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智力的开发
知识经济时代强调素质教育,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热潮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即智力的开发是人们普遍关心和努力探讨的问题。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计谋的多寡取决于智力的高低。智力的高低除了先天因素外,后天的开发尤为重要。智力的开发与思维的发展是同频共振的。所以,教师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思维,教之以思维方法,导之以思维习惯。
投石击水,激起思维浪花
智力的开发,首先在于思维的启动,思维不启动,智力就没有开发的基础,因为先进的机器只有发动起来才能做工。思维的启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疑,巧于设疑,于无疑处设疑。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的设疑问难能有效地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索,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引起学生智力的萌发。
如讲“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时,一位教师形象生动地讲述了“田忌赛马”的典故,然后问学生:“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有的学生说:“事物在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其排列组合的不同,必然引起质变。”在这里,学生显然混淆了“必然性”与“可能性”的区别。为此,教师进行了如此的质疑:“事物的任何排列组合的不同都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吗?”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由此激活,并展开了争论。争论的展开,实质上是一系列的智力较量的过程。但在争论中谁也说服不了谁。老师适时指出:“如果田忌最好的马也不如齐威王最差的马,其结果会怎样呢?田忌能取胜吗?”学生豁然开朗:如果这样,即使重新排列组合,也不会发生质变。因此,事物在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只是其排列组合不同,也能够引起质变,但不具备质变的必然性。到此,教师又提出:“田忌赛马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有的学生根据上面的分析,认为这一故事说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但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教师对此给予了肯定。有的学生指出“这一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运用巧妙的方法就能成功。”这显然忽视田忌取胜的一个重要条件: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有的学生根据前面对其必然性与可能性的分析,发现了这一提法的片面性,并给予了纠正:方法的正确只是办事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其充足条件。通过这种迂回提问,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窄变宽、由形象到抽象、由单向到多维。由此,学生的思维被启动,智力在思维的启动中得到开发。
适时点拨,教给思维方法
智力的高低、智力的差别是通过计谋的多寡优劣、反映事物的速度、办事成功的秘决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计策、谋略、方法、技巧的训练与培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而使学生具备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政治课教学要注重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注重知识的内在结构、内在体系的逻辑联系,让学生完整有序地思考政治课的知识点,引导他们学会理清各知识的脉络,构筑起整体的知识结构。在这里,恰当适时的提问、反问、追问,引起联想,形成方法,利用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利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都是必要的。如教师在讲“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时,提问让学生思考,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能答出:“因为规律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这时教师再追问:“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能够理解吗?”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教给方法,学生就会想到“意识的能动性”,从而理解这个观点,这种联系实际上是利用知识迁移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与策略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进入未知领域的钥匙,自由地探索未知领域的奥秘。提问的方法也要注意。如讲“社会主义制度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条件”时,采用这样几个试探性提问方式,效果就会好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能不能实行按“资”分配?能不能像原始社会那样实行平均分配?能不能像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样实行按需分配?要回答这几个问题,就必须对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有一个全面的分析与了解。这种试探性提问带有“求证”的性质。求证的过程是思维与想象的高度调动,智力像鼓起的风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通过这种试探性提问,学生既准确完整地掌握了知识,又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实践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求真”的思维方法的示范与训练,这样比交给学生千百个完整的答案,意义要深远得多。因为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识,才能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智力形成的基本要素。
创设情境,养成思考习惯
