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时间:重建人生秩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洋葱式追问

在公布统计结果——愿望饼状图的那天下午,我就开始忘掉本子了,因为我被随之而来的使用者反馈的问题全面难住。

早在那天下午之前,我已经算是畅销书作家了,靠叙述自己的人生难题获得了一些影响力。在我30岁刚开始写这些人生难题时,使用的写作方法很简单,可以叫作PPT式写作。每当遇到一个问题,我就提出问题,并通过叙述展示产生这个问题的背景,最后一定努力让自己给出解决方案。说是“努力”给出,不仅说明我自己非常需要找到一些解决方案,不然没法往下走;同时也说明我思考问题的能力有限,得使劲想才有结果或者才能理解事情的本质。

后来,人生难题不断出现,我又出版了新书,写作方法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当时我称之为“洋葱式写作”——回答难题,但不是一个难题就能对应一个答案或者一种本质,而是需要层层向里剥开,这一层的答案可能藏在上一层当中,真理越剥越明。

再后来,我发现剥开洋葱这个形容不对,洋葱剥到最后并没有核,是空的。但我追问到最后,可是得有核的,有核才能扛得住终极追问。所有的难题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即发现难题暂时无法逾越,动弹不得时,卡在当中的你一定就会向自己发问:为什么非要逾越,太难了不逾越行不行?为什么是这条道路,其他道路行不行?为什么要开始,早知这样是不是不如不开始?

我的思维成长方式和大家一样,也经历了从PPT式到洋葱式,到想找到核的过程。

那时我认为一个人的核就是结构,一个人的结构本质上是哲学结构,我还把类似观点写到《三观易碎》里,观点的方向没错,但是弄得高屋建瓴,引导意义就差。这就好比当一个人来问:“我今天的时间管理计划该怎么做呢?”我回答:“这还要从你的世界观谈起。”这种回答就很令人讨厌,显得就我有哲学素养一样。

这种回答都源于当时我没有能力把时间管理问题真正结构化。一个人的核是结构没错,但是这个结构必须是日常可操作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发挥作用。现在如果再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就可以从这个人的时间分类和行为分类入手,清晰地给他结构化、可操作的模型和答案。我当时若是“假大空”人生导师,现在则是货真价实的时间管理专家了。

以下这些为当天下午收集的反馈问题,都是“核”的问题,很多问得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发人深思,我判断这里面就有你曾经想过但没有找到确切答案的问题。如果真的有,就请带着问题继续读这本书,你在后面的章节会找到确切的答案。

问题1:

我刚开始工作不久,虽然目前的工作我不喜欢,但我知道这是暂时的。我对未来依然抱有远大的目标,也有强烈的梦想,但是这份工作特别占用时间和精力,一天下来我很难再去学习和追求别的了,我应该怎么办呢?

问题2:

有的人天生就特别爱玩,我觉得我就是这种人。我也同意延迟满足,人应该努力,但是努力太久对我来说就是痛苦,我也觉得背离了我的人生意义。但是我现在也不知道一天应该把多长时间留给玩了,留少了我很委屈,留多了我又焦虑,也不知道一个人应该延迟满足到什么时候才有资格去真正满足,应该怎么安排才是最合理的呢?

问题3:

我特别爱看网文小说,尤其是玄幻穿越主题的,周末能看一天都不出门,并且能完全代入里面的那些人物,感觉跟着精彩的情节过了好多辈子。我爸妈特别讨厌我这个爱好,说一不挣钱二学不了东西,浪费生命,逼我周末去干别的更有价值的事。我想知道,到底什么算有价值的事?我用自己的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没有价值?

问题4:

我喜欢每一次阶段性成功的感觉,也这样努力了很多年,几乎没有什么假期,一直很勤奋。但我今年逐渐发现,实现目标后的快乐越来越短暂了,我会马上转向下一个更大的目标,而新的目标实现起来时间更长,难度更大,我才发现我快乐的时间加在一起其实很少。我想知道,制定目标再实现目标这件事的尽头到底是什么呢?

问题5:

我是个职业女性,生了孩子以后,发现家庭和事业之间的矛盾很大,在时间选择上就是非此即彼。而且现在的情况是,陪着孩子时我忍不住看手机想着工作,真出发去工作还是会对孩子心生愧疚,反反复复。我想知道二者兼得的人是怎么做到的,还是说根本不存在二者兼得的人。

问题6:

我拿着一份稳定的薪水,生活算不上好,但也不糟糕。没有什么大志向,平静麻木地过一天是一天。理想是什么?我没想过,也认为和我这样的人没关系。我想知道那些每天全力以赴的人的动力从哪儿来。为什么我没有改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