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触碰了你的情绪按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理论篇

第一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

情绪,对每个人来说,看上去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事。

从出生时的呱呱坠地,到看电视剧时候的哈哈大笑、悲伤流泪,工作时候感觉到的压力,想到未来不确定性时候的压力,开车出门有人加塞时的生气大骂,做噩梦时候害怕地大叫……当我们进入亲密关系时遇到的喜怒哀乐,甚至我们迷恋于烟酒、性、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和赞美,沉迷于网络游戏、刷朋友圈和抖音不能自拔,这些都是情绪机制在运作导致的。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情绪,以至于对它太过熟悉,熟悉得我们都不太去质疑,我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合理,如何修正。比如网上有个段子很好地描绘了每个辅导孩子作业的母亲是处在怎样不可控的情绪里,以至虽然知道要好好对孩子,但还是忍不住气急败坏:

晚上十点多,从楼上传来一个女人的咆哮声:“什么关系?啊?什么关系?!说!到底什么关系?”

我那颗八卦的心疯狂地跳跃起来,趴到窗户上支起耳朵认真地听着下文……

女人继续气愤地喊道:“互为相反数啊!……”

我默默地关上了窗户……

从定义上来说,情绪是一种综合了人的各种感觉、思想、行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反应,简单说就是七情六欲。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是高兴、愤怒、忧虑、焦虑、悲伤、恐惧、惊讶;欲就是我们内在的各种欲求、渴求。当欲求、渴求被满足,人就会开心,当欲求、渴求不被满足,负面情绪就会升起。所以,欲求、渴求和情绪是连在一起的。

但是,在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基础情绪中,只有第一种情绪“喜”是正向的、能让人体验到愉悦的,其他的六种都是偏负向的情绪。也就是说,人的情绪机制中,本来就倾向于产生负向情绪,因此,想要在生活中找到快乐,更加需要学习和智慧。我们后续会详细地进行介绍。

人为何越长大越难有好情绪

让我们回想一下: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会因为一点点好玩的事情而感到开心。无论是玩泥巴、跳水坑,只要是能出门玩,晚上能晚点上床睡觉,就是快乐的。对孩子而言,只要能体会这个世界,他们就觉得好玩。孩子们只要一出门,你会发现他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喜悦,有研究显示,儿童每天大约笑400次,成年人每天大约只笑15次。这难道是因为孩子的心智发育不全,在傻乐吗?并不是的。对孩子们而言,欲望比较少,期待比较少,压力比较少,所以能更多地活在当下,因此更加能够体会到快乐。

但是,当我们慢慢长大,你会发现,快乐变得越来越难了。现在大家要快乐,需要看肥皂剧,需要听音乐会,或者跑到很远的地方长途旅行,但是,你感受到的快乐可能还不如当年玩皮筋、玩泥巴的快乐强烈。更麻烦的是,之前能够让你产生快乐的那些因素也已经慢慢地消退了;曾经让你觉得满意的房子,好像也没有那么大了;曾经让你觉得不错的收入和职位,现在也有了更高的目标;甚至曾经你觉得有了他/她就会幸福快乐一辈子的想法,似乎和现实并没有什么关联……

为什么好的情绪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加慢慢变少了呢?因为情绪很有意思,产生好情绪需要满足所有的条件,而坏情绪只需要触发任何一个条件。当你是孩子的时候,你关心的事情很少,你只关心什么东西好玩儿,什么东西好吃,有没有吃饱;但是当你成年之后,你就开始关心你的事业、工作、房子、婚姻、孩子、健康,等等。

所以,虽然你身体健康,但是有可能婚姻不顺心,情绪就不好。或者你的身体很好,婚姻也很好,但是孩子学习不努力,你也会很焦虑。再或者你什么都好,可是事业遇到了天花板。这些都会让你产生负面情绪。

更加令人苦恼的是,这个所谓的“好”,其实是个动态的标准。有可能你觉得你一切都很好,自己很满意,但是自从参加了一次同学会,或者看了同事、邻居的生活以后,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真的是太不怎么样了!于是,快乐便开始消退了。

拥有好情绪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总是要满足所有的条件才可以,但凡任意一个条件不满足,抑或念头跑到自己的人生短板上,抑郁、悲伤就会升起。所以,坏情绪是那么容易激发。在所有的这些条件里,无论你已拥有了多少,只要你发现哪里还不足够,哪里还不如别人,哪里还缺乏,哪里还在受委屈,哪里还没有得到别人认同,只要你把自己的意识聚焦到这些领域,坏情绪就会升起。

