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在辨寒热虚实,不必过分拘于病名,也不必拘于误治
太阳病篇在提纲证条文之后,接着列举出中风、伤寒、温病等病名,无疑是外感分类学的一大进步。然而不是先提病名、后叙脉证,而是先举脉证,后出病名,如脉缓自汗,名为中风;脉紧无汗,名为伤寒;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很明显上述病名是建筑在发病学的基础上,乃根据风性疏泄,寒性凝敛,温性易化热伤津的特性,取象比类得出来的概念。正如钱天来所说:“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因此,所谓风、寒、温,就不是专指外邪,而是包括机体反应特征在内,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内外因综合,寓有病机性质,这是中医病因学的最大特点,值得深入研究。关于中风、伤寒,历来有“风为阳邪,寒为阴邪”的区分,其实,这只能就某一方面相对而言,事实上风邪很少单独致病,阴阳激荡而成风,不是风寒,即是风热。桂枝汤主治的太阳中风属于风寒,所以柯韵伯认为风必兼寒,他说:“盖风中无寒,即为和风,一夹寒邪,中人而病,故得与伤寒相类,亦得以伤寒名之。”明确指出了风寒常相因为患,极有见地。然而只强调风寒相兼,忽视了风火相兼,则不够全面。陈平伯指出“风不兼寒,即为风火”,诚能补柯说之不足。事实上太阳病篇的太阳中风,就有的兼寒,有的兼热,第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就是风热之邪,所以误火之后发生一系列阴虚火盛的危恶证候。第143、第144条的妇人中风,也应属于风热,所以一用刺期门法,一用小柴胡汤。这示人对于太阳中风,也应全面理解,具体分析,而不可拘执一面。正由于风必兼夹,所以太阳病篇有时中风、伤寒分述,有时中风伤寒并提,有时提太阳中风,脉浮紧,有时又说伤寒,脉浮缓,表明风寒并无严格界限,不应看作绝对。王叔和深知此义,所以《伤寒例》就笼统提出“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孙思邈《千金要方》也说:“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争,营卫偏隔,周身不通而病。”
自宋代朱肱提出“大抵感外风者为伤风,感寒冷者为伤寒……桂枝主伤卫,麻黄主伤营,大青龙主营卫俱伤故也。”(《类证活人书·四十问》)继而许叔微编为歌诀“一则桂枝二麻黄,三则青龙如鼎立。”(《伤寒百证歌》)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更据三者重新划分太阳病篇,以卫中于风而病者为上篇,以营伤于寒而病者为中篇,以营卫俱伤风寒而病者为下篇。及至清初喻嘉言,在方氏立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宣扬三纲分篇的优点,提出“夫足太阳膀胱病主表也,而表有营卫之不同,病有风寒之各异,风则伤卫,寒则伤营,风寒兼受则营卫两伤,三者之病,各分疆界,仲景立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鼎足大纲三法,分治三证,风伤卫则用桂枝汤,寒伤营则用麻黄汤,风寒两伤则用大青龙汤,用之得当,风寒立时解散,不劳余力矣。”据此可见“三纲鼎立”说倡始于朱肱,底定于喻嘉言。似乎极有理致,实际牵强附会。近来有人考证“三纲鼎立”说源于《辨脉法》第20条“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殊不知成无己在注释本条时,已经明确交待“当与麻黄汤发汗则愈。”而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及其重集的《可发汗篇》都有这一条的内容,其末尾均作“可发其汗,宜麻黄汤。”可见风寒两伤,营卫俱病,是阐述麻黄汤证的病机,竟以此为“三纲鼎立”说的立论根据,未免“张冠李戴”。又有人提出“三纲鼎立”说源于唐代孙思邈,其根据是孙氏曾有“夫寻方之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的结论。其实孙氏已将“营卫俱病”条编入“太阳病用麻黄汤法”项内,可见这一推论为断章取义,也不能成立。
尽管有许多注家附和方、喻,沿用三纲划分太阳病篇,但也有一些注家持相反意见,并且从不同角度对三纲说进行了剖析、批判。如张隐庵说:“后人不参旨意,谓风必伤卫,寒必伤营,欲以一言而概全论,不思寒亦可伤卫,风亦可伤营,不思既在营卫,何以复病骨节,既病骨节,何以复当发汗,只袭糟粕,而违圣理,致本论终于蒙蔽也。”又如柯韵伯说:“不知仲景治表,只在麻桂二法,麻黄治表实,桂枝治表虚,方治在虚实上分,不在风寒上分也。盖风寒二证,俱有虚实,俱有浅深,俱有营卫,大法又在虚实上分浅深,并不在风寒上分营分卫也……言中风脉浮缓,亦有脉浮紧者,伤寒脉浮紧,然亦有脉浮缓者,盖中风伤寒,各有浅深,或因人之强弱而异,地之高下而异,时之乖和而异,证既不可拘,脉即不可执……盖仲景凭脉辨证,只审虚实,但于指下有力者为实,脉弱无力者为虚……妄谓大青龙为风寒两伤营卫而设,不知其为两解表里设,请问石膏之设,为治风欤?治寒欤?营分药欤?