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国文化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选题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化是指( )。
A.是指个人参与社会生活,通过交互活动,习得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成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过程
B.即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C.一般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青少年期)、继续社会化(中年、老年期)和再社会化
D.“做人”即社会化
2.“慎染说”指的是( )。
A.指谨慎对待环境和教化对个体品性的影响的一种观点
B.不要去接近那些容易影响人品性的东西
C.要避开不良的环境和不好的教化
D.一个人在成长中接触到不好的东西就可能会失去本性
3.中式社会化历程的特点有( )。
A.呈现倒U形曲线
B.呈现U形曲线
C.对所有个体都有同样的标准要求
D.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政治社会化是个体的政治态度与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
B.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特点是“君为臣纲”思想依然潜在人们心中
C.中国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素质的培养
D.爱国热情持续高涨是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5.关于道德社会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代中国在家庭与国家间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生活”
B.在当代中国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一些有识之士都力倡要培养个体的公德意识
C.古代中国人大都很注重公德的培育
D.个体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做到兼顾公德与私德的培育,不能偏执一方
6.当代中国人在进行道德社会化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是以传统伦理道德为主
B.适当融进一些儒家文化的精益思想
C.目的就是使当代中国人保持中华传统美德
D.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核心
7.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 )。
A.按照不同性别接受不同的社会化
B.随时代不同而改变,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与冲击
C.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D.在不同的国家、地域会有不同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标准
8.古代中国人在进行道德社会化时,一般以( )伦理道德规范为主。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儒、道、佛三家
9.中国式社会化理论中,“双主体”思想指的是( )。
A.好的外部环境和好的教育的主体性
B.好的外部环境与好的品性的主体性
C.好的教育与好的品性的主体性
D.好的外部环境与个体或监护人的主体性
10.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社会化历程或人生曲线犹如一条很大的浅底U字形曲线,此形状的表面寓意是( )。
A.起点和终点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个阶段
B.尊敬老人,爱护孩子。
C.从幸福的童年到中年深度社会化再到老年的返璞归真
D.中国人社会化历程的鲜明特点是两头较舒服,中间颇艰辛
11.中国文化中的“社会我”指( )。
A.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认识
B.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特定社会角色的认识
C.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关系的评价
D.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的认识
12.关于中国文化心理学中“人前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指在公共场合或众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我
B.人前我像演戏一般是将我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人
C.人前我依照理想自我的要求行动,朝着他人希望的方向努力
D.总是期望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折射出中国人渴望得到他人好的评价的心态
13.“寡人”和“不才”这样的称谓体现出中国人在我的称谓上( )的特点。
A.多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入手来指称我
B.重素质
C.推崇自谦
D.以德为先
14.关于中国文化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理想我指个体在理想世界中建构出来的自我,现实我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展现出来的自我
B.中国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利用理想思维来应对环境
C.大多数中国人会因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产生心理困惑
D.若“理想我”与“现实我”发生冲突,多数中国人宁愿收起“现实我”只展现“理想我”
15.关于中国人自我的内容,下列正确的是( )。
A.“心理我”是个体的心理状态
B.“社会我”指他人对自己各种社会角色的认识
C.多数中国人论自我,重在讲“社会我”,很少讲“身体我”与“心理我”
D.“身体我”也叫生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习惯于以“仁”定义人,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将明确的自我的疆界铲除掉,以打通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B.对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一旦产生自我,其含义就会停留在个我的身上
C.中国人的自我并非是完全独立的
D.在中国人的自我观中,划分个我、小我与大我的分界线是可进可退的
17.以“同”代“和”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以自我为中心,抹杀其他人或他物的个性,从而谋求一种无差别的一致性关系
B.追求两方的和谐一致,达到“和”的目的
C.可从中使用民主、协商、对话等沟通方式
D.有利于加强群体的凝聚力
18.“将相不和国有大祸”体现的是中国人尚和心理中的( )。
A.和为贵
B.畏争
C.迁就