有很多人认为,当自己拥有足够多的物质、地位、关系,情绪就应该体会到长久稳定的愉悦了。但是,一个外在成功的人拥有的内在幸福度,不一定比一个普通人更多,甚至相反。你拥有的越多,你可能失去的也越多,有的时候,情绪反而变得更差了。

有个故事叫作隔屋抛金,是这么说的:


一个财主的隔壁住着一对穷人夫妇。一日,财主的妻子很嫉妒地对财主说,隔壁那么穷,怎么天天有说有笑,过得那么开心,而我们这么富有,天天却闷闷不乐,这是怎么回事?财主说,这有何难,说着就把一个金元宝隔着墙扔进了穷人的院子。穷人夫妇无意中发现了那个金元宝后,隔壁院子就再也没有了欢声笑语,总是小心翼翼沉默寡言,再也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快乐……


情绪、快乐的体验、幸福,本质上是头脑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情绪的机制极其原始和古老,如果我们不了解情绪的机制,不能掌控情绪,就会被自发的古老生物程序所控制。

因为它存在于你人生所有的关系里:


●有的人一谈正事或者去陌生的家庭拜访就会紧张,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和别人相处的时候经常会揣测别人的想法:他是怎么看我的?他会不会不喜欢我?我这句话说得对不对?他们心中会升起许多念头和情绪。

■那么我们应该思考:这种情绪模式是如何生成的,如何才能松动和化解,我怎样才能在陌生人面前泰然自若?


●在婚姻和亲密关系中,某人离开了你,你觉得很委屈;某人伤害了你,你觉得愤怒。这种委屈和愤怒始终没有办法消解,你对一个人的恨一直记挂着,你的某种委屈也就一直存在。

■那么我们应该思考:到底是我在有意识地恨一个人,还是我掉在了一个恨的情绪里?是我拥有憎恨,还是恨的情绪抓住了我?


●很多父母其实是非常爱孩子的,但是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表现,父母们总是没有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他们会进入一种暴怒的状态,事后又很后悔。

■那么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掉在这种情绪模式里面的,如何有效建立新的行为?


●有的人遇到工作的压力、不被认同,就马上辞职换工作。

■那么我们应该思考:这种逃避和转移的模式,是不是在他人生的其他方面也在重复?


●有的人喜欢打牌、赌博、打游戏到不能自拔的程度。

■那么我们应该思考:到底是你在玩游戏,还是你在被游戏玩?让你上瘾的机制是怎样的,又该如何解除?


●有的人四五岁被猫狗惊吓过,过了几十年还是怕猫怕狗怕毛绒玩具。

■那么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四五岁的时候的一个情绪印记,到现在仍然无法解开,我们的人生真的是自由的吗?

●新年时我们做了很多人生的计划和规划,但是始终无法执行。我们想要健身,但能坚持的就是不停地办卡,坚持锻炼太困难了。我们想要瘦身减肥,看见食物就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我们想要获得好的结果,但是面对眼前的工作,总是无法静心,如坐针毡,不停地拖延,直到最后一刻。

■那么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如何降服自己的负面情绪,让自己的人生大目标能够实现,否则我们又何止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当我们还不了解情绪的时候,谈幸福和快乐其实都是没意义的,因为你就像是一个全自动编程的机器人而已。


有一次,在火车站看到一个男子在跟朋友聊天。他说他跟媳妇吵架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他先不说话,到了一定程度后,他就开始暴怒,把家里所有能摔的东西都摔一遍。

他讲的时候语气非常得意,好像这就是老爷们该干的事情。其实我真的很想告诉他,这不是老爷们儿该干的事情,你只是在重复你家庭里某个成员(有可能是父亲)的命运和情绪模式而已。这种在家庭中的暴力,大概率只是复制了他父亲的情绪模式,甚至他自己都未曾觉察到。

这种暴怒和发泄是在表达:我要毁掉我自己了,我要毁掉整个家庭了,我要通过不惜毁灭一切的方式来展示我的力量让你害怕……这种情绪只是一种惯性的威慑和破坏。但这种选择对家庭和自己没有任何好处,是最差的、最愚蠢的处理方式。可叹的是,当自己没有意识到情绪模式的来龙去脉时,你还会扬扬自得,自以为很霸气。

《道德经》曾经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之明四个字听上去容易,其实要搞明白自己,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也经常见到某人被伤害过以后,会一直抱着恨意。表面上看这个恨没有问题,但是,是谁浸泡在这种恨的能量里呢?是谁受到恨的伤害呢?是你自己。