卫分药欤?只为热伤中气,用之治内热耳。”又如尤在泾说:“桂枝主风伤卫则是,麻黄主寒伤营则非,盖有卫病而营不病者矣,未有营病而卫不病者也。至于大青龙证,其辨不在营卫两病,而在烦躁一证,其立方之旨,亦不在并用麻桂,而在独加石膏……须知中风而或表实,亦用麻黄,伤寒而或表虚,亦用桂枝,其表不得泄而闭热于中者,则用石膏,其无热者,但用麻桂,此仲景之心法也。”正如张、柯、尤诸氏所析,太阳统营卫,病则俱病,由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邪自外袭,间可卫病而营未病,决不会营病而卫无病,营卫两者相较,不管桂枝证的卫强营弱,还是麻黄证的卫闭营郁,而病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卫而不是营,所以不仅把大青龙证说成两伤营卫是不确切的,说麻黄证是寒伤营也是错误的。早在元代王海藏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不再营卫并提,而是专责于卫,提出了卫实与卫虚的概念,在他所著的《汤液本草》中指出“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实开后世温病学说“卫分证治”的先河。由太阳病营卫并提,到温病学专主肺卫,这正是医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是什么对立。就麻黄、桂枝、大青龙三方主治的病情来看,三证均属于风寒表证,一为风寒表实证,故用麻黄汤,一为风寒表虚证,故用桂枝汤,一为风寒表实兼郁热证,故用大青龙汤。在太阳表证的基础上,如以寒热区分,则麻黄、桂枝二证属于表寒证,大青龙证属于表寒里热证。太阳温病的热象偏重,则属于表热证,至于温病误用辛温发汗而致的风温,又应是表里俱热证了。
以上仅就表证而言,太阳病篇的里证尤多,这些里证只有少数是由表证传变而来,大多数条文皆冠以误治,因而许多注家皆依据误治解释病机,如解释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的气喘,是因汗下后余热留肺。解释干姜附子汤证与茯苓四逆汤证的鉴别,前者是因先下后汗,后者是因先汗后下,真是十足的教条。从论中原文来看,往往误治之因相同,却有许多不同的变证,例如同样是发汗不如法,有的发生虚证,如气阴虚身痛证,卫阳虚汗漏不止证,心阳虚心悸证等;有的发生热证,如胃热津伤的大烦渴证;有的发生虚实夹杂证,如中虚气滞腹满证。同属于误下,有的成为热实的水热结胸证,有的成为里热下利证,有的成为虚寒下利证,有的成为虚寒痞证,有的成为中虚热结的痞证。又如因误火而致的火逆证,既有阴伤火炽证,也有心阳损伤证等。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机体素质,阳盛体质的人,容易从阳化热形成热证,阳虚体质的人,容易从阴化寒,出现虚寒证。再加上饮食、嗜好以及宿恙等因素,所以决没有千篇一律的变证。因此,临床辨证,关键在于辨寒热虚实,至于是否误治,是用何法误治,只能作为参考,决不能作为依据。例如“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第70条)又如“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第60条)又如“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第105条)又如“病人脉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第122条)这些,都表明寒热虚实,确为辨证的核心,四者加上表里,再加上总括里寒虚与表热实属性的阴阳,就是通常所说的“八纲”,太阳病篇不但是表里辨证,而且有阴阳辨证,寒热虚实更贯穿在全部内容中,所以,学习太阳病篇同样应着重学习寒热虚实辨证,而不必拘于病名,更不必拘于是否误治。就里证来说,离不开脏腑的病理反映,太阳病篇中的里证,几乎涉及所有脏腑,因此,太阳病篇实际也寓有脏腑辨证。
【医案选录】某女,学生,1994年夏,以高热(39.4℃)不退1周余求诊。周身起粟米状红疹,无其他不适,神志清,精神一般。延请西医诊治,查血白细胞总数略高,X线胸片示肺纹理稍粗。经用青霉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同时配以银翘散治疗,2日后热退。越半日,复热如前,其热不减,遂求诊中医,见其面赤气粗,虽身热而无汗,且诊视间忽衄血,由此悟证属风寒袭表,闭郁于内,表邪未解,此时宣肺开闭之法所当急用,清气透邪之剂正堪一施。遂处方麻杏石甘汤,取而煎之与服。药后约一时许其热即退,周身浆染汗出,红疹渐消。次日按方复取2剂服之而痊愈。{刘鸣.经方救误治验[]J.山东中医杂志,1995,14(2):62.}
按:本例虽经前医中西医误治,但病情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仍为风寒表邪稽留,又见无汗、红疹,判为表实兼郁热,后以清宣透气法见效。正如先生篇中所云,不必拘泥于误治,关键在于辨清寒热虚实,至于是否误治,是用何法误治,只能作为参考,决不能作为辨治疾病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