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故事
在1907年,虽然农业收成不及1906年的大丰收,但既没有出现农作物歉收,也没有发生其他的自然灾害。俗话说天灾人祸,这场灾难的动因恰恰正是人的行为。就像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于美国房地产行业,1907年,引爆这场灾难的是一种叫铜的有色金属。2008年,美国的房地产行业通过次级抵押贷款与金融业深度融合,而1907年,铜业公司的股票被大量用作抵押物来获得银行贷款,从而与金融业进行捆绑。2008年,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落后于现实的发展;而1907年,既没有央行也完全没有金融监管的概念。承担类似监管作用的行业自律组织结算行,也因为银行业和信托业之间的内部竞争而隐隐存在不合。
话说7月间,一家公司已经将其铜产品的销售价格每磅下调3美分。9月份,这家公司又继续加大铜价下调力度。数次下调之后,铜的价格从每磅22美分降到每磅15.5美分。然而,这一系列的降价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家公司仍然没有接到任何大额订单。这不是这一家公司的麻烦,多家铜公司面临着类似的烦恼。销售不振影响到证券市场,这些公司不得不减少股票的派息分红。人们看到,整个铜行业普遍开始压缩产能。铜板块上市公司的龙头股公司甚至将产能削减了60%左右。与此同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中,钢铁类股票的交易量急剧缩小。
在此之前,虽然证券市场一直在持续不断地缩水,但是,实业领域的业务活动却没有受到损伤。各个厂矿和高炉都在忙着履行以前的订单。到了10月份,好像突然之间所有的询价都消失了,铜价陡然下跌到每磅12美分,与最高时的26美分相比腰斩了。可怕的是,即使跌到这样低的价位,仍然没有大宗交易。电车运输等行业需要使用大量的铜。当时人们认为,导致铜行业崩盘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些企业未能筹集到新的资本来扩展它们的业务,因而中断了铜的采购,导致市场对铜的需求急剧萎缩。
一场危机的爆发,总有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导火索。铜价的腰斩是市场自身供需调整的表现,波及证券市场也是市场有效运行的必然结果,但是从一次市场波动演变成一场金融危机,触发开关是几个叫海因策的兄弟和他们的朋友。他们就像是一种致命的病毒,和他们密切接触的金融机构都跟着倒了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