曾经经手过一个个案。父亲的重男轻女导致她童年被责骂忽视,印象最深的是,9岁时,她被骂了,就傻瞪着眼看着父亲,从此以后,她不敢正视别人的目光,一对视就紧张。这其实就是通过冻僵的方法把被父亲责骂时候的恐惧给屏蔽起来。很多的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都有这样的模式。她需要明白的是:父亲的话很粗鲁、很伤人,但我不需要这句话,我曾经用冻僵的方法保护自己,但是现在可以松动了,接着再去给那个9岁的孩子(幼时的自己)鼓励和安慰,不然,怯懦、自卑、僵住就会变成一种惯性。


情绪的惯性很多时候被我们自己美其名曰:这是我的性格,这是我的个性,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的。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搞明白,那不是你的性格,只是你的一种情绪反应模式,是一种神经的编程而已。这种模式并不是天生的、不能改的,它是可以改变的。要改变这种模式需要花的时间并不长,比你练钢琴、吉他或者任何一样乐器、才艺所花的时间其实都要少。但是这种模式在我们过往的教育体制、课程中很少涉及。我们之所以没有学会,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而已,我们便在人世间受苦,拿自己当试验品来尝试。

有的人领悟力高,多吃些苦他就会转过来;但也有很多人吃了一辈子的苦也转不过来。甚至,有的人意识到自己各种各样的问题后,也拒绝改变。他会说我为什么要改呢?改了以后那不就不是我了吗?他们对“自我”的执着程度高,以至于超过了想要快乐的程度,以为那个被编程的模式就是完全真实的自己。

其实,这些都不是个性,都只是一种神经记忆的编程和锁结:情绪并不是单独发生的,它和认知、身体、荷尔蒙、信念打包在一起,相互影响,是一种混合体。因此情绪模式和头脑记忆、身体印记、潜意识捆绑在一起,很难消除,只是你把它当成了个性而已,其实应该正确地称呼为“被编程后的情绪模式”。

那么,如果是严重的负面印记(模式),我们就称之为“创伤”(Trauma)。我们都曾努力忘记过去的不愉快,但是大脑和身体却从未忘记。一个微小的诱发信号(比如和创伤事件中类似的声音、气味、人的语音语调、某些词语甚至天气……),就可能唤醒曾经的情绪、身体紧张、低落的未来预期、过度的行为反应。就如同去过医院的婴儿看见白大褂就会哇哇大哭一样。

我们为什么要拥有情绪平衡的能力?是因为我们想要让自己的人生更开心,更快乐,更成功,更有收获,更丰盛富足。所以情绪平衡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我们确信要去放下那些对自己过往的执着,我们确信自己是可以改变的。

当我们再去经历某一种情绪的时候,无论它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我们都需要去留意一下,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是这个情绪?这个情绪的背后还有怎样的故事?我被这样的情绪控制困扰多久了?

情绪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不称手的工具

也许你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对于高智商、高智慧的生物来讲,稳定的情绪应该是更好的、更有利的,那人为什么还会有情绪?

人工智能AlphaGo每天跟自己下100万盘棋,它不会感到焦虑也不会紧张,它所挑战的极限只是速度、存储量、算法而已。但是人不可以,人有大量的情绪,这种情绪会让他们在压力下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你让他自己跟自己下棋,他会觉得好无聊,好累,压力好大,好焦虑。看上去情绪并没有起到提升效率的作用。

而且,人类负面情绪的作用往往明显要大于正面的情绪。比如:


●大家都喜欢在新年的第一天展望未来,写下那些热血沸腾的计划,然后上床睡觉,一起来又回到老样子。

●我们想要在公司里表现好,获得老板的认可,但是我们带着对同事的意见、对老板的意见,并且这些情绪都挂在脸上,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我们想要好好地看一本书,学点知识。但是,过了一会儿,无聊厌倦的感觉就会让我们去做点分心的事。

●人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用来娱乐、消遣、让自己感觉舒服愉悦,但其实此类很多活动并不能让自己的长期未来获益,甚至大幅度削弱了未来的自我福祉(因为时间被用完了,效率低下)。


对我们而言,这些情绪似乎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那情绪为什么会被设计出来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自己调整成时刻保持正向情绪的样子呢?为什么在基本情绪里面6/7都是负向的?是谁把我们的情绪设计成这个样子?这个情绪的设计在今天还有用吗,是最合适的吗?