D.必须谦虚待人
19.关于尚“和”心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尚“和”心态是古代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现当代有了很大改变
B.在当代中国人的心中,“和为贵”的心态受到巨大冲击并渐趋弱化
C.古代中国人际交往的策略几乎都是为了达到和谐人际关系的目的,这一弊端正在被逐渐改善
D.对于尚“和”心态,和谐化的辩证观,有助于理解中国人处理冲突的方法
20.下列关于中国人“人情”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人情成为调节中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
B.人情有道德化、伦理化的特点
C.人情也成为衡量一个中国人会不会做人的重要标尺
D.人情又具有社会文化规范的约束机能
21.人情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功能,下列表述不合此意的是( )。
A.维护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与维持
B.非常看重“直系血缘关系的共同性”有内在关联
C.容易给人物质上和精神上带来巨大的压力
D.又容易使社会出现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的负面现象
22.关于中式人格的定义,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本土文化所讲的人格,不但有人品之义,还有个性之义
B.人品一词为中国文化所固有,它的含义有两个:一是指人的品格,二是指人的行为
C.中国人讲的个性,实际上相当于西方心理学所讲的个性差异
D.中国本土文化里的人格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含义:一是指人所独具的品性,二是指人的品性与才能所呈现的不同等级
23.下列不属于古代中国人的现实人格特点的是( )。
A.“刑不上大夫”的人格不平等意识
B.方圆人格
C.“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现实人格
D.“君为臣纲”的依附性人格
24.关于中国人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脱节的缘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内圣”与“外王”本是一对难以融会贯通的概念
B.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相距太远,很难达到
C.理想人格所设立的标准太高且单一
D.过于忽视知识教育,使理想人格的实现失去了现实基础
25.中国先哲所强调的天人合一式的整体思维对我们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主要体现在( )。
A.导致中国人从未真正将“个体”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B.不能客观把握事物真相
C.过分重视寻求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D.过分强调天人合一
26.中国人对辩证思维的重视的具体体现不正确的是( )。
A.中医善用辩证思维
B.道家善用辩证思维
C.文艺人士善用辩证思维
D.灵活运用一些看似矛盾的言论
27.人们对中庸的误解体现在多个方面,下列哪项不是对中庸的误解( )。
A.“中”有不彻底之意
B.“中”有在中间之意
C.“庸”是“庸碌”之意
D.“庸”是“庸俗”之意
28.中国先哲偏爱伦理型思维的原因是( )。
A.儒家思维影响
B.道家思想影响
C.法家思想影响
D.佛家思想影响
29.中庸思维的内涵是指( )。
A.指个体从当时所处的具体情境出发,用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自己所面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以使问题获得正确且圆满的解决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
C.过犹不及
D.不偏不倚之谓中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指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兼顾中国文化与心理学两个角度来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
B.研究中国文化里蕴含的心理学思想
C.研究在中国文化熏陶下,个体在心理与行为上如何长成中国人
D.研究长成中国人后的个体所具有的重要心理与行为规律
2.中式“做人”与西式“社会化”的区别有( )。
A.“做事”问题是西方人心目中一个重要问题
B.西方人“做事”理念的实质是,重在行动
C.中国人认为,个体在“社会化”之前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人”
D.“做人”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一个人在没有做好人之前,是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去做事的
3.中国文化中“做人”理念的不足有( )。
A.易抹杀人的生物属性,进而不易重视和尊重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的做人权利
B.割裂了德与才之间的辩证关系,过于优先考虑“德”在成人过程中的价值,轻视“才”在成人过程中的价值
C.要求树立“做人”与“做事”并重的理念
D.“必仁且智”的完整的做人理念,太过于追求完美
4.下列属于中式“社会化”的主要观点有( )。
A.成熟论
B.社会学习论
C.慎染说
D.童心失说
5.李贽提出“童心失说”,指出童心丢失的三个过程分别是( )。
A.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名利的诱惑而渐渐失去本真的状态
B.起初,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某些社会现象内化到自己的内心中,使自己内心本有的童心慢慢丧失
C.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通过所见所闻获得了一些道理,尤其是一些所谓做人的道理,并让这些道理逐渐占据个体的心灵
D.随着岁月流逝,个体的社会阅历逐渐增多,懂得去追求名利,去掩盖丑恶
6.中式“社会化”中颇具现代价值的思想有( )。
A.所持的是多因素论
B.重视环境在个体社会化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C.推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道理
D.突出双主体的作用
7.中式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有( )。
A.政治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
C.文化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8.下列属于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内容的是( )。
A.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弘扬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B.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道德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C.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D.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9.当代中国人在性别角色社会化方面的重要特点有( )。
