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全球经济秩序的基石
在德国,像我这一代人,在1945年时刚上小学。那时的我们还太小,不明白自己所在的国家之前为何会卷入战争,也不明白这个国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为何会经历那般剧变。但我们都很清楚,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就如同在一战结束后的那几年,德国举国上下回荡着一句口号——“永不再战”(NieWieder Krieg)。人们已经受够了战争的蹂躏,渴望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重新开始,携手打造更好的生活。
无论是对于德国,还是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都绝非易事。当二战终于结束时,整个德国已经沦为一片废墟。在德国主要的城市中,幸存下来的历史建筑不足1/5,数以百万计的房屋被摧毁。在我的家乡——德国南部的士瓦本地区,情况也不例外。在该地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腓特烈港,几乎所有的工厂都被夷为平地,其中就包括两家传奇企业——汽车制造商迈巴赫和飞艇制造商齐柏林的工厂。在二战期间,它们都被纳粹政府征用,用于生产军备物资。
我最早期的记忆之一,就是站在父母家的房顶上,眼见18公里之外的腓特烈港在一次次的交火中被摧毁。我们祈祷自己所在的小镇不会遭到突袭,所幸我们的愿望成真。然而,光是针对腓特烈港发动的最后一次突袭,就导致700人丧生。我至今依然记得父母在听到这则新闻时悲恸落泪的场景,他们与这座相邻城市中的许多人都有来往。腓特烈港原有28000名居民,到战争结束时,只剩下不到1/4,其余的人死的死,逃的逃,还有人就此失去行踪。
当时我所在的地方名叫拉芬斯堡,是为数不多的侥幸逃过盟军轰炸的城镇之一。这很可能是因为拉芬斯堡不具备军工生产能力。但战争的阴霾一直笼罩着这个城镇。当战争接近尾声,法国盟军进驻这里时,拉芬斯堡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避难所,大批国内难民、强制劳工、战俘和伤员纷纷流入。整个城镇彻底陷入混乱。1945年5月8日午夜,仅有的一线希望降临——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了。在德国,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零时”(Stunde Null)。包括伊恩·布鲁玛在内的历史学家则将紧接着的这一年称作“零年”。此时的德国经济已经彻底崩溃,它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有机会在这片废墟之上改过自新、从头开始。
同为轴心国集团主要成员的意大利和日本,与德国面临着同样的境况。战后,所有轴心国的生产能力均被严重削弱。都灵、米兰、热那亚等意大利城市遭受了猛烈的轰炸,广岛和长崎则尝到了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空前破坏力。其他欧洲国家也都因饱受炮火袭击而一度陷入混乱。若将视线转向远东,便可看到此时中国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都深陷内战的泥淖。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各经济体依然未能摆脱殖民主义的枷锁。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只有以美国为首的美洲各经济体基本上安然无恙地度过了这场战争。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美国和苏联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在其势力范围内引领战后局势。战后的德国被盟军分区占领,士瓦本所属区域的未来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美国手中。
此时的美国面临着一项艰难的权衡。一战后,于1919年签署的《凡尔赛和约》使作为战败方的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这抑制了它们的经济发展,导致其无法走上稳定的经济复苏之路,从而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美国决意不再重蹈这一覆辙。
二战后,美国采取了不同以往的举措。它希望重振位于其势力范围内的欧洲地区的经济,其中包括在英国、法国和美国占领下的德国领土。在这些区域,美国旨在促进贸易发展,推进一体化进程,实现政治合作。早在1944年,美国及其盟国就已着手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如今世界银行的成员机构之一)等经济机构。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它们持续努力,致力于在联邦德国和整个西欧地区打造一个稳定的、不断发展的经济体制。
从1948年起,美国和加拿大还提供了具体的区域性援助。美国出台了以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命名的“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国家(其中包括德国和意大利)采购美国商品,重建工业产业。向之前的轴心国提供援助,这一决定虽充满争议,但仍被认为是必要的。原因就在于,缺失了德国这一欧洲工业发展的引擎,欧洲的富强与工业化发展就无从谈起。(经合组织的前身——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是该援助计划的重要执行机构之一。)
除了提供援助之外,美国还采取了其他举措。它通过在欧洲打造一个煤炭、钢铁和其他大宗商品的统一市场来鼓励贸易发展,这促成了当前欧盟的雏形——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的成立。在亚洲,美国也向包括日本、中国、韩国和菲律宾在内的国家提供了援助和信贷。在其他地区,苏联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推动建立了一种以中央计划经济和生产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在德国的战后重建过程中,地方政府、产业和工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1947年,齐柏林基金会将其旗下几乎所有资产都转移至腓特烈港,以期帮助齐柏林飞艇公司及其工人重燃希望,共同打造一个繁荣的未来。与此同时,腓特烈港的市民加班加点地工作,只为重建家园。其间,女性贡献出了非比寻常的力量,参与了许多最初的重建工作。德国《明镜》周刊后来在追忆这段往事时称:“由于大量男性在战争中丧生,盟军要依赖女性来从事艰苦的战后清理工作。”
玩拼图游戏时,我们需要把每一块拼图都放在恰当的位置,才能最终拼出一幅完整的图片。重建工作也是如此,它需要充分利用每一种资源,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力量。对于整个德国社会来说,重建工作是重中之重。在拉芬斯堡,有一家生产拼图和童书的家族企业,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经营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它甚至直接更名为“拉芬斯堡人”(Ravensburger,在中国被翻译成“睿思”)。战后,该企业继续从事拼图和童书出版业务,并且一直经营至今。在腓特烈港,齐柏林基金会旗下子公司、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采埃孚(ZF)东山再起。像采埃孚这类企业一般都是以中小型企业起家,德国正因这些中小型企业著称,它们构成了德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在德国战后经济转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