我们要用一个更大的视野和时间的框架来看人类自己。

情绪的功能太原始了,最初的情绪并不是为了21世纪的人类而单独设计的,是为我们的祖先设计的。从进化论的角度看,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更早的祖先是海洋当中的某些生物。对它们而言,情绪这种机制是非常重要、非常底层、非常原始的。

地球在35亿年前出现细菌,是最早出现的微生物,也是我们早期的祖先,细菌没有大脑的情感,但是有趋利避害的行为刺激模式。在6亿年前,进化出了海洋简单生物,有了神经系统。在2亿年前,进化出了哺乳动物。在6000万年前,进化出了灵长类动物。所有的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包含鸟类都进化出了不同复杂度的情绪和情感功能。

由于进化是渐进的,一代代的迭代,所以就如同我们用的Windows10系统上有之前Windows7、WindowsXP的影子和很多类似的功能一样,比如 Windows中的记事本功能、资源管理器功能基本是一致的,浏览器的功能也是类似的,只是有所升级,甚至Windows里都包含了最早期的DOS操作系统……到了250万年前,进入石器时代。在20万年前,进化出了智人,最聪明的猴子,他们和现代人类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用的大脑的操作系统里的硬件和软件基本上都是20万年前“开发”出来的版本(甚至这个版本里面的某些程序还是几百万年前开发的,但是我们却连一个打补丁的UPDATE键都找不到)。

生物演进的速度极其缓慢,通常用百万年为单位进行迭代,大自然这个程序员的版本更新速度真的太慢了。但是麻烦的是,到达智人这个物种以后,智人崛起,人类跃居食物链顶端,人类文明的进化速度(不是人类身体的进化速度)突然加速,进入了指数型的爆发阶段。要知道,人类从1万年前才由采集转向农耕,产生农业和畜牧业,5000年前才产生国家,大约500年前才有“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到现在只有200年,互联网诞生至今才50年。

现在人类已经进入更加快速的社会进步阶段,我们登上了火星,开发了核武器,有了无人驾驶,有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但是尴尬的是,我们的大脑并没有时间得到进化,还是20万年前那古老的基因,还是原来的“配方”。和文明的顺利升级相比,我们比旧时代的人更加受制于我们的情绪和情感。

换句话说,那就是:我们在一个高度现代的社会中,拥有一颗原始的“猴脑”。

因此,这颗古老版本的“猴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和痛苦,那么非常有必要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猴脑”最初的情绪功能是做什么用的,这些情绪是给我们带来幸福、平和、快乐、积极向上的吗?很遗憾,好像大自然这个“程序员”最初的版本并不是这么设计的。

最初的情绪功能,尤其是那些负面情绪在当时其实是用来战斗和逃跑的。试想一下,如果一只猩猩在森林里遇到一只老虎或者恶狼,这个时候它需要的不是分析判断狼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它有没有吃饱,它需要的反应,要不就是扑上去战斗,要不就是赶紧逃跑。这个时候最适合的保护机制就是情绪。当愤怒的时候,猩猩会振臂捶打自己的胸口,释放出更多的肾上腺素,投入战斗状态,这时它的痛觉下降,嘶吼咆哮地威胁其他生物;或者升起恐惧,瞳孔收缩,血液大量涌向四肢,拔腿就跑。

那些良好的正向情绪,也是用来增加生存和繁衍的机会的。当看见异性动物时,它们会感觉非常愉悦,这让它们产生了良好的情绪,想要进行交配。找到食物的时候,吃饱了会感觉到舒适和安全。良好的情绪是一个指示剂,让这些动物增加某种生存繁衍的机会。

《未来简史》中说:


控制自主饮料机的算法,是通过机械齿轮和电路来运作的。控制人类的算法,则是通过感觉、情感和思想来运作的。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可能还包括一些爬行动物甚至鱼类),都由同样的算法掌控,所以不管是人类、狒狒还是猪,感觉恐惧的时候都会在类似的大脑区域产生类似的神经处理过程。因此,很可能可以推断,不管是人、狒狒还是猪,对于受到惊吓的体验都会十分相似。


而这些情绪的形成都和我们人类、猩猩、鸟类、蜥蜴等的大脑有关。

三重脑

1952年,一位先驱科学家马克里恩把大脑的不同结构命名为三重脑,由我们的脑干、边缘系统和大脑新皮层组成。

1.爬虫脑

脊椎最顶端连接大脑的地方是我们的脑干。它是爬虫脑,也叫安全脑,是人类祖先在1亿年以前最早形成的脑,并且这部分的功能现在还在运行。

“我才20岁,我的脑怎么会是1亿年前形成的?”其实这是说这部分脑干的机制跟我们1亿年前的祖先差不多,没有太大的进化。爬虫脑关系到生存跟安全,主要的功能就是下意识地逃跑、攻击、躲藏(就如同,你2020年的新版Windows系统里面带的DOS功能是比尔·盖茨在1979年开发的一样)。