A.从持有“男尊女卑”式性别偏见,转向接受男女平等观念
B.“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思想,受到社会浪潮严重冲击而改变
C.随着妇女地位在当代中国的逐步提高,“惧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D.性别中性化初现端倪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在做人过程中多将本该连贯一致的个体社会化历程分为明显的前后两节
B.在个体未真正进入社会之前,主要按儒家的理想来塑造人,要求一个人要做君子
C.古代做人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做个圣人
D.在个体真正走入现实社会后,迫于生存的需要,一个人又被要求做成熟人
11.古代中国人在对“我”的称谓上有( )几个特点。
A.多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入手来指称我
B.重素质,尤其是品质
C.推崇自我
D.忽略个人价值
12.中国人的自我的内容主要有( )。
A.身体我、心理我与社会我
B.理想我与现实我
C.人前我与人后我
D.大我与小我
13.中国人自我表现的特点是( )。
A.重礼节
B.不流俗
C.内外有别
D.含蓄和表里如一
14.关于中国文化中“小我”与“大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我代表多数人利益的自我,小我只代表少数人乃至个人利益的自我
B.大我和小我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
C.不赞同牺牲小我保全大我的做法
D.凡事只追求小我而不顾大我的做法,都会受到中国文化的谴责
15.关于中国文化中“人前我”与“人后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前我”指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的我,“人后我”指私下场合或在极少数与自己关系非常亲密的人面前表现出来的自我
B.“人前我”像演戏一般是将我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人
C.“人后我”一般会以自我的真实想法行动
D.“人后我”比“人前我”高尚和纯粹
16.下列关于中国人行为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的行为特色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B.一切价值是以自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C.分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时,应该放弃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个表层特征的探讨
D.分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应将中国人的我的特性作为分析的重点
17.中国人的尚“和”心理包括( )。
A.自然的和谐
B.人与自然的和谐
C.人际之和
D.人自我身心内外之和
18.“真和”指的是( )。
A.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人际关系
B.交往双方都从心底彼此尊重并接受对方合情合理的个性特征,并相互鼓励对方发展自己的健全人格
C.交往双方都要从心底认同对方的思想或观念
D.通过民主协商、对话互融、互谅或适度竞争的方式来寻求协调一致的关系
19.中国人在与人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尚“和”心态,除了和而不同与谦和待人以外,主要有6种表征,下列正确的是( )。
A.和为贵
B.企盼和事佬
C.不争
D.逢迎
20.下列关于中国文化中“人情”一词的含义解读中正确的有( )。
A.人情即“人的情绪或情感”的简称,这是人情的本义
B.合乎情理的人心或世情,正如曹雪芹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C.婚丧喜庆交际中所送的礼物
D.情面、情谊。如托人情,做个人情
21.中国人重人情的原因主要是( )。
A.小农经济:中国人重人情的经济基础
B.伦理本位儒家文化的盛行
C.重“仁”导致重人情
D.人情的补偿功能
22.在中国,人情有交换价值体现在( )。
A.投桃报李
B.施恩情
C.欠人情
D.一般性的礼尚往来
23.中国文化里的人格类型说包括( )。
A.儒家的君子与小人二分式人格类型说
B.中医的人格类型说
C.曾国藩的人格类型说
D.刘劭的人格类型说
24.理想人格是指表现一种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并为生活于该文化中的人们所崇尚、所效法的人格。中国传统文化里所蕴含的理想人格特点是( )。
A.“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格平等意识
B.“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
C.“匹夫不可夺志”的独立人格
D.“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格追求
2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西方人格观差异的有( )。
A.关注群体人格或个体人格的差异
B.鼓吹依附性人格或独立人格的差异
C.修养人格的途径与方式有差异
D.对道德人格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态度有差异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的人格结构观念里,基本上排除了“本我”的地位
B.西方人的人格结构观念里,“本我”所占的比重最大
C.西方人的人格结构里,“超我”只占一小部分
D.中国人的人格结构里,“超我”占的比重最大
27.经典中式思维方式的特点包括( )。
A.善用整体思维
B.推崇辩证思维
C.向往中庸思维
D.惯用系统思维
28.经典中式思维方式的“先天不足”有( )。
A.思维偏重于伦理型而少认知型
B.少分析思维
C.少独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D.少逻辑思维
29.中国人“整体思维”的具体表征有( )。
A.中国人多重整体而轻局部,为了整体可以牺牲局部的利益
B.就两个或多个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言,中国人特别强调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彼此之间的关系
C.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D.提倡身心合一,推崇知行合一
30.中国人若要扬长避短,发展出健全的思维方式,还需做到( )。
A.创新思维与独立思维要兼顾
B.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要兼顾
C.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要兼顾
D.训练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与培育直觉要兼顾
三、简答题
1.中式社会化历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中国人自我表现的特点是什么?
