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的错乱
2018年,在形成“五种时间”的理论之前,我出版过一本书——《时间看得见》。严格来说,《时间看得见》更像是趁早文创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仔细说明和示范了什么类型的人,在何种情况下,应该怎么思考和使用时间管理的纸本工具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同时,我在《时间看得见》的宣传文案中概括了这些问题:
• 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不明白一切是为了什么;
• 梦想时有时无,目标模糊不清;
• 间歇性动力丧失,难以持续专注;
• 虚度大量碎片时间,习惯性拖延;
• 长期自我怀疑,纠结人生方向;
• 莫名恐慌焦虑,周期性情绪化;
• 对恋爱的未来没有期待;
• 反复开始,最终放弃健身;
• 长期分不清是懒还是累。
这些问题在生活中很普遍,更让人讨厌的是它们的散乱和反复。我们明知道自己有这些症状,但是不知道治疗手段,最终成为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的受害者。
现在,让我们准备好站在“五种时间”的高度来重新看待这些症状,这些症状都归于一个共同的原因:
重大事务优先级错乱
重大事务的优先级不是一直错乱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变化,会出现若干个错乱时期,集中出现在几个人生阶段。
这种错乱很少发生在学生时代。因为在学生时代,就算个体差异很大,我们也都很清楚地知道个人行为的第一个优先级是学习,我们明白一切都是为了考试,目标就是考试成功,简单明了。很多人之所以多年以后对学生时代抱有一种“可疑”的怀念,根本上是怀念那种目标的单一性带给人的执着感。
大学毕业之际,错乱就正式开始了,因为人生道路开始分岔,选择不一而足,有人立刻开始工作,有人要继续学习,有人启程Gap Year(间隔年),有人迅速结婚。立刻开始工作又有几种选择,继续学习也分专业方向和国内、国外教育,如此种种,逼大家在严重缺乏选择依据时,不得不匆忙做出选择。选择一旦做出,命运之路上便分道扬镳。
在选定的道路上开始奔跑时,目标的单一性带给人的执着感其实是治疗这种错乱的良药。然而我们不总是奔跑,会在选定的道路上磨叽,也会停下来歇一歇,前后左右看,一歇一看,优先级错乱就会袭来。你会看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有的人更努力,有的人更轻松,有的人更好看。然后你再仔细一看,便发现这些不同来自你们所做的选择,在你闷头奔跑的时候,他们似乎还花时间做了别的事。有的人是因为每天健身,有的人是因为谈恋爱,有的人是因为刚好进入了时代的快车道。
完了,这时候你错乱了。你低头看看自己走的这条道路,又看看每天仅有的这点时间,搞不清楚自己是应该健身、换对象,还是换个行业了。
我们太容易被人影响了,但这或许不是我们的错,大概是这个时代独有的智能手机的错,因为我们总是主动和被动地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看到别人的生活和工作。看到带来比较,比较带来羡慕和嫉妒,这时候人就没法平静了。
我们看见好看的人、渊博的人、富裕的人,便心向往之。我的错乱期也一样,不过我的错乱还要再加上一条。我说过我有两部分愿望,第一部分是世俗成功和大概率快乐的愿望,第二部分是自由且主观的愿望。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之下,我糊涂了,有一阵子我所有的愿望都被撑到了第一部分,正是在饼状图中占据99%的那些。
于是错乱期的我迎来两个问题。第一个,如果我就是想实现以上愿望,我到底有多少时间?第二个,如果我的时间有限,我怎么判断哪些是我此时真实的追求,哪些是被信息蒙蔽了双眼?
