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全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永遇乐·落日镕金 宋·李清照

【原文】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①落日镕金:落日的颜色像是熔化的黄金。

②合璧: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④次第:接着,转眼。

⑤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

⑥三五:指元宵节。

⑦铺翠冠儿:用翠羽作为装饰的女式帽子。

⑧捻金雪柳:元宵节时女子头上的装饰。

⑨簇带:打扮的意思。

【译文】

落日的霞光金灿灿的,像熔化的金水一般,色彩淡蓝的暮云,如碧玉一样晶莹。景致固然美好,可如今我又置身何地呢?新生的柳叶被烟霭笼罩,《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幽怨的曲调。春天的气息渐渐露出来,可在这天气比较暖和的元宵佳节,谁又能料定不会出现风雨呢?那些酒友诗朋驾着车马前来相约,我也只能婉言推辞了,因为内心里焦躁愁烦。

回想汴京繁盛的岁月,身在闺中的我有许多闲暇时光,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带着以翡翠珠子镶嵌的帽子,别着用金色的绢制成的头饰,打扮得整整齐齐,娇艳亮丽。如今容颜憔悴,任其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悄悄地躲在帘儿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赏析】

这首词当是作者流寓临安时所作。词中虽写元夕,却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心中备受煎熬的心境。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落日镕金,暮云合璧”着力描绘元夕绚丽的暮景,两句对仗工整,辞采鲜丽,形象飞动。但紧接着一句“人在何处”,却宕开去,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接着又转笔写初春之景,“春意知几许”,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词人不直说梅花已谢而说“吹梅笛怨”,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

下片“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但是,往昔的繁盛华彩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梦幻。“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表达了词人不仅由亭亭玉立漂亮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繁华毫无兴致。“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寂寞悲苦的生活境遇及心理阴影。结尾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一方面是对由元宵胜景所触动的今昔盛衰发出的慨叹;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并在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以一点慰藉。在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

这首词通过使用今昔对照的方法来形成对比,从欢乐的景致反衬了凄凉的场景,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了沉痛悲苦的心情。全词语言质朴清新,自然之中见精巧。

【诗句扩展】

大风起兮云飞扬。——汉·刘邦《大风歌》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望湖楼醉书》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

云中谁寄锦书来,燕字回时,月满西楼。——宋·李清照《一剪梅》

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元·冯子振《鹦鹉曲·农夫渴雨》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李璟《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宋·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