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即算法:实现指数级增长的敏捷转型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敏捷是连续微转型

组织需要变革的原因是它的内部结构不能适应外部环境、企业战略,当市场竞争力下降带来生存危机时,必须要做出结构性调整。

美国战略管理学者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J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战略决定结构,即组织结构,包括架构、流程、权责机制、文化、人员能力等,是由企业战略决定的。这个观点在实践中演化出一系列关于战略与组织能力的工作框架,如IBM和华为使用的业务领先模型(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BLM)(见图1-1)。

图1-1 业务领先模型

战略设计的出发点是战略意图或愿景,根据对客户和市场的洞察发现市场机会,找到他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创新点,然后设计业务体系来交付产品或服务。这些方面的思考不是一次成型,而是需要几轮修正才能形成闭环交圈。业务设计进行分解后形成关键任务,由人在组织结构中、在匹配的组织氛围和文化中去执行。

一个组织逐渐长大,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性格和偏好,在战略制定过程中,组织状况也会反过来影响战略的制定。所以,战略制定也会有基于机会的战略和基于能力的战略两种角度,前一种是看到外边有什么好的市场机会,然后培养或购买所需的能力来竞争,后一种是看自己有什么能力可以延伸到一些还不错的机会上。那么,到底是战略决定结构还是结构决定战略?这个问题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个伪命题。在现实中,战略和结构都是在互动中彼此影响,就像鸡和蛋是进化的结果。

一个组织的各种机制设计,主要是为了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在这种目标下,一个“优秀”的组织需要有自我进化的能力,要能持续提高组织效率,更快更好地执行业务流程。但是,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有渐变也有突变。当渐变积累到一定阶段或发生突变时,企业就要制定新的战略来把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匹配起来,这时就要进行组织变革。

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就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不断深化。这时,企业最好从一张白纸开始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重构业务流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原先线下的做法搬到线上。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架构、激励机制、权责等都会做相应的调整。

这种战略与结构阶段性调整重构的工作方法基于一个重要假设,即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我们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到未来3~5年市场的变化,因此可以制定一个中长期战略,并设计相应的组织结构来高效执行,从而在市场上形成很强的竞争力。但是,在VUCA的环境下,这个假设很难成立,我们必须假设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但是可以对未来进行粗线条的预判,以及对一些事物的发展有情景推演和概率估算。这就是敏捷组织对战略的基本假设。

在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与30年前的业务流程再造希望解决的效率问题相比,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涉及客户、业务模式、管理模式等全方位的影响,更需要从重新思考一切的角度来看未来。

在敏捷组织中,重要的不是精准预测,而是大致方向的预判以及在行动中不断调整策略的能力。因此,敏捷组织的战略制定会持续地监控外部变化,及时进行研讨、制定下一步战略并确认它会与大方向一致,在组织结构设计中保持足够的灵活度,从而更容易支持战略的改变。在这种逻辑中,对组织和战略匹配度的调整频率就会增加,那么就没必要等到内外部高度不匹配时才进行大型战略变革。

很多企业把成为百年企业作为一种愿景。“百年企业”带来的是一种确定感和稳定性,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需要的反而是持续变化,而不是稳如泰山。持续的短期不稳定,才能带来长期稳定,这也是系统动力学、生态学的基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