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匡山与戴天山
杜甫怀李白的《不见》诗有云:“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个匡山,曾有人认为是指匡庐山,宋人即加以辨证,认为是今江油的匡山。江油有大匡山和小匡山,这两座匡山相距一二十里,山上都有关于纪念李白读书的遗迹。1981年5月27日,我们离开青莲乡,即由绵江公路返回中坝,并奔向武都。在途中,驻车向西北近望小匡山,山上有一幢破落的庙宇,据主人介绍,这就是太白读书屋。所谓“书屋”,即太白书台,所以又名读书台、翰林山、点灯山,传说太白读书,夜有神灯照明。其上旧有太白祠。我们未曾上山考察。当年视线越过小匡山,便见远入天际的一抹山影,这就是紫云山,平日常有紫云浮于其上,即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所说“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的紫云山。回头北望,见大匡山屹立于小匡山之后,露出一个歪斜的山头。可惜当时未能一访大匡山,两年之后1984年10月,我到江油参加李白歌诗研讨会,才了结这拜访匡山的夙愿。会后10月27日在江油朋友丁稚鸿兄的陪同下,我和大梁葛景春、任城郑修平二君,骑自行车,来到江油古县治雍村,由大康舍车徒步登山,越过凤凰岭山麓,来到大匡山佛爷包之下。所谓佛爷包,是大匡山的一个山包,山形活像一尊弥勒佛。我们就从东南佛脚沿着被山洪冲毁的大道攀登上山,来到佛爷的腰部。这里一片不甚宽广的平地,相传就是唐代大明寺(后称中和寺)的遗址,后来建有太白祠、太白楼,清末还建有匡山书院,有光绪十五年剑门李榕所书“匡山书院”石碑(图2.7)。据在此放牧牛羊的一位六十八岁的老乡万绍贵同志介绍,他曾见到太白楼有一尊大型李太白像,右侧的匡山书院也有太白小像,祠堂和书院周围树林茂密,有一株数围之粗的大银杏,五十年代后期悉被斫毁,一座古木森森清泉泠泠的丛林,而今成了一片废墟。海按,桂林何庆恩咸丰九年于都门厂肆购得李龙眠所画太白像,同治四年移官清莲,借寓青莲书院,公暇于同治八年“勾摹上石”。太白像或有何氏勾摹李龙眠所画者。张秀熟《李白家乡分歧问题索源探微》文章,记1914年春假旅行匡山所见情景曰:“我们的目的地是大匡山,太白祠正在山阿,亭阁池榭,杂立在丛树浓荫中,很是幽邃。祠旁有唐代中和寺遗址,清末在这里建有匡山书院,规制崇宏,和太白祠连接,成一完整结构。祠内外断碑残碣,到处都是。”(见《四川文学》1961年第四、五期)牧羊老乡所说,与其所见近似。这里宋太祖乾德六年戊辰(即开宝元年,968)所刻《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和宋徽宗宣和五年癸卯(1123)所刻《敕建大匡山李太白祠堂记》及该碑碑阴的太白辞匡山诗碑都十分珍贵。宋刻诗碑之《辞山诗》云:“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鹭池。莫怪无心恋清景,已将书剑许明时。”北宋初期和后期的这两通碑(已迁入李白纪念馆),证明李白读书大匡山之说由来已久,其可信程度是相当大的。佛爷包之上有太白洞,有石床,也是有关李白的遗迹。要到太白洞尚有一段十分艰险的山路,我们未曾上去,不过依朋友所指,隐约可以望到洞口。《江油县志》卷二十四载蔡世英《游太白洞二首并序》云:“匡山凡三叠,太白祠在一叠,摩诃洞在二叠,太白洞毛子洞在三叠。太白祠去太白洞八里,路极幽险,洞在三叠之麓,洞口仅尺许,内如厂屋,异景怪形,层层迭见,如石笋、石花、石楼、石屋、石鼓、石钟、石磬、石柱、石泉、石井、石梁、石床,类非雕刻可就。余燃炬穷极幽深,俱属熏热,内有沙坪,广五六步,小坐其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几不知吾身在何处,所谓洞天者,其在是也?”序文所述游太白洞所见,堪称奇观。洞之上有高峰突起,今亦通称大匡山。旧说大匡山又名戴天山,似即指佛爷包之上的高峰。或说大匡山之北二十里有高山拔地而起,名盖天山,有人以为即古之所谓戴天山。
2.7 匡山书院
2008年8月中,我与宋红女史参加李白论坛会后,应邀上大匡山,为重建匡山书院献芹。车开到山下,徒步上山,满山茂林,与昔年相比,大异其趣。不过在这里重建匡山书院,难处不在建筑工程,而在教学安排,因为当今社会已经不是“书院”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