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堂医案讲习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腰背四肢关节疼痛(风湿、湿热不解兼肾虚)

基本情况

涂某,男,38岁,襄阳人。

主诉

腰背、四肢关节酸痛5年。

病史

患者平素工作劳累,经常连续熬夜,应酬亦很多,常常大吃大喝。身体抵抗力差,时常感冒,咽喉疼痛,每次都以静滴抗生素来治疗。2009年初患者感冒后又去静滴抗生素,不久即出现肩胛四周凉痛发硬,逐渐发展到腰背及四肢关节疼痛,患者没有重视。2009年5月病情发展,出现腹胀痛,腹泻身凉,腰痛,身出黄汗,脸上及头部痒等症状。到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肝硬化,予以药物口服,症状无改善。7月份患者在西医院住院治疗,黄汗症状减轻,腹胀腹泻及腰痛无好转而出院。此后断续在当地治疗,以中药血府逐瘀汤、甘露消毒饮等加减,配合针灸推拿等治疗。历时2年,患者腹胀痛、头痒、肩背及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均有减轻,但劳累则加重。遂于8月1日前来就诊。

现症

腰背、四肢关节酸痛,腰部以上出黄汗,其他地方汗不多。口干不多饮,胃纳可,腹胀,无腹痛。头部汗多,疮多,头油多,头皮屑亦多。四肢凉,怕风怕冷。眠差易醒,且伴左耳鸣,每天凌晨三点醒。大便稀而不畅,稍黏,小便稍黄。

舌象

舌质淡,舌苔中部黄腻,有裂纹,舌尖、边多红点。

脉象

右手脉上越,左手脉下陷。左寸脉下陷,双关大,取之弦,按之濡。双尺沉弦。

处方

杜仲30克 寄生20克 川断20克 王不留行30克党参30克 白术20克 茯苓20克 威灵仙15克狗脊20克 大蓟20克 炙甘草8克 扣子七15克肠六味(火麻仁20克,猪甲5克,艾叶5克,苦参5克,鸡屎藤30克,红藤20克)5剂

分析

此案病机当为风湿、湿热不解兼肾虚。

双关脉大,取之弦按之濡,结合舌质淡、舌苔中部黄腻,舌边红点多,说明患者脾虚有湿,肝胆湿热蕴结;左寸脉下陷提示小肠气机不畅,小肠气不通,心火不能下行,郁而化热,故而见舌尖红点多;双尺沉弦提示肾虚精气不足。

患者平素吃喝无度,损伤肝脾,内生痰湿浊气。又经常熬夜,耗伤正气,耗损肝肾精气。正气不足,则易被邪气入侵,因此常常感冒。感冒后,外邪与体内痰湿浊气郁结化热,故而常引起咽喉疼痛。每次感冒都静滴抗生素,久则损伤心肺阳气。人体心肺阳气,犹如太阳的光热,洒布全身,人体水气方能得到制衡运化。今心肺阳气受损,阳光不布,则阴霾四起,外邪引动内湿流注身体各处,从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患者这么多年的病痛,看似复杂,其实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这正是“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啊。

患者病起于感冒,静滴抗生素后,虽然症状减轻,但风邪未去,心肺阳气却伤。《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提到:“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心肺居于胸中,背俞穴分布在人体背后,心肺背俞穴阳气不足,风寒湿气侵袭,故肩胛四周凉痛发硬;风邪湿气进一步流注各处,因此患者继而出现腰背及四肢关节疼痛;患者肝脾内蕴之湿与外感风寒湿气同气相感,风湿邪气最终蕴结于肝脾。脾虚湿盛,故而腹胀痛而泻;肝胆湿浊化热,故而身出黄汗。正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所讲:“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痛,黄汗出,故曰历节。”患者本身肝肾耗伤,水湿得以入里,故而出现关节痛。本身肝经有湿浊,风湿邪气与其搏结化热,故而出现黄汗;水湿困结,阳气郁闭,唯有向上发越,故而患者头汗多,黄汗以腰部以上为主,其他地方汗不多。脸上及头部痒也是阳气带动湿浊发越的表现。患者住院以西药治疗,西医药物能去其热,但不能除其风与湿,因此黄汗症状减轻,但腹胀腹泻及腰痛无好转。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痛,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患者腰背四肢关节痛而酸,正是风水与湿邪共同为患的表现;脾虚湿盛,津液不化,故而口干不欲饮;人身手足少阳经脉,行于耳前后而入于耳中,肝胆湿热阻滞,少阳经气不通,故而左耳鸣;水湿困郁阳气,阳气不布,热在水中故见小便黄;阳气被郁不能疏发故四肢凉,怕风怕冷;人睡眠时,肝胆疏发之气引清气循冲脉上升,今肝胆湿热蕴结,清阳上升受阻,因此患者总在肝经当令的凌晨3点自动醒来;大便稀、黏而不畅正是湿气阻滞小肠经气的表现。

