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
【原文】 按:鱼,其种类不一,曰青、曰黄、曰锦、曰燕、曰,繁生浙闽海中。小者如掌,大者如盘如匜,至大者如蒲团〔1〕如米箕〔2〕,重六七十斤、八九十斤不等。有“水盖”“斑车”“牛皮”之名,皆大也。诸鱼并有刺,而鱼市见者则无。询之鱼贾,曰:“鱼之刺在尾后,距尾根二寸许。渔人捕得,先以铁钩钩其背,摘去毒刺,投于海,然后分肉入市。”其刺有二,一长一短。长者有倒须小钩,甚奇。其毒刺螫人身发寒热连日,夜号呼不止。以其刺钉树,虽合抱松柏,朝钉而夕萎,亦一异也。
鱼,《尔雅》及诸类书不载,韵书亦缺,盖其字不典,不在古人口角〔3〕也。匪但经史中无此,即诗赋内亦罕及。独《汇苑》因《闽志》采入。《字汇》注鱼曰,“鱼,似鳖”,义尚未尽。《尔雅翼》解鲛鱼曰:“似鳖,无足有尾”,此正状也。而又曰:“今谓之‘鲨鱼’,则展转〔4〕相讹矣。”不知古人典籍虽鲜“”字,然《江赋》鲼鱼〔5〕注曰“口在腹下而尾有毒”,尤为鱼传神写照。昔人既不解,又失详〔6〕“鲼”义,尝执“鲛鲨”二字以混鱼,致使诸书训诂〔7〕一概不清,每令读者探索无由,多置之不议不论而已。
渔人称燕固善飞,而黄、青、锦亦能飞。尝试而得之网户,凡捕者,必察海中集之处下网,相去数十武〔8〕,候其随潮而来,则可入我网中。有昨日布网,今日潮候绝无一者,因更搜缉之,则已遁去矣,或相去数十里不等。盖鱼聚水有前驱者,遇网则惊而退,乃与群越网飞过。高仅一二尺,远不过数十丈,仍入海游泳而去,又聚一处。渔家踪迹得之,乃移船,改网更张,遂受罗取。往往如此,是以知其能飞也。大约燕善飞鼓舞,青、黄、锦相继于后。取渔人之言,而合之《珠玑薮》之说,似不诬矣。
【注释】
〔1〕蒲团:蒲草编成的坐垫。
〔2〕米箕:竹条编成的簸箕。
〔3〕口角:本指嘴边,这里指经常讨论的内容。
〔4〕展转:辗转,流传的过程。
〔5〕失详:缺少详细的了解,这里指不了解。
〔6〕鲼(fèn)鱼:生活在暖温带及热带海岸线水域中的一种鱼类。
〔7〕训诂:对古籍中的字词进行解释。
〔8〕武:古代六尺为“一步”,半步为“一武”。
【译文】 作者注:鱼种类繁多,有青、黄、锦、燕、等。鱼大多产自浙江、福建附近的海域中。小的鱼只有巴掌大,大的像盘子、水瓢那么大,甚至还有蒲团、米箕般大的,重达六七十斤、八九十斤不等,大鱼俗称“水盖”“斑车”“牛皮”等。鱼都长着尖刺,但是市场上的鱼却没有刺。我曾询问鱼商,他们告诉我:“鱼刺长在离尾巴根部两寸多的地方。我们捕到鱼后,先用铁钩钩住鱼背,摘去毒刺扔到海中,再将鱼拿到市场上售卖。”鱼有两种刺,一种长的,一种短的,长刺上还有倒钩,非常奇特。如果有人被鱼的毒刺扎到,就会反复发热和发冷,夜晚更是哀号不止。即使是合抱粗的松柏,在被毒刺扎到后,也会在一天之内枯萎,这也是一大怪事。
鱼在《尔雅》和各种百科书中都没有记载,韵书也没有记录,大概是因为这个字不典雅,所以不为古人所用。不仅在经史典籍中没有这个字,就连诗赋中也很少看到,唯有《汇苑》在引述《闽志》时录入了这个字。《字汇》中“”的解释为“一种像鳖的鱼类”,但字义并不明确。《尔雅翼》把“鲛鱼”解释为“就像没有四肢但有尾巴的鳖”,这正符合鱼的外形特征。《尔雅翼》又称:“现在也叫它作‘鲨鱼’。”这便是以讹传讹了。殊不知古代典籍中虽然很少出现“”字,但《江赋》中关于鲼鱼的描述为“口器位于鱼下腹,鱼尾有毒”,正是对鱼特征的传神写照。从前人们不了解鱼,也不了解“鲼”的字义,就用“鲛鲨”给鱼冠名,导致各种书籍中的解释模糊不清,令读者难以辨别,只好“不求甚解”了。
渔民说,燕固然能飞,但黄、青、锦也能飞。我也从捕鱼者那里听说,每当捕鱼的时候,人们都会先找到海中鱼的聚集处,在距其数十步的地方下网,只需等到涨潮,鱼就会自投罗网。有时前一天下网,第二天没有捕到鱼,便要重新寻找鱼的踪迹,因为它们一般已经逃出几十里远了。它们聚集时,游在最前面的鱼,触碰到渔网便惊动后退,会与其他鱼一起飞跃渔网。它们飞跃不过一两尺高,几十丈远,然后便重新入水游走,再寻找地方聚集。渔民循着踪迹找来,再驾船到合适的位置下网,就又能捕捉到鱼了。它们每次皆是如此,由此断定鱼能飞。大概是作为飞跃能手的燕在前面引领鼓舞,青、黄和锦紧随其后,一跃而起。根据渔民所说,再加上《珠玑薮》的记载,诸鱼能飞的事似乎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