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人道素质教育(“四特”教育系列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化学教学中的人道主义教育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日益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也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很久以来,我们的科学教育忽视了人文教育。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改革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科学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人类利用所掌握的化学知识造福了人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例如,对石油、煤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有些科学成果不仅未为人类造福,反而给人类社会造成灾难。例如:战争中使用的化学武器,就对人类文明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人所共知,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731部队违背国际法偷偷研制使用了大量的化学毒气致使许多无辜的中国人惨死。科学被好人所掌握那是人类的幸福,被坏人所利用,那就是人类的灾难!所以我们的化学教学应以人道主义为精神武器,抵御各方诱惑,固守科学精神。

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大毒枭刘招华,用普通的原料提取高浓度的冰毒,令人发指。这足以告诉世人:人性一旦与科学发生背离,是多么可怕!所以呼唤学生健康的情感,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已势在必行。我认为,新时期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化学教育与人道主义教育的关系

中学阶段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教育学生拥有浓郁的关爱生命、悲悯苍生的人道主义情感。

社会的物质文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发生在国内的“三鹿奶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其根本原因就是商家利用三聚氰胺的假蛋白原理,降低成本,欺诈消费者。导致了许多婴儿中毒并患上肾结石。这一丧尽人性的行为,又一次为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现在的学生担负着中国的未来,要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要让学生牢记化学的宗旨:促进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福利与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

把握好人道主义教育的手段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中国学校过多强调学生书本知识,注重学生书面应试能力,而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则明显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错把学习手段当成学习目的,而忽略了情感价值的培养。

教学中灌输人道主义情感,要以仁爱之心关注生活,关注生命。认识化学物质的性能、了解对人类的益处和危害,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活质量。例如,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赤潮现象等等。所以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保知识渗透到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铅的使用量严重超标。在选择儿童玩具、书本画报等商品时,色彩不要过于艳丽为好;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还地球一个山清水秀,减少温室效应;不使用含磷洗衣粉,以防水体富营养化;积极参加“为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要以仁爱精神,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使之造福人类。

建立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在今天,更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把爱国主义情感变成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

化学教材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教学的内容,从四大发明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从资源丰富到人才辈出。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教材,并及时补充新成就,运用具体数据和生动事例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爱国情感。例如,指导学生观看“神七”上天的有关录像,学习“南海一号”发现和打捞的材料。真正激起他们强烈的持久的爱国情感。从而坚定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增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责任感。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在人类文化史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机器。”知识经济社会要求的人才是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化学教育要充分利用化学人文教育的课程资源,完成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