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自律的本质与目的,你了解多少
通过观察,我发现,对于自律许多人都会有同样的错误认知:一是夸大自律的作用,把自律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二是混淆自律的目的,陷入为了自律而自律的泥潭。
这种错误认知,也造成了许多人为了拥有自律这味“灵丹妙药”,总是逼迫自己坚持“苦行僧”般的生活。
毋庸置疑,自律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在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要想真正拥有这种生活方式,还要从认识自律的本质和了解自律的目的开始。
1.3.1 自律的本质:自律更多的是环境问题而不是个体问题
关于“自律”本质的探究,发端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把一群小朋友关在一个房间里,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棉花糖并告诉他们:这糖可以吃。但是,如果你再等15分钟就能得到两个棉花糖。如果你实在抵御不了诱惑,把棉花糖吃掉了,那么后面你就什么都得不到了。
实验结果是:但凡继续等待15分钟的孩子,在其今后的人生中,各项成绩、同学评价、人际关系等表现都优于“立刻吃掉手中的棉花糖”的孩子。
如今,我们所说的“延迟满足”正是来源于这个实验。只是,在后来,这个实验被许多人误解了——他们误以为“一个人只要足够自律,抵制住眼前的诱惑就会更容易成功”。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仅在于自律,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让吸烟上瘾者去选择,是要钱,还是要烟。实验结果很有意思:当让吸烟上瘾者去选择是要50元还是5根烟时,上瘾者中有一部分人会选择50元。但当心理学家把现金奖励提高到200元时,他们几乎都放弃了5根烟。
在这个实验中,吸烟上瘾者实际上是理性决策者。当有其他可选的更好选项时,他们不会选择烟,但倘若没有比烟更好的选项时,很显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烟。这也就意味着,从某种程度说,吸烟习惯的养成,也许并不是因为缺乏自律,而仅仅是因为吸烟者处于一个没有其他任何选项和可竞争的替代品来满足他们的欲望的环境。
自律更多的是环境问题而不是个体问题。
当然,自律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也无须过分夸大自律的作用。否则,一旦达不到自律的标准,你反而会变得更沮丧、无助和不自信。
举个例子,2020年伊始,为了紧跟时代,也为了分享和推荐我读过的好书,我专门开通了一个名为“撰稿人读书会”的抖音号。在抖音后台,有读者曾给我留言说:“庞老师,我自己的文化程度有限,最近在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可是有一本书我一直读不太懂,每天晚上刚翻几页就想睡觉,我是不是太不自律了?”
我告诉他:你这不是自律,是自虐。
读不懂就放下,为什么一定要强迫自己呢?那么多有价值的书籍难道就没有一本适合你的,能让你读懂又能获得乐趣的吗?找到更好的选择和替代方法,这种“不够自律”的焦虑就会少很多。自律其实很简单,它们有用,但无须被过度吹捧和宣扬;自律受价值观的影响和限制,使我们在多种复杂的环境中完成衡量与取舍,这便是自律的本质。
与其说自律是一种标准、一句口号,不如说它是让我们的状态变得更好的生活方式,让自律渗透灵魂深处,这才是我们走向成功,走在他人前面的关键。
1.3.2 自律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律而自律
聊完了自律的本质,我们不妨接着来聊一聊自律的目的。
其实,无论是在自律还是在自控等类似的词语释义中,都有两个基本要素:
表 自律的两个基本要素
虽然自律未必是某种特定的行为,但读书、冥想、健身,似乎常会被看成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自律才能够实现的事。
但这些看上去很好的事与物,绝对不是自律的终极目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完成这些事本身当作目的,为了自律而自律,那么自律就会成为我们发展的障碍。
读书也好,锻炼也罢,这些都是一个成长、学习的过程。在做这些事的过程里,让你的心重新对某一件事变得赤诚。慢慢你会发现,原来不是非要每天读书、健身就代表着自律。如果因为某天有更重要的人要见面、重要的事要做而耽搁了,那也不能说明你不够自律。
能够真正做到自律的人,首先是懂得自我尊重的人,其次是拥有积极自信态度的人。
回想一下过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自律的经历,只是,这种自律稍纵即逝。
通过上述思考,我发现“自律”不再只是我们所认知的简单的两个字,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了责任感、价值观。它会因你的妥协而中断,亦会被某种力量所驱使。所以,在我们的“人生字典”里,不应该只有“自律”,还应该有一个自我完善的体系,让它支撑着你不因一次借口而放纵,不因一时失败而放弃,伴随你终身成长。毕竟,停滞不前很容易,自我完善却无法一蹴而就。
作家汤姆·罗宾斯说过一句话:“倘若你没有钢铁般的意志来把握自己的人生,上帝会让你付出代价,让你为自己的软弱吃几次苦头。倘若你不能亲自掌舵,就不要怪你的航船停靠在莫名其妙的港口。”
自律不是纪律,但它会时刻提醒普通的我们,不要总是在吃了无数次苦头之后,才想起来要亲自掌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