3.中国文化中关于“大我”与“小我”的观点是什么?
4.中国人在与人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尚“和”心态主要有哪6种表征?
5.简述中西方人格观的差异。
6.简述中国人为什么重“人情”。
7.简述经典中式思维方式及其特点。
四、论述题
1.中式“做人”与西式“社会化”的区别是什么?
2.如何辩证地看待中国人的尚“和”心态?
3.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现实人格脱节的原因。
4.当代中国人如何培育完善的思维方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2.A
3.B
4.B
5.C
6.D
7.C
8.A
9.D
10.D
11.A
12.C
13.B
14.A
15.D
16.B
17.A
18.B
19.D
20.B
21.B
22.B
23.C
24.B
25.A
26.B
27.B
28.A
29.A
二、多选题
1.ABCD
2.ACD
3.AB
4.CD
5.BCD
6.ABCD
7.ABD
8.ABCD
9.AC
10.ACD
11.AB
12.ABCD
13.AC
14.AD
15.ABC
16.ABCD
17.ABCD
18.ABD
19.AB
20.ABCD
21.BC
22.ABD
23.ABD
24.ABC
25.ABCD
26.ABC
27.ABC
28.ABCD
29.AB
30.BCD
三、简答题
1.(1)呈现U字形曲线。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社会化历程或人生曲线犹如一条很大的浅底U字形曲线。此形状的表面寓意是:对许多中国人而言,人生犹如一个平底深渊或苦海,一般是先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然后是从“快乐的童年”逐渐往下滑,进而陷入困难重重的深渊或苦海。在经历了无数次人生奋斗或挣扎后,终于可以远离这个深渊或苦海。不过,此时个体往往已在60岁以上了。换言之,大多数中国人的社会化历程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两头较舒服,中间颇艰辛。
(2)对不同个体有不同的社会化要求。对中国人而言,做人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他们在做人过程中多将本该连贯一致的个体社会化历程分为明显的前后两节。在个体未真正进入社会之前,他们受儒家尚德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按儒家的理想来塑造人,要求做人至少要做个道德人,中间状态是做个君子,最高目标是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做个圣人。在个体真正走入现实社会后,迫于生存的需要,或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的需要,他们又信奉中国式的实用主义,以现实指标来评价人,要求一个人要做成熟人。
2.中国人的自我表现,仍有重礼节,随大流,内外有别,含蓄和表里不一的特点,至于好多圈子推崇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和怕出格的心态,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而推崇天人合一境界的心态又有增加的趋势,它和当代世人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相吻合。
3.大我是代表多数人利益的自我,小我只代表少数人乃至个人利益的自我。在中国,大我和小我的内容都可以变化,并且随着内容的变化,大我内容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中国文化赞同牺牲小我保全大我的做法,认为“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因此凡是追求大我而不惜牺牲小我的看法都会受到中国文化的赞许。相反,凡是只追求小我而不顾大我的做法,都会受到中国文化的谴责。
4.中国人在与人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尚“和”心态主要有6种表征:
(1)和为贵:是指一种推崇“和”或崇尚“和”的心理。
(2)企盼和事佬:当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旦不能达到和的状态,就期望和事佬的出现,从而使面临冲突或失衡的人际关系重新恢复到和谐的状态。
(3)畏争:是一种畏惧与人发生争论或争议的心理。
(4)从众或众从:从众俗称随大流,它是指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下,个人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观点,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或行为。众从,是指在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压力下,多数人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观点,而采取与少数人甚至某个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和行为。
(5)迁就:是指一个人为了不失和,尽管心中不同意他人的意见或做法,表面仍对他人曲意求和或降格将就。
(6)迎合:迎合是指一种猜度别人的心意而投其所好的心理和行为,是一种个体为谋求和谐人际关系的局面,而主动去适应他人或群体的心态与行为。
5.中、西方人格观的差异包括:
(1)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差异。
(2)人格是否平等的差异。
(3)中西式“自我”在人格结构中所占比重与所处位置的差异。
(4)关注群体人格或个体人格的差异。
(5)鼓吹依附性人格或独立人格的差异。
(6)修养人格的途径与方式有差异。