一个人在你眼前不停地挥手,哪怕你知道他不会伤害你,但是你眼睛总是会紧闭、闪躲,因为那是掌管我们本能的爬虫脑在作祟,它不受你意识的控制。人类爬虫脑的功能跟乌龟、鳄鱼等动物的大脑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它不受意志控制,带有强迫性。这部分脑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自我防卫、防备敌人。

同理,我们过马路的时候,突然有车辆冲过来,你会采取一些自我保护的动作。爬虫脑的演化也是为了生存,所以它控制了生命的一些基本功能,包括心跳、呼吸、喂食、繁衍、条件反射等。

但是,爬虫脑的功能是不包含情感的。许多人在游乐园喜欢玩跳楼机,玩蹦极,你体验到的恐惧和刺激大部分都来源于你的爬虫脑。当你跳下去的时候,思考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本能的反应,肾上腺素激增。当然,当你受了足够多的训练,例如飞行员、跳伞运动员等,你的爬虫脑,或者本能的反应可以被关闭。

2.情绪脑

第二部分脑叫作哺乳脑,也叫情绪脑,它是在500万年前演化形成的,起作用的是我们大脑的边缘系统,主管人类的情绪、感觉。

哺乳脑是主管情绪的脑,喜欢尊重、接受、爱、归属感。如果这些得不到满足的话,痛苦就会升起。情绪脑还包含了感觉、情绪、玩乐的欲望,也是母性的来源。所以哺乳动物会本能地关心照顾自己的后代,这是哺乳动物的一种本能。

情绪脑促使哺乳动物可以成功养育后代,成群、成家族地生活,情绪脑让生物从个体开始向群体化发展,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系统功能。

当我们把一个人安排在单独的隔间里包吃包住,没有安全和温饱的威胁,只是让他跟重要的社会成员、人际关系隔绝,这叫什么?这就是监狱、坐牢,是一种痛苦的惩罚。这其实是在惩罚他们情绪脑的基本需求。

所以,有期徒刑让犯人们感觉到痛苦,并且愿意改过自新。但是,你用这种方法对待一些动物,它们可能体会不到和人类一样强烈的痛苦。

3.新脑

第三个脑就是我们的新脑,也被称为思维智慧的脑,是在250万年前形成的。它负责认知、记忆、分析、解析、直觉、计算。

荣格曾经说,人从3岁起新脑才会发育,甚至20岁前都不能发育完全。也就是说,3岁之前的这些情绪的部分,我们是没有理性地去分析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分析,因为我们的新脑还没有形成,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过滤负面的情绪。

刚出生的孩子很难辨别自己的情绪,你跟他讲什么他就相信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他根本没有智慧,没有新脑的形成,自我都没有形成,他只能做到海绵般地吸收而已。

所以,越是小时候吸收的负面能量,长大后就越难清理,因为他吸收时脑的级别越低,产生这种本能的效用就越长。这些信息在被灌输进去的时候,孩子年纪太小了,没有留下任何显性的意识的记忆,剩下的只有身体、神经留下的印记。

这三种脑的定义看起来有点复杂,但了解这些才能了解情绪到底是什么。

同时,这三个部分的大脑在工作的时候是有优先级别的。爬虫脑的优先级别最高,因为它最原始,它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底层机能,安全感。而哺乳脑(情绪脑)的优先级次之,它控制着我们的情绪,当我们处于强烈的愤怒情绪之中时,我们会向那张讨厌的面孔挥舞拳头,不会去分析这样做是否合适以及会产生的后果。最会分析、最智慧的新脑的优先级是最低的,当爬虫脑或者哺乳脑处于高度运转之中的时候,新脑的活动会受到抑制,甚至停止。

因此无论你有多聪明,你的情绪一起来,理智就让路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沟通中,我们总是强调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因为情绪脑过度活跃的时候,道理就变得如此苍白和不可被接纳。

我们的大脑和情绪系统太原始了,最新的这部分也是在250万年前形成的,甚至还有1亿年前形成的。也就是说你大脑软件系统的一部分,有250万年没有升级了。大脑的硬件系统从20万年前的智人以后也没有升级了。你就如同一台从埃及金字塔里挖出来的没有升级更新过的电子管电脑,现在用起来当然不会太顺畅。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电脑,电脑也会时不时地提醒我们升级或者更新程序。我们人自己的大脑呢?我们的社会也在发展,我们人也在发展,但是脑部原始的这些机制是不升级的。我们用以前爬行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和20万年前智人的这种大脑在应对我们现在复杂的社会,那么如何能够应对越来越多的痛苦情绪呢?

