有近忧。
战国时期,科技还很落后,那时候的秤只能称起200斤左右的东西。有一次,曹操心血来潮,想要知道一头大象的体重。于是,他召集部下,让他们必须想出一个完美的“称象”方案。这下可把部下们急坏了,世界上哪里会有那么大的秤呢?
这时候,曹操的小儿子曹冲站了出来,他说:“我有一个好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所有人都望着小曹冲,不知道这个难题他要如何解决。小曹冲说:“很简单啊!只要先将大象装上船,在船下沉的地方做上标记;然后将大象牵下船,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吃水的深度达到标记的位置,这表明船上的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一样的;最后再分多次称出石头的重量,将这些重量相加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
小曹冲如此聪明,是因为他运用了分解思维来解决“称象”的问题。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分解这个难题的呢?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他利用换元思维,也就是替代思维,找到大象的替代物,大象不能分解,可是石头可以,于是,用同样重量的石头和大象进行替换。
然后,打破观念的界限,也就是突破思维定式,不被传统意义上的“称”所束缚,并且利用发散思维,将普通的秤转换成船,再通过水的浮力“称”出大象的重量。
最后运用分解思维将石头的重量分别称出,再将重量相加,便算出了大象的重量。所以,当我们面对复杂问题,而又不知道如何解决时,就可以运用这样的分解思维,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再逐一去解决。这也是拼搏者应该具有的智慧。
站在鄙夷的对立面:寻找你的伯乐
你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可这种优势不一定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一些你引以为傲的能力,经常会被别人嘲笑、鄙夷。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还能露出自信的微笑,继续坚持吗?
人是高等生物,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法则就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因此生活中的明争暗斗比比皆是,更有一些人喜欢展示自己的优越感,喜欢嘲笑、鄙夷别人,这几乎是一种天性。
当你展示自己的优势时,仅有少数人会投来欣赏的目光,他们了解你的优势,也相信你的过人之处,这样的人就像你的“伯乐”一样。不过,很多人眼里只有自己,并不会对你表示认可——哪怕你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他们要强很多,他们也只会鄙夷,而不会认同你。
对于很多人来说,世界上最难忍受的事情,并不是饥饿或贫穷,而是他人的鄙夷和奚落。
在受到他人的鄙夷和奚落时,人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这时候是忍耐坚持?还是轻言放弃?这不仅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态度。
内心强大的人肯定会选第一种——他们想成为无畏的勇者,不惧怕他人的嘲笑与奚落,凭借自己的优势去获得成功,以成功去说服那些曾经鄙夷和奚落过自己的人。
成功永远都是建立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的,充分了解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弱势在哪里。这样即使面对别人的鄙夷,也可以坚持自我。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耶鲁大学的毕业生迈克和同学一起去找工作。当时,美国的经济不断下跌,各大企业都在尽力缩减员工开销,找工作变得异常困难。为了维持生计,迈克选择去一家小型出租车公司应聘司机。他的这个决定自然遭到了同学们的鄙夷,他们说:“你可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跑去开出租车,不是大材小用吗?”
迈克只是笑了笑,说:“我挺喜欢司机这个职业的!”同学们表示很不理解,虽然工作难找,但是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理想工作。几年的时间,迈克从出租车司机做到公司管理阶层,然后又成为公司股东,最后接手了那家出租车公司。通过自己在行业内积累的经验,迈克的公司不断壮大,资产很快突破了一亿美元。当迈克利用闲暇时间躺在海滩上度假时,他的那些同学们还趴在办公桌上努力工作。
迈克认为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当然不仅仅因为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活出自己了想要的姿态——这也是很多人追求的自由,活出自我比活在别人眼中要好得多!
英国哲学家托马斯·布朗说过:“当你嘲笑别人的缺陷时,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嘲笑着你。”只要我们留意一下身边的人就会发现,那些总是喜欢嘲笑别人的人,往往自己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而那些总是被嘲笑的人,却能够打破人生的局限,站在鄙夷的对立面,找到属于自己的“伯乐”。
很小的时候,我们便被教育,要跳出自我的圈子,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势。所以,在家里我们听从父母的意见,在学校里听从老师的意见,在工作中听从上司的意见。当这些人并不认同你的优势时,你是否会自我怀疑呢?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优势就是那些让你感觉自己很强大的事,这样说来,最有资格发现并认同这些优势的人就是你自己,而不是等待他人认可。也许你曾请求他人帮助你发掘优势,也曾在做完一件事后,留意他人的反应,可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最有资格对你的优势做出评价的人也是你自己。
你才是自己的“伯乐”,因为你最清楚哪些事情不断吸引着你;哪些事情是你情不自禁想要去做的;哪些事情可以让你一直感兴趣并投入其中;哪些事情会让你变得强大、有成就感……
假如你做事情是井井有条的,那么,当在你做事情的时候,就没有人会指责你,更没有人有资格鄙夷你。当然,有人会给你一些建议,或者合理的反馈,这些应该虚心接受。
在发现自己喜欢做哪些事情、讨厌做哪些事情上,没有人比你更清楚。不会有人能告诉你,哪些事情会让你感觉快乐,哪些事情会让你感觉失落。别人对你的评价,不应该影响到你的自信心,因为他们不是你的“伯乐”。
一所大学正在举办田径运动会。在跳远比赛中,有一个高个子的男孩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他的腿上穿了两只颜色完全不同的袜子,一白一红,套在他那细长的小腿上,显得笨拙又滑稽。
观看比赛的人,无不发出鄙夷的嘲笑声。但是这个男孩子却没有在意别人的嘲笑,而是把精力都集中在比赛上,只见他腾空而起,修长的身影在空中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而后跳到了沙坑最远的地方。