(7)对道德人格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态度有差异。
6.中国人重人情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根源。
(1)农业经济是中国人重人情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一个农业社会,导致靠土地谋生的人在正常情况下也是少流动的,于是形成了熟人社会,熟人社会必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
(2)伦理本位儒家文化的盛行。就文化因素看,中国人重人情主要是受到儒家学说的深刻影响。与儒家非常看重“直系血缘关系的共同性”有内在关联,重“仁”导致重人情,重“礼”也导致重人情。
(3)人情的功能:人情受到中国人的重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人情的功能,人情有交换价值,人情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功能。
7.中国文化能绵延几千年且至今仍充满生机与活力,这归功于孕育这一文化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特色与长处。一是善用整体思维,二是推崇辩证思维,三是向往中庸思维。
四、论述题
1.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如何看待社会化问题上存在差异。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未诞生前,西方人多相信人是上帝“制造”出来的,因此任何人都“天赋”地拥有做人的权利。个体在社会化之前已是一个拥有天赋人权的人,只不过此时的个体是还缺少必要的“智”与“德”的个体,在社会化之后,就会变成一个拥有更多“智”与“德”的人。既然“成人”的条件如此容易达到,那么“做人”在西方文化传统里就不构成一个重要问题。于是,西方人将目光转向“做事”,使“做事”问题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一个重要问题。这是现代意义的科学最终在西方文化里诞生的深层原因之一。西方人这一“做事”理念的实质是,高扬人的理性而轻视人的德性。
从很大意义上说,中国人讲的“社会化”是一个“质变”过程。个体在“社会化”之前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人”。个体在社会化之后,只有习得了必要的德性,才能真正“成人”,若仅仅是生物性的成长则毫无意义。这个可以说是中西方人讲个体社会化时一个最大的差异。“做人”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一个人在没有做好人之前,是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去做事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伦理道德型特点的深层原因之一。
这种做人理念的明显不足有二:一是易抹杀人的生物属性,进而不易重视和尊重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的做人权利;二是割裂了德与才间的辩证关系,过于优先考虑“德”在成人过程中的价值,而轻视“才”在成人过程中的价值,进而主张为学之道,仅在“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
因此,若想融会中西方做人理念并扬长避短,当代中国人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就要树立“做人”与“做事”并重的理念。这实际上是一种“必仁且智”的完整的做人理念,它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人人格的完善发展。
2.一是尚和心态的积极功能。中国人的尚和心态在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群体凝聚力与合作精神,使中国人养成顾全大局的观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中国历史上虽有春秋战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和宋金辽三国并立时期,但是中国人毕竟有分久必合的心态,使得大一统的中国绵延至今。同时,中国人的思想对于今日中国建立和谐社会和让世界大家庭逐渐建立和谐发展理念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尚和心态的消极功能。中国人过于尚和,忽略了适度竞争在平衡人物关系与群我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有时为了和甚至有委曲求全或掩盖矛盾之嫌,这又带来了至少6个方面的消极影响:
(1)容易让人因恐惧竞争而委曲求全,最终失去自我。
(2)因担心伤了和气而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心,最容易使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情的碰撞与沟通,也不利于不同意见产生。
(3)不能激发中国人本身自由竞争意识与冒险精神。因而古代中国没有产生出资本主义精神。
(4)在社会生活中,若一味求和,一味避免斗争,有时就会使善为恶所战胜,使人失去做人的原则而变得世故圆滑。
(5)为了达到集体的和谐及团结,中国人往往会不过分坚持己见,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原则。这种中国式团结观念,不利于社会文化结构和意志的多元化,也不利于个人的主体化。
