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手法医学起源与发展

手法是指用手操作的方法,手法医学是指用手操作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中国手法医学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已经有“按摩”一词,古代称之为“按跷”、“乔摩”、“挢引”、“案扤”等。目前通行将“推拿”作为中国手法医学的代名词。手法医学是中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法和功法是推拿按摩治疗疾病的手段,推、拿、按、摩是手法操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手法之一。

古代手法既用来治疗,也用来养生保健。早在秦汉时期已有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说明秦汉以前按摩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医疗手段。该书早已失传,幸而同期完成的经典《黄帝内经》中,亦有不少相关章节对于手法起源、临床应用、养生保健都有阐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有关手法保健文献包括《五十二病方》《养生书》《导引图》等,其中记载了古人绘制自我按摩图谱,对腿脚、涌泉、肾俞等身体部位进行按摩,通过导引术式锻炼腰背肌和运动关节,从而达到预防保健腰痛、膝疼,以及一些内伤、五官科杂病。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倡“膏摩”疗法,即将配制好的膏药涂抹在患者体表,然后用手法在其上抚摩擦揉,具有手法与药用双重作用。这不仅提高疗效,亦扩大了按摩的应用范畴。《金匮要略·杂病方二十三》详细记载了救治自缢的人工呼吸法:“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张仲景评价该方法“此法最善,无不活也”。这是世界医学界最早救治自缢死的记载,也是我国手法医学史上的一项值得骄傲的杰出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医家葛洪在《抱朴子》载有:“夫病者……亦还以自摩,无不愈者。”在强身防病方面,强调用手法进行自我按摩。在其另一部著作《肘后备急方》介绍了“用手指掐虎口,治嗓子痛”“令爪病人人中,治卒死”以及“捏脊疗法”都是当时中国手法医学发展一个侧面展示。同时期著名医家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一书中专门设立“导引按摩篇第五”一章,介绍了扣齿、熨眼、按目、牵耳、梳头、摩面、擦身等成套导引、按摩动作,成为后世养生保健、疾病自疗之自我推拿法源头。

隋唐时期是中医推拿的盛世。宫廷太医署正式设立按摩专科,并把按摩专业分级为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等,主理按摩教学和治疗工作。此时的按摩基础理论、诊断技术及治疗方面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可以认为近代推拿的雏形已形成。另外,由于经济、文化、交通发达,对外交流频繁,推拿也随中医学传入朝鲜、日本、阿拉伯等地。隋朝医家巢元方所著病因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分67门,载1720余种病候。最值得关注的是每种病症之后均不列方药,而是采用补养导引的方法,其中包括了大量自我按摩方法,结合肢体导引既可以对症施治又能养生防病。被世人称为药王的孙思邈活了101岁(581~682年),除了在药物方面的贡献以外,作为一位养生大家,他十分重视预防保健,对推拿按摩保健作用多有论述。在其著作《千金要方》中记载:“食毕当行步踌躇,计使中数里来,行毕使人以粉摩腹上数百遍,则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然后有所修为为快也”。同时书中还专设一章介绍天竺国按摩法,称练习此法可以“百病除,行及奔马,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健,不复疲乏”。这些都是手法医学在这一时期开展养生保健实践的佐证。

宋金元时期,按摩运用范围扩大。公元1117年宋徽宗诏编《圣济总录》,其中充分肯定了手法养生保健的作用:“养生法,凡小有不安,必按摩挼捺,令百节通利,邪气得泄,然则按摩有资于外,岂小补哉!”其次,《圣济总录》还从宋以前10余家养生学派的保健按摩方法中各取所长,编成了一套完整的保健按摩功法。后世“床上八段锦”“十八段锦”等无不脱胎于此,可见这套功法的影响之大。此外,该书在“神仙起居(下)”也收录了“太上混元按摩法”和“天竺按摩法”这两套著名功法。由于其间战争频繁,跌打损伤较多,孕育了后世正骨推拿分科。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按摩导引方法,医师开始习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体质,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习武给患者提供新的内容。将按摩导引与武术结合,对后世按摩发展有很大影响。

明代的按摩治疗非常盛行。按摩属十三个医学科目之一,太医院设有按摩科,针对内科、儿科、骨伤科等疾病。在小儿治疗方面,当时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理论知识,形成了独有的小儿推拿体系。著名小儿推拿专著相继问世,如《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等。“推拿”这一名称也由此时开始。这一时期手法养生同样璀璨,著名医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记载了各种导引按摩法,如“太上混元按摩法”“天竺按摩法”“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擦涌泉穴说”“擦肾俞说”等。保健手法已有各种“套路”,施术时更加系统化。医家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载有老年养生内容,其中描写:“导引按摩,以通壅滞,咽漱津液,以灌溉焦枯”。这是对导引、按摩、咽津3种方法养生机制的阐述。

清代的医院虽不设推拿科,但由于疗效显著,不论在官方还是民间,仍广泛应用。清乾隆四年太医吴谦负责编修的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对推拿手法治疗骨伤疾病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确立了正骨推拿的分科。这一时期小儿推拿得到很大发展,一系列专著孕育而生,例如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钱怀村《小儿推拿直录》、夏云集《保赤推拿法》等。其中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这样描述手法在小儿中的保健作用:“运则行之,可以和气血,可以活经络,而脏腑无闭塞之虞矣。”

清末民国时期,中医发展几乎停顿。推拿受到比其他中医专科更为严重的摧残和压制,一些有识之士不愿意学习推拿,许多正骨推拿医师文化水平不高,以致得不到承认。推拿专业更受官方抵制,只能在民间流行。虽然这一时期是我国手法医学史上的低潮期,但推拿简便有效,在民间仍有一定的发展,形成许多流派。

1949年以后,中医手法医学再度受重视,临床、教学、科研、著作的出版和学科队伍的建设,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1956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推拿专科学校——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1958年上海建立了国内第一所中医推拿门诊部,通过设科办校,使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师带徒”的形式外;还有课堂集体教育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推拿专业的后继人才,继承和整理了推拿的学术经验。在成人和小儿推拿方面,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冠心病、慢性疲劳综合征、小儿腹泻、小儿斜颈等都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一系列手法养生书籍陆续出版,也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于手法养生的重视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