读到这里,如果下次你的先生/夫人跟你吵架、摔东西的时候,你就可以理解他了。人类的祖先是由猩猩演变而来的,猩猩也有不同的种群,比如红毛猩猩和苏门答腊猩猩就有着典型的、不同的性格。红毛猩猩就很暴躁,喜欢掌控,喜欢群居;但是苏门答腊猩猩喜欢独处,喜欢安静。所以你就可以更大程度地理解他/她:亲爱的,原来这是你原始的祖先的程序开始运行了。

当你自己的情绪上来的时候,可以告诉自己,这古老的情绪机制在我身上又起作用了。给自己足够的理由去观察情绪,去质疑它的合理性。对于我们自己的情绪,完全接受、无视抗拒、听之任之,都是错误的。

如果未来我们真的可以设计出人工智能的人类,应该不会给他们配置这样复杂的、负向的情绪系统。例如我们给AlphaGo设计一套情绪,让他的情绪系统跟人类一样。那么它可能自己跟自己下了两盘棋以后,就开始抱怨:“好累、好辛苦,为什么别的机器在休息,我在下棋呢?这样的话我是不是吃亏了?天哪,我被利用了,真是太生气了!”

因此,情绪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不称手的工具。我们要搞明白几个问题:

1.情绪是一个工具、一个机器,情绪不是你的本质。

2.情绪是原始的,通过生化方式调控的行为促进、抑制工具,但是相当的低效。看看我们可怕的效率、可怕的拖延懒惰,看看我们需要多少时间寻求刺激、娱乐,并且是重复性的、毫无建设性的刺激,你可能会有所体会。

3.很多人不了解情绪,不会使用情绪,只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比如,所有的电影、综艺、互联网、游戏都在消费你的情绪,所有的App、游戏、节目都需要做精心的设计,不断地刺激你的脑垂体,让你舒适和上瘾。

4.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境地,那就是意志力越来越差,自我掌控力不断下降。相反,算法和机器越来越智能,我们越来越无法逃脱荷尔蒙的控制(酒精、药物、性、娱乐都是如此),包括大量的抑郁症,都是由于我们的神经系统已经达到一个相对不健康的程度,无法正常地运作。

情绪和荷尔蒙

那么大脑通过什么机制来调节情绪呢?答案就是:荷尔蒙。

大脑是人体这个生化工厂的核心指挥者,通过各种机制释放和回收荷尔蒙来产生情感、情绪反应。从某种角度讲,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化学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莫里博士指出,人们心情烦躁是因为身体梅拉多宁(褪黑素)的激素累积过多。如果情绪不好,那么清晨早点起床,可以使不良的情绪逐渐消失。因为梅拉多宁激素在夜间产生较多,清晨较少。

那么人们的冲动又是来自哪里呢?因为他们的大脑缺少一种激素,叫作5-羟色胺,这是一种负责监督行为的化学物质。缺少它的人更容易产生抑郁、冲动、攻击暴力等。女性大脑合成5-羟色胺的速度仅是男性的一半,所以女性更加情绪化。

人们为什么会感觉到快乐?因为我们的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激素,这是一种让你感觉到快乐的荷尔蒙;人们为什么会感觉到上瘾、麻醉?也是因为内啡肽,让我们的身心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当中。

人们为什么感觉到焦虑紧张?因为我们分泌的一种叫肾上腺素的荷尔蒙。

看到这里,你们可能很难理解这些激素是怎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起作用的。举个轻松简单的例子。


一对男女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如果他们很喜欢对方,此时这位男性的身体会分泌睾酮,女性会分泌雌激素。这种激素让他们彼此渴望持续下去直至陷入爱情。而陷入爱情后,他们的身体又会持续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多巴胺是在爱情当中最重要的物质,能让一个人处于疯狂状态。

在人的多巴胺急剧分泌的时候,根本看不见对方有什么缺点,想到他就很兴奋,想到他就很快乐。在这个时候你可千万不要想着去拆散对方,罗密欧跟朱丽叶、梁山伯和祝英台,可能都是在多巴胺分泌最高点的时候被人拆散的,直接导致他们轰轰烈烈地想要一起赴死。