(6)尚和心态深深地渗入中国古代司法领域,使司法领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讼”,以便和气生财,以和为贵,正如孔子所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因此,为了限制尚和心态的消极影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限制中国人尚和的范围,如不渗透进司法等不宜尚和的领域。同时鼓励中国人在保持自我个性的前提下适度参与双赢性的竞争与合作双赢交往,双方通过求同存异、真诚合作使双方合法权益得到增加。
3.造成中国人的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相脱节的根源是多种多样的,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圣”与“外王”本是一对难以融会贯通的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讲,“内圣外王”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无论就理论而言还是就事实而言,“内圣”与“外王”本身就是一对难以融会贯通的概念,因为这两个概念不是同一维度上的概念:“内圣”重在“德”的维度(当然也涉及“聪明才智”),并且往往是先修“私德”,然后再将之拓展为“公德”;“外王”重在“智”的维度,当然有时也涉及“德”,所谓“以德服人”是也。虽然“私德”与“公德”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是可以相互影响与转化的,但是这个转化并不那么容易。
(2)理想人格所设立的标准太高且单一。在中国传统社会,儒、道、释诸家所设计的理想人格虽然内涵不尽相同,不过,究其实质,实都推崇单一的“内圣外王”式的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的标准定得如此之高,以至于绝大多数中国人即便严格按照先圣设计的修身路线去做且将一生的时间都用来研习修身的功夫,也不见得能大功告成。因此,“内圣外王”式的理想人格除了对极少数人产生真实的影响力以外,对芸芸众生并无多大的实际吸引力。于是,表里不一致或言不由衷的心理与行为方式也就随之产生了,从而导致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脱节。
(3)过于忽视知识教育,使理想人格的实现失去了现实基础。若想将理想人格变成现实人格,那么就要求人们既要有较高的德行,也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后者是实现理想人格的现实基础。说得明白点,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为理想格而奋斗的志向,更要有能力去实现理想人格。但是,事实上,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泛道德文化,过于强调人们要进行德行修养,而将求知的事情一贬再贬,这就使得人们空有想践行理想人格之志,却没有能力去践行理想人格,使理想人格的实现失去了现实基础。
4.要培养一个人成才,一个关键因素是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中华民族的思维水平,改变中华民族思维方式里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与恪守常规的落后心理,继承中华民族思维里的积极因素,是关系到启蒙愚昧、解放思想的重要方面。在认识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与不足之后,今后中国人若想发展出健全的思维方式,还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要兼顾。整体思维虽然有助于先哲们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的研究对象,并使先哲们形成了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的观点来看待世界的习惯,但是,毋庸讳言的是,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在没有经过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分解,没有对事物的细节进行精确研究之前,只凭直觉大谈事物的整体性,这种缺少分析思维的整体思维带有明显的不足。
(2)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要兼顾。模糊思维是指思维中关于对象的类属边界及其性态的不清晰、不确定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说是指思维中关于客观事物相互联系与相互过渡时所显示出来的“亦此亦彼”的思维现象。
(3)训练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与培育直觉要兼顾。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两种形态,二者之间有较大差异。中国先人重视直觉思维的重要作用,这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不过,只是一味强调直觉,强调受教育者要在践履中去体验与顿悟,强调一个人“触心”要能“警悟”(王夫之语),以致忽视逻辑思维,这又有失偏颇,因此要兼顾训练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与培育直觉。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一种冲突或两极对立,构成一种危机,他所说的危机实际上是指人格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既可能是灾难或威胁,又可能是发展的机遇。因为危机的消极解决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对环境的适应;危机的积极解决则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促进对环境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