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转变
换言之,变化常常因情境而动,而转变往往是心理效应。想要自如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我们不应困囿于事件本身,而应在内心重新对自己进行定位和定义。倘若没有内在转变,那么表面的变化只能是隔靴搔痒,因为它根本就不起什么作用。
——威廉·布里奇斯[1](William Bridges)
《转变》
(Transitions:Making Sense of Life’s Changes)
想要深入探讨焦虑,必然离不开“转变”这一概念。遭遇生活变故时,虽然有些人能够从容以对,但大多数人会有死里逃生之感,在此过程中,转变未能成功完成,痛苦亦无法及时抚平,于是给未来埋下了痛苦之源。转变意味着要破釜沉舟。想要治愈焦虑,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有意识地改变自己,并采取必要措施来修复过往创伤。
转变意味着内心的撕裂。当内心之地被打开,透过裂隙,眼前和过往的痛苦会一一浮现,而转变能赋予我们无限潜能来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阶段,我们要么选择把自己包裹起来,把内心保护得密不透风、坚不可摧,要么轻抚柔软内心,抓住裂缝中探出的双手,最终治愈伤痛。
大多数人会通过努力奋斗,树立起人生中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从童年到少年,从参加高考到大学毕业,从就业到结婚生子,再到买房。感触敏锐的人认为人生苦短,转瞬即逝。在经历过生死离别之后,与寻常人相比,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生死更迭的感触更为强烈。对他们而言,无论转变大小——黎明与黄昏、周年纪念日、季节更替、生日等,都值得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去敬畏地对待。不过,尽管转变是朝着令人高兴或积极的方向发展的,比如结婚或乔迁新居,但如果出现伤心、困惑、愤怒、害怕、恐惧、呆滞、孤独、脆弱等情绪,也是很正常的。
很多人对转变缺乏基本的了解,因而无法有效感知自身的情绪变化,并理解和疏导这些情绪。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常常关注转变的外在表象,如筹备婚礼、购买汽车座椅或是收拾行李等,却忽视了其内在本质。表象固然重要,但人们也可能在转变过程中有意逃避那些被触动的情绪,为的是尽可能体面地减少面对新生活的机会。这不仅会对眼下的转变造成长期负面影响,还会波及未来的生活,最终导致焦虑加剧。
[1] 威廉·布里奇斯(1933—2013):美国著名作家、演说家和组织管理顾问,布里奇斯转变模型的提出者,其代表作品为《转变》、《转变的方式:拥抱生活中最困难的时刻》(The Way of Transition:Embracing Life’s Most Diff icult Moments)等。——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