其实聪明的人完全可以等到下面几个阶段,因为多巴胺带来的激情只是一种错觉,它让你以为爱是永久的,是狂热的,是可以永存的。


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不会持续地处于高兴奋的状态中。通常多巴胺会在六个月内慢慢消退,如果长的话也就到三年半。所以,你所沉迷的最初的激情也会慢慢消退直至平静。

疯狂购物也是一样。有的人到商店、上淘宝就拼命买东西,因为受到各种促销、限时、图片、实物的刺激,这个时候他们的多巴胺分泌指数最高,看到什么都很兴奋,什么都想买。但是,买来的东西很有可能会被束之高阁,因为这时候多巴胺已经消退了,他对这个东西已经不感兴趣了。

如果你想要说服某个人离开不适合他的情侣,怎么办呢?千万不要在他荷尔蒙最疯狂的时候去提这个要求,你只需要等待他们的多巴胺衰退,彼此变得平静了,再去进行劝说,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有个有意思的口诀:男女相爱,肾上腺素决定出不出手,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5-羟色胺决定谁先开口。

两个人相遇,如果对一个人有好感,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兴奋度提高,人的胆子也会变大,表白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多巴胺就是我们讲的快乐指数,它决定了你们的情感能持续多久。但是我们要注意,多巴胺不会持续分泌过长时间,这段激情迟早会消退。

5-羟色胺影响自我情绪的控制力,5-羟色胺低的人自我情绪控制力差,所以他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所以,情绪跟我们的大脑结构有关,跟我们内在激素的分泌有关。如果撇开信念,不去谈论思维,就想想我们怎样去提升多巴胺,我们可以保持肌肤的接触,多去拥抱亲吻。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感到快乐,就经常拥抱他,经常抚摸他,经常亲亲他,这样他会分泌多巴胺,会感觉到快乐。

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期待,降低预期,自然会感觉到快乐。降低预期最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感恩,当你每天去做感恩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很快乐,你会感觉到你的预期降低,对身边所有的事物都很满意,这个时候你的多巴胺指数是上升的。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方法。

同时还有一些东西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比如甜食、美食、烟酒、药物都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当然,这些食品、药品的滥用,也是上瘾症的成因之一。

药物成瘾、网络成瘾、行为成瘾,这些上瘾症的本质和原理相同,或是通过外界摄入化学物质,或者通过行为刺激大脑神经中枢的奖励系统,产生愉悦、刺激的荷尔蒙,让人欲罢不能,不断地想要重复。


有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电路电极夹到试验小鼠的头部。这只老鼠只要去踩一块踏板,就能制造出兴奋的感觉。随后,科学家把食物跟踏板放在一起。按道理老鼠应该去吃东西,但是它踩下踏板获得的那种愉快的感觉,超过了吃东西的兴奋感。所以老鼠宁愿选择去踩踏板,也不选择吃东西,也不去交配。这个老鼠就一次一次地去踩踏板,频率可以达到6000次/小时,直到因为饥饿疲惫倒地不起。

一些游戏成瘾的孩子会通宵打游戏也是一样的道理。那些在网吧上网的孩子很少停下手中的游戏出去吃饭,就和上面的小鼠一样,有一个电路在他们的头部不停地刺激,释放那种让他愉悦的情绪。

现在你可以有点概念,什么叫你在用情绪,还是情绪在用你。


多巴胺机制就是我们大脑奖赏系统的核心。这些情绪原本是为了给我们的祖先增加生存机会的,有可能能够被脑部的反应所替代。每当我们有了一些身体、心理上成瘾的症状时,需要提醒一下自己,其实并不是“你”在玩游戏,并不是“你”想要去抽烟,并不是“你”想要喝酒,并不是“你”想要再去找一个伴侣,而是你的身体亟须再次收获类似的荷尔蒙,是你的身体在上瘾。你就像一个被动的机器,要不停地去喂养它的这种感觉。

让我们再看一个有意思的例子: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科学团队发现果蝇也会有性高潮和快感。这种特性同时在果蝇和人类中出现。科学家希望利用该研究结果来了解更广义上大脑对特定行为的奖赏机制,以及吸毒等行为可能造成的负面后果。