最终他获得了比赛的冠军,而那两只不同颜色的袜子也变成了极具个性的标志,显得十分独特,仿佛带着迷人的光彩。
故事中的男孩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所以才能够坦然面对他人的鄙夷。
如果你也能够站在鄙夷的对立面,成为自己的“伯乐”,同样也可以在嘲笑声中学会忍耐,最终用成功去面对他人的嘲笑,那些嘲笑也会被惊讶和敬佩所代替。
而那些因为他人的嘲笑和奚落就轻言放弃的人,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一个因为他人的非议就选择放弃自己想法的人,如何能够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呢?可能最终只是碌碌无为。
很多时候,我们拥有超越他人的优势,仍旧无法得到公正的对待,反而莫名其妙地被卷入嘲笑的漩涡中。这时你更应该给自己公正的评价,不要因为别人的鄙夷而怀疑自己。
让对手无法模仿
英国作家狄更斯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现在这个时代,一切都处于变化中,竞争尤为激烈。在十年前,如果一个人考上好的大学,就代表着鱼跃龙门,前程似锦。可是现在,即使读到博士也可能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时代将大部分人培养成链条上的一环,如果属于你的那一环坏掉了,会有千千万万同样的环去替换你的位置。可是,假如坏掉的是整个链条,那么就不仅仅是某一环的问题了。
以前人们都讲究“术业有专攻”,可是当一个人真正专攻了一件事情,又没有达到无人可及的地步,仍旧会失去很多可能性,从而被竞争者所取代。
想要解除被淘汰的风险,就要让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让对手无法模仿。
金星在自己的散文集《掷地有声》中写了自己成名前的很多经历。其中包括,她自己成立的一个舞蹈团是如何起起落落的,她做电视节目嘉宾时的各种有趣经历,她甚至坦言“自己的脱口秀节目也依赖于自己的一个专长——跳舞”。
刚开始学习舞蹈的时候,她并不知道跳舞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只是因为已经决定跳了,所以就坚持了下来,也因为坚持而找到了跳舞的意义。
由于在舞蹈上下的功夫比别人深,花的时间也比别人多,吃的苦比别人多,所以跳得自然比别人好。同行业的人都很尊重她,外行也很羡慕她。渐渐地,她的舞蹈功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同行无法模仿,更无法超越。她为此找到了自信,在舞蹈上也发挥得越来越出色。
尽管她在舞蹈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不过她并没有自我设限,又在脱口秀领域强势崛起,如今,很多人佩服她在《金星秀》里面的口才!
当一个人有了准确的能力差异,让对手无法模仿时,他便成了无可取代的人。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可是它们看起来却没有太大不同;我们也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然而都普通得没什么差别。
如果你不想被他人所取代,就要让自己拥有超乎寻常的能力。
只有足够优秀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更多优秀的人同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觉悟却不是人人都能顿悟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想法不同,对于世界的认知也不一样。
最近很流行一句话: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那些爱笑的人并不是没有经历过困窘与苦楚,只是他们在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变得从容了。
树叶是相同的,但是你必须拥有自己的纹理。
虽然你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但是要完全获得别人的赞美与欣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碰到不愿服输的挑战,这时身旁的人也许会讥讽或嘲笑我们,此时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在别人的嘲笑中忽略了自己。
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拥有自己的特色。
在信息化的社会,单单拥有优秀的成绩是不够的,还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优势,这个优势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花比别人多的时间让自己更优秀。
活出自己的姿态。
一个人能否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既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成功需要我们在不断的选择中,坚持自我,而不是被别人的意见左右,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
年轻的星巴克的老板舒尔茨,他去英国出差时,发现伦敦最繁华的街道旁居然有一间非常狭窄的店铺在卖最便宜的奶酪,这间店铺旁边全是各大名牌店。
出于好奇,舒尔茨走了进去,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在整理奶酪,便问:“先生,这里是伦敦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您卖奶酪赚的钱够付房租吗?”
老人笑了笑,说:“想知道答案的话,先买10英镑的奶酪吧!”舒尔茨买了10英镑奶酪,然后等待老人的回答。“年轻人,你走出店门去看看,”老人平静地说,“这条街道上你所能看到的豪华店铺,基本都是我们家的房产。我们家族世代卖奶酪,赚钱后就买了这些店铺。但是现在我和我儿子仍然在卖奶酪,因为这是我们喜欢做的事情……”
舒尔茨这才恍然大悟,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遇到挫折的时候,人们很容易丢失真实的自我,忘记自己的初衷。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决不能因为苦难而自暴自弃,也不能因为前路茫茫而自甘堕落,更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自我。我们必须认真去做,守住自己的初衷,只有那样我们才有机会战胜生活中的苦难,成为不可模仿的人。
即使你不够优秀,也要尽量成为身边人的太阳。
一个人无论多么优秀,或者多么平凡,都要经历生活中的各种风浪,然后学会成长。
你的一生无论是平坦还是坎坷,都要让自己成为优秀快乐的人。拥有这样的人生信条,微笑着走下去,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尽管你不够优秀,也不要放弃做一个有主见的人,成为身边人的太阳。在彼此平凡的生活里,相互传递能量,温暖身边的人。
希望每个人都能勇往直前,让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普通,但不能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