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鱼
刀鱼
刀鱼,产自福建宁德海域。它全身光白如银,体形狭长侧薄,酷似短刀,并因此而得名。
【原文】 刀鱼,产福宁〔1〕海洋。身狭长而光白如银,首如鳓鱼〔2〕而窄,腹下骨芒甚利。按类书曰,“刀鱼饮而不食”,非指此鱼也,谓鱼也。鱼身小,腹内无肠,有饮而不食之理。鱼,字书〔3〕作“鱴刀”〔4〕。字书有“鱽”〔5〕字,“鱴刀”之“刀”当作“鱽”。又别有“鱽”字,以别鱽鱼,则此鱼当称鱽鱼。而从土俗则曰“刀鱼”。古人制字,一字必有一物,若概称“刀鱼”,则“鱽”字将何着落乎?
《刀鱼赞》:有物如刀,不堪剖瓜。垂涎公仪〔6〕,见笑张华〔7〕。
【注释】
〔1〕福宁:福宁州,今福建东北部的宁德地区。宁德为其当时属地。
〔2〕鳓鱼:白鳞鱼。详见本册《鳓鱼》。
〔3〕字书: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用以解释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的工具书。
〔4〕鱴(miè)刀:鲚鱼的别名。
〔5〕鱽(dāo):“刀鱼”的正体字。但作者认为刀鱼和鱽鱼是两种鱼,所以有待考证。
〔6〕垂涎公仪:使廉洁的公仪休流口水。垂涎,馋得流口水。公仪,指汉代公仪休,其人为官清正廉洁,虽然喜欢吃鱼,但拒绝了别人用来贿赂他的好鱼。该典故出自《史记·循吏列传》。
〔7〕见笑张华:被博学的张华嗤笑。张华,西晋文学家,博学多识,相传著有《博物志》。《晋书·张华传》称“天下奇秘,世所稀有者,悉在华所。由是博物治闻,世无与比”。
【译文】 刀鱼,产于福建宁德海域。它的身体狭长,表面光亮洁白,宛如镀银一般。它的头部类似鳓鱼,但更加窄小,下腹的刺特别尖锐锋利。我看类书记载,刀鱼只喝水不进食,感觉这并非指的是我们所熟知的“刀鱼”,而是在说“鱼”。鱼身体短小,肚子里没有肠子,因此只喝水不进食。鱼在字典里写作“鱴刀”。字典里还收录了“鱽”字,那么“鱴刀”的“刀”应该写作“鱽”字。我认为,之所以要造出“鱽”字,就是要把鱽鱼和鱼区别开来,所以应该把“刀鱼”称作“鱽鱼”。但是按照当地人的习俗,姑且叫作“刀鱼”吧。按理说古人造字,一个字必定对应一种事物,如果都统称为“刀鱼”,那“鱽”字的意义和用途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