每逢重大事务优先级错乱,人就一定会做“洋葱式”追问。怎样才能做到有效问到最后呢?我自己和“五种时间”线下课都使用了同一种方法,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问到最后。
极限情境
在正式展开讲述之前,我邀请你一起来完成这个追问。完成后你会获得一个只属于你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梳理全书结构的关键性素材。
这个方法我称之为“极限情境”,在极限情境发生时,身处其中的人才会更有可能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一次自我创造的极限情境,一场追悼会预演,我将它命名为“终局判断法”。
此刻你的人生是一张命运地图,你现在在A点,要去往B点,所有的时间管理方法,都是试图在A、B之间连接一条最短的线。终局判断法就是帮助大家锚定A,寻找B,而找到B非常关键。尽量明确B不仅能解决当下的错乱,还能够解决我们未来大约80%的疑惑。当我们情绪崩溃或经历跌宕的时候,它会让你记起来原本的方向,会让你在每一次做出重大选择时,不背离自己的优先级。
关于终局判断法,我把它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用“人生起落图”回顾前半生,锚定A;第二步用“追悼会策划表”探索后半生,寻找B。
人生起落图
人生起落图
人生起落图是一个直观图表,用以回顾你的人生轨迹。横轴是从出生至今你的年龄,可以根据当下年龄来界定一格代表5岁还是10岁,纵轴是你的人生状态,上限是巅峰体验,下限是绝望低谷。
假设一个人一生的巅峰体验是20分,绝望低谷是–20分,你需要回顾和标记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历经的波峰、波谷、嗨点、沸点、燃点、颓点,那些你感觉极好和极差的时刻,然后把对应事件标注在相应的位置,最后连接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是迄今你的人生起落。
人生起落图的意义在于:
1. 记录每一个决定性瞬间,清楚掌握前半生的因果关系,你曾因为什么样的决定,收获了什么样的结果;
2. 看清你的得失感受都取决于什么,哪些事曾让你狂喜,哪些事曾让你愤怒和悲伤;
3. 观察你目前所在的位置、你的情绪和所处时期。
我们就从这里继续开始。
追悼会策划表
绘制完人生起落图,我们就短暂地获得了一个俯瞰自己前半生的视角,而后半生,我们继续寻找我们的志向、远方、所爱、所求。
如果说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么当下问题的答案会写在未来。让遥远未来的自己审视今天的决定,才能分辨出重要性和急迫感,那些纵然时光倒流还是会做的事情,就是今天需要的答案。解决今天的问题,需要用未来的视角,因为那看似用不完的明天,总有一天会用完的。
我们可以通过填写“追悼会策划表”获得未来的视角,可以跟随音频引导,完成追悼会策划清单。在“五种时间”课程的现场,这部分都是由我在烛光和音乐模拟的极限情境中引导大家完成的。因此,在正式进行追悼会策划表答卷之前,希望你最好做到如下准备:
1. 请留出1小时的完整时间,比如在静谧的晚上;
2. 找到一个独处的空间,可以关起门,关掉手机,拒绝可能的一切干扰;
3. 条件允许的话,你可以关掉灯保持房间黑暗,同时点燃你喜欢的香薰蜡烛;
4. 准备一些你喜欢的钢琴曲或轻音乐;
5. 最后,跟随音频引导,完成这份追悼会策划表的填写。
希望大家能极度认真地完成这份答卷,那么在追悼会策划表的答卷中,我们会获得一个“站在未来看今天”的角度。有了“终局判断”,才能思考今天的“有所做”和“有所不做”。这份答卷将是你的一生会如何度过的重要参考文件。
这份答卷上的一切,都会帮助你无限地接近目标B,请你尽最大可能书写最真实的愿望。只有在这样的极限情境下,你写下的才是最接近内心需求的愿望清单——从一生的维度来看,什么最不可或缺,什么是矢志不渝,拼了命都要去实现的。在未来,当重大的挫折袭来,当你遭遇自我怀疑或者有人离开,当你再次思考一件事情该不该、是不是、能不能的时候,拿出这份追悼会策划表,再次仔仔细细阅读。
我在做人生中的几次重大选择,包括认为自己跌到人生谷底时,都使用了终局判断法与自己对话,再次确定对我来说长期的价值是什么。比如是否创业,比如是否生育,比如是否开始第一本书的写作,比如是否承担更大的风险,这些都经由多次观察我的“追悼会策划表”而得出了答案。有了那些很早就认定想做的事,之后的整个人生都会为此积累力量。
这一份追悼会策划表,就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借假修真”之旅,“真”是你刚刚写下的生平描述,在极限情境中,是它们来到你的脑海,带给你震撼和启迪,让你知道体验过它们,一生才得以圆满殷实。这些生平背后,是你赋予此生最值得活的定义。“假”是你为了最终抵达那里所不得不经历的一些东西。你可能要考试,煎熬,等待,度过很多漫长的黑夜,学会一些很艰深的技能,和一些很奇怪的人说话,记下蒙受的羞辱。但你知道哪里有要取的经,谁是路上遇到的怪,也知道此刻不具备技能、不经过交手就过不了这个关,很难,但这统统是“假”。
再请你仔仔细细阅读你写下的生平,这是此刻最真实的你日后要抵达的地方,即所有的B。人生的本质,就是追悼会策划表上你填写下的这段时间。时间管理,就是如何利用此生有限的时间,让自己到达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