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李白纪念馆
从眉山到江油中坝这段铁路,对我们来说,是一段回头路。火车向北奔驰,傍晚时分到达中坝火车站,早有江油县的同志在等候。汽车走了十来里才到达县城,住在县招待所。这个“江油”,并非三国时期邓艾过了摩天岭所攻取的“古江油关”,古江油关大约在龙安府平武县南坝;这个“江油”,也不是旧江油县,旧江油县宋治雍村(今之旧县坝),元治武都兴教镇(今之武都镇)。新江油改治中坝,已是民元以后的事了。江油县在唐代隶属龙州,本来同李白并没有什么关系,地理沿革,才使它成为李白的故乡。一般都认为李白于神龙初五岁时迁居绵州昌隆县;“隆”字因避李隆基讳,先天元年改昌明县,宋以后改彰明县,县治在清廉乡,后称青莲乡,废了彰明县,划归江油县,江油也就成了李白的故乡了。历史沿革之复杂,引出平武、江油两县争为李白故乡的纠纷。平武牛心山至今还留下一些有关李白的传说和纪念李白的遗迹。但有关李白生平的史料,常常提到“广汉”,这是必须弄清楚的。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云:“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上安州裴长史书》云:“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刘全白撰《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志》:“君名白,广汉人,性倜傥,好纵横术,善赋诗。”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称李白为广汉人,也没错,因为他的侨居地昌隆县,在唐属绵州,而涪江流域的绵州、剑州、梓州之地,在汉朝都隶属“广汉郡”,曹学佺《蜀中广记》云:“指太白为广汉人,盖唐世彰明县属广汉郡,故独举郡为称耳。”后改绵州为龙安府,而今又归于绵州了。从唐宋的资料看,李白故乡应是今江油青莲场。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八引杜田《杜诗补遗》有“其宅在清廉乡,后废为僧房,称陇西院,盖以太白得名。院有太白像”一段话,并提出异议,但北宋杨遂于淳化五年(994)正月所撰《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云“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屠者居之”,则知太白宅于青莲乡之说由来已久,几乎已不容置疑。
江油中坝地处涪江平原,滨临涪水,是本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比旧江油县城武都更靠近青莲乡。5月26日上午,江油县文化馆黄励惇和李白纪念馆欧小白、邓家福三同志到招待所来介绍情况,并领我们去参观建设中的李白纪念馆(图2.3)。1961年四川省就决定在江油建造李白纪念馆,原拟建在青莲乡,直到1979年5月才改于中坝开始兴建。我们来参观时刚建了两年,但已经初具规模了。纪念馆陈列室已于“五一”开始对外开放。纪念馆有郭沫若同志1963年春所书为李白纪念馆补壁的对联:“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还有沈尹默所书清代李调元所撰对联:“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包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有宋碑两通:一是杨遂《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一是米芾所书李白《题江油尉厅》。从碑刻面貌与碑文内容看来,虽未必都是真品,但却是十分古老的旧碑,有一定参考价值。下午看欧小白同志送来的资料和他所整理的关于李白与江油的材料。
2.3 江油李白纪念馆
1984年10月再到江油参加李白歌诗研讨会,2006年4月三到江油参加国际李白文化论坛,均住在李白纪念馆。馆里搜集了丰富的太白文集版本和研究资料,不仅为国内的学者提供诸多方便,也为世界各地的李白研究者提供交流的平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江油李白纪念馆的建筑大约三分之二被毁坏,经过修复,又扩大了原有的规模。2012年8月10日,我第四次来到江油,参加李白文化论坛,仍宿于李白纪念馆,周遭巡视一番,布局比以前更加疏朗。主体是太白堂,还有太白书屋、古风堂、归来阁、杜甫堂、诗苑等建筑,有青莲池的宽大水面与楼阁相互映照,更富于园林色彩。纪念馆成了推动学术研究的基地,也成了扩大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江油也因此极大地提高了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