科学家发现激活果蝇腹部的“黑化诱导神经肽表达神经元”(corazonin-expressing neurons,简称CRZ neurons)可以促使果蝇产生性快感。科学家们对12只雄性果蝇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它们的CRZ神经元能在红光下触发,而果蝇是看不到红光的。被改造的果蝇在有红光的房间里飞行,并随后在那里射精。而未经改造的果蝇则没有这种偏好。相比和雌性果蝇交配或者觅食,雄性果蝇仿佛发现“高科技”带来的愉悦已经超过了一切,一旦进入“红灯区”,雄性果蝇便“流连忘返”,可以纵欲到奄奄一息。

这些结果表明,奖赏机制是一种古老的机制,可能很早就演化出来,能帮助动物生存和繁衍。科学家说:“从果蝇到哺乳动物,最终到人类,这一机制都很好地保留着。”因此,或许这种奖赏机制最早是在果蝇和人类的一些共同祖先中演化出来的。


下次当你上瘾于某个事件而不能自拔的时候,去观想你就是那只疯狂踩踏板的老鼠,或者是在红光中的果蝇,有可能你会突然产生觉知,从原始的大脑程序中解脱出来。人们总认为快乐、愉悦是好的,但是在一个古老的情绪机制、奖赏系统的设置下,这种对快乐的短期、高频的刺激需求有可能带来长期的痛苦。

那么怎样提升5-羟色胺呢?也就是肌肤接触,拥抱按摩,还有一些有节奏的刺激,比如跳舞、呼吸、唱歌、散步、健身等带有节奏韵律的刺激,都可以提升5-羟色胺。所以一些老人很爱跳广场舞,也算是帮助他们改善情绪的一个方法。

晒太阳也可以帮助提升5-羟色胺。动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晒太阳、睡懒觉就是这个原因。

人们紧张的时候会分泌肾上腺素,怎么样能够降低这种让人紧张的物质呢?有的人选择吃东西、咀嚼、交谈,还可以喊叫、哭泣、运动,这些都可以释放这种焦虑紧张的激素。在情绪清理、情绪平衡中有个关键的步骤,就是释放情绪。释放跟发泄不是一个意思,发泄是激化你的情绪,越发泄情绪上升越严重。

例如,你本来有愤怒,但是你发泄完以后,会感觉到后悔,有可能下一次的时候你情绪更强烈,这叫作发泄。释放则是把积压的情绪清理掉,把它残存的荷尔蒙燃烧掉,把身体记忆也清理掉。释放的关键目的不是发泄,是要归于中心和平静。

【功课1:情绪稳定度量表】

情绪稳定度就是你情绪的自我管理水平。情绪稳定度量表里有很多维度,包括自我的抽离程度、和别人的关系、是否在意别人的评价、受别人外在评价的控制程度、内在的焦躁不安、自我否定程度、和系统之间的情绪关系,以及自我情绪的转化和解离的程度……我把这些维度抽取出来做了25个问题。

如何使用这张情绪度量表?

你需要针对这25个问题打分,共有2分、1分、0分三个分值。

例:量表的第一个题目是:脑海中总有很多自我对话和无法抑制的想法。如果你觉得自己是这样的,你可以给自己打2分。如果你想说:“是啊,我有的时候是这样,但频次并不是很高。”那请你给自己打1分。如果你觉得自己从来不会这样,不会有这么多与自我的对话,也没有这种想法产生,就给自己打0分。

请凭借你的直觉打分,不需要刻意地打高或者打低,只凭着你的直觉去打。

它并不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量表。打完分以后,给自己做一个汇总。

续表

【功课2:身体情绪释放】

各种情绪存在于我们的身体、细胞、神经记忆中,清理情绪不能只用逻辑判断,还需要用一些方式帮助身体进行清理。

第一阶段:快速混乱地呼吸(10分钟)

你可以闭上眼睛,站立,双膝微曲。握住你的拳头,放松肩膀,帮助你的身体打气。快速混乱地呼吸,让你的头脑进入过载的状态,足够快速地呼气,可以中断头脑的逻辑念头。

第二阶段:释放情绪(10分钟)

允许自己把所有需要表达或释放的情绪扔出来,全然地进入那种释放当中。你可以大吼、哭泣、跳跃、手舞足蹈、唱歌,等等,全然地释放你自己,不需要有任何的压抑。你也可以不发声音地去完成上述的要求。

第三阶段:保持静默(10分钟)

让自己放松,你也可以用抱枕,或者抱着自己,让自己感觉安全、放松。你需要回归到平静、平和的能量里面,就像你很疯狂地做了一次大扫除,做完大扫除以后再好好地休息一下。

引爆情绪的练习,每天可以定时做一次,定时清理你残存的情绪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