方中以四君子汤(茯苓、白术、党参、炙甘草)健脾化湿,培土制水;威灵仙、扣子七穿透宣发力强,用以透发脏腑经络风湿及郁热,同肠六味(红藤、鸡矢藤、艾叶、苦参、火麻仁、猪甲)及王不留行共用,宣湿浊之郁滞,并导浊气从肠道而去;大蓟清郁热;狗脊通督脉,祛风湿,升阳气;杜仲、川断、桑寄生共用益肝肾祛风湿,壮腰止痛。

二诊

8月5日患者复诊,诉腰酸痛、四肢冷减轻,头油、头汗、头疮、头皮屑、黄汗均有好转。大便成形,但仍不畅。睡眠5点醒,但梦多、左耳鸣加重。

处方

杜仲30克 寄生20克 川断20克 羌活5克(后下) 独活5克 柴胡10克 黄芩15克 忍冬藤40克 葛根30克 黄芪30克 苍术10克 香附子20克 泽泻20克 龙胆草5克 王不留行30克 5剂

分析

患者湿热得以分泄,故而各症均减轻。但由于肠六味、王不留行偏于下行,四君子汤偏于壅滞,虽方中威灵仙、扣子七有宣透作用,但全方药性仍偏于下行壅滞而疏发不足,因此虽然能除风湿湿热,但也加重了少阳经的郁滞。因此患者梦多及左耳鸣症状会加重。故二诊方改用升阳除湿思路。方中羌活能升太阳之气,葛根能升阳明之气,柴胡升少阳经气,并能祛除少阳邪气,苍术升太阴之气并除太阴湿气,独活升少阴之气,黄芪升阳益气,《神农本草经》谓其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可见其有祛风除湿的功效。诸升阳药合用,将清阳之气从湿与热胶结的状态下拔起,向外透发。方中黄芩、龙胆清胆经湿热;泽泻分水湿;王不留行、香附子理三焦气,泄三焦浊;忍冬藤清热解毒,祛风通络。诸利湿药合用,将湿浊邪气从湿与热胶结的状态下抽出来泄出去。由此,热与湿分道扬镳,阳升浊泄,各行其道,不得为患。方中并用腰三药(杜仲、川断、桑寄生)共用祛风湿壮腰骨。

8月16日患者主动发短信给我,很高兴地告诉我吃了第一剂药后,睡眠即踏实了,而且四肢关节及腰背一点也不觉得酸痛了,烦热及左耳鸣也随之消失。患者觉得难以置信,在短信后面一再追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医怎么这么神奇?!

评注

以西医的角度看,每一个症状都是疾病的表现。但是从中医角度看,人体本身就具备自我调节和修复的能力,疾病的各种症状其实都是机体在进行自我调节。本例患者身出黄汗,就是机体将体内肝胆湿热向体表排出的自救行为,这也正提示疾病的关键点是肝胆经风湿湿热不解。脏腑虽然不能言语,但是这么多年来,他都以这个独特的症状默默地向患者和医生们诉说自己的痛苦。只是患者数年疾苦,这疾病的关键点始终没有被发现。一直到现在,到了老师这里,被老师的慧眼看穿,多年疾苦得以一朝拔除。这真是“医待有缘人”啊。

本病案处方之妙在于,柴胡与羌活、独活同用,则柴胡将羌活、独活升阳透表除湿的力量引入少阳之中;香附与王不留行同用,则香附将王不留行泄浊之力引入三焦之中,加上一味苍术宣脾中水湿,则三焦湿气尽除。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痛,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其实,只要细心点,就会发现,“汗出即愈”一语,早就指明了升阳解表的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