智力的风帆已“鼓动”,停下来是可悲的。只有借助思考的习惯,才能在不断思考的海洋里永不停息、持续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认识的发展、品德的升华、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教师有意创造良好的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预定的情境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讲“等价交换的贯彻”问题时,把学生的思维从抽象、呆板的理论中,带到具体、广阔、生动的市场。首先创设一个“买者众”“卖者多”的闹市,再把他们带到“单卖”“众买”的邮电市场和“众卖”“单买”的粮棉收购市场,然后把他们带到“酷暑”的棉被市场和“严寒”的空调市场,让他们感受到贯彻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因时、因地、因物、因人而异的,从而使他们进一步思考和理解我国为什么既要求发展市场经济,又要强调宏观调控的道理。
当学生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怎么样”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要使学生养成“凡事问个为什么”的思考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氛围,使学生养成一问多思、一问多答、一问多解的习惯,善于进行广泛的联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在思维的习惯中,智力将得到升华。
思想碰撞,唤起探索欲望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最有利于激发内在动力的方法,是将学习者放入一个旧知与新知之间具有冲突性的情境中,当学习者发现某种新知与其旧知相矛盾时,就会产生一种“认知不平衡”,从而产生一种“紧张感”。为了解除这种“紧张感”,学习者就会产生认知动机,努力求知。一旦学习者的问题得到了解答,这种认知不平衡所引起的紧张感就会解除,并由此产生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对认知动机起到一种强化作用,进而逐渐形成一种比较稳固、有力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设置悬念,使学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形成困惑、矛盾的心理,从而拨动其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索的热情,唤醒智力开发的内在动力。
如教师讲“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时,不必忙于讲课,可以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9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有位小伙子在家门口焦虑地徘徊。原来是他正准备结婚,女方却要他拿出10000元彩礼钱,否则一切免谈,而他仅有6000元。此时社会上正掀起炒股热。他再三考虑,决定把这6000元全部买了股票,以期搏回那4000元。”这青年的结果怎样?什么是股票?股票能改变他的命运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室骤然出现紧张的气氛。学生睁大双眼,耸起耳朵,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一起一伏的提问,一步一步地探索、思考,学生的探索欲望被唤起,可以预料这堂课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去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养成勇于钻研、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面对问题,老师不要急于把答案交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求证。对待学生的发言,老师也不要马上表示“是”或“否”的态度,以免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和影响学生勇跃回答问题的情绪,那样可能熄灭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造成“惟师独尊”的依赖心理而出现“等米下锅”的现象。在学生答案不着边际时,教师更不要急于出面代理,而是适当地启发、诱导,让学生品尝找出正确答案的愉悦。学生的智力在强烈的探索欲望中得到发展,它是形成智力发展的内在要素。
鼓励求异,培养批判精神
探索欲望是思维主体情感的内在需要和智力开发的内在动力。但思考什么,是“好主意”,还是“馊主意”,是由思维的客体是否具有新奇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多向学生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开发学生智力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开辟学生思维领域新天地的好方法。鼓励求异,就是鼓励学生挣脱习惯思维的束缚,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不惟师,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敢于超越,不断创新。科学史表明,求异思维与批判精神往往是创造的开始。伽利略由于对“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世界”这一修道院老师的讲课求异,于是就有了天文望远镜的诞生;富兰克林由于对“雷公用神斧斩妖而打雷闪电”这一奶奶讲述的故事求异,于是就有了避雷针的问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允许、鼓励学生去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甚至“胡思乱想”。
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如在“内外因辩证关系”的教学中,老师讲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就有意结合“孟母三迁”的故事,把这个成语说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借此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果然,就有学生“勇敢”地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且响应者越来越多。他们纷纷举例辩驳老师的说法。最后,老师在肯定自己观点正确的一面的同时,表示“愿意”接受同学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提出“环境与人才”问题,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辨论,正方的辩题是“逆境出人才”,反方的辩题是“顺境出人才”。在一场唇枪舌战之后,学生对课本知识就有了更好的认识、更深的理解、更广泛的扩充和更深的探索,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精神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批判精神,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分析、去判断、去思考、去探索,对现有的方法和结论允许持怀疑、否定、批判的态度。因为没有怀疑就没有探索,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墨守成规、照抄照搬谈不上智力的开发。因此,学生的思维不应静止、刻板、僵化。求异思维与批判精神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形成智力发展的外在要素。
综上所述,智力生长于思维的沃土上,成长于科学的思维方法中。在良好的思维习惯的雨露滋润下,乘借探索欲望与求异批判精神的合力,参天的“智力”之树必将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