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虎鱼
蟳虎鱼
蟳虎鱼,头大、个头小、嘴宽,身体为管型,身上有标志性黑色圆形斑点。其常在浅海礁石洞里活动,特别喜欢在江河入海处的咸淡水交汇处的乱石中觅食,喜食蟹类。从外形来看,很难想象其貌不扬的蟳虎鱼是全身盔甲的蟳的天敌与克星。
【原文】 蟳虎鱼,黑绿色,形如土附〔1〕,细鳞而阔口。常游海岩石隙间,或有石蟳藏于其内,则以尾击挞之。蟳觉,伸一螯,钳其尾。此鱼竭力摇尾,脱其螯,弃之,复至其隙,又以尾探。蟳怒,尚有一螯,再伸而钳其尾。仍如前摇脱其螯,抽岀,弃之。盖此鱼之尾甚薄,蟳螯虽利,所损无几。抖而落去,脱然无恙。然后游至石隙,不以尾而用首索之。蟳无所恃,但出涎沫,作郭索〔2〕状。鱼乃以口吸螯折伤处,全身之肉尽为吮去。未几蟳毙,而鱼已饱矣。渔人每见,奇而述之,人亦未信。网中所得蟳虎鱼,其尾往往裂破不全,兹足验也。
尝闻蜗牛至弱也,而能制蜈蚣,必先以涎落其足。今蟳虎欲食蟳,必先损其螯,其智一也。凡人之技艺必从习学,而物类之智尽自天秉。《庄子》曰:“以蜘蛛、蛣蜣〔3〕之陋,而布网转丸,不求之于工匠,则万物各有能也。”〔4〕信然矣。
《蟳虎鱼赞》:尔状不威,尔力未强,乃以虎名,以柔制刚。
【注释】
〔1〕土附:沙塘鳢。
〔2〕郭索:拟声词,形容螃蟹在沙地爬行时发出的声响。
〔3〕蛣蜣(qiāng):蜣螂,俗称屎壳郎。
〔4〕此句出自西晋郭象《庄子注》,大意是万物各从天性,没有差别。
【译文】 蟳虎鱼通体呈墨绿色,外形像土附,鳞片细密,鱼嘴宽阔。经常在海边岩石缝隙间游动,有时石隙中藏着海蟹,蟳虎鱼便会用尾巴拍打海蟹。海蟹察觉后,猛然伸出一只大鳌,死死夹住蟳虎鱼的尾巴。蟳虎鱼则使出全力扭动自己的尾巴,把海蟹的大钳子扭断并拔出,然后顺利摆脱险境。过了一会儿,它回到这处缝隙,仍然用尾巴挑衅海蟹,海蟹再一次大怒,伸出仅剩的一只大钳死死地夹住鱼尾。蟳虎鱼故技重施,又扭动尾巴把蟹钳扭断拔出。因为蟳虎鱼的尾巴特别纤薄,没有血肉,所以再锋利的蟹钳也不能对它造成伤害。被蟹钳夹住的蟳虎鱼,在水中抖动一下身体,蟹钳就脱落了,它也就能毫发无伤地逃开。之后,蟳虎鱼又一次游到石隙处,这回不用尾巴,而是把头探过去寻找海蟹。海蟹失去了自卫的大钳,只能吐出几个泡泡来回爬行。蟳虎鱼轻松地用嘴吮吸蟹钳折断之处,不一会儿,海蟹全身的肉就被它吸光了。于是,海蟹丧命,蟳虎鱼则填饱了肚子。渔民经常能看到这种场景,感到十分惊奇,可是其他人大多不相信。但如果观察渔网中的蟳虎鱼,就会发现它们的尾巴往往残缺不全,这大概可以作为上述的证明吧。
我曾听说蜗牛是最弱小的动物,却能制服比它强大的蜈蚣,因为它懂得分泌体液来腐蚀蜈蚣的腿脚。现在蟳虎鱼要吃海蟹,就先扭断它的大钳,它们的策略如出一辙。人类的专业技能都需要通过学习获得,而自然生物的巧妙智慧却天生就有。《庄子》讲:“就连蜘蛛、蜣螂都懂得结丝网、埋粪球,而不必向工匠求助,可见万物各有其独特的能力和天赋。”这句话说得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