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赋能
自己和他人,
才能让我们持续领先?
2000年11月8日,朱莉·温赖特的丈夫凌晨4点叫醒她,说他再也无法承受和她一起生活的巨大压力,他想离婚。对温赖特来说,这个消息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一整天她都会在心碎中度过。她走出家门,开车去了办公室。在那里,她开始着手解雇手下超过100名员工,关闭了从创立时就细心呵护、一年前价值还高达3.3亿美元的公司。温赖特个人的1000万美元财富一夜蒸发,连同她的个人名誉和婚姻,一起烟消云散。
尽管同一年大量互联网公司接连关门歇业的现实,让这个打击显得不那么沉重,但在温赖特这里,局势显得特别糟糕。温赖特的公司已经是互联网过度发展的典型代表,如今,当整个行业出现更大范围的崩溃时,她的公司毫无疑问将成为媒体集中嘲讽的对象。温赖特的公司确实在过去20个月里亏损了1.47亿美元,但这种情况在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的时期并不少见。因为曾经的一个广告,很多人对温赖特的失败幸灾乐祸。1999年,她的Pets.com花了几百万美元在超级碗比赛期间投放了一个广告,广告里有一个记者形象的布袋木偶狗,它质量低劣,态度又招人讨厌。这个记者狗成为硅谷那些不守常规、只关注年轻人、缺乏敬畏之心的公司的象征,而这些公司在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时纷纷原形毕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温赖特不得不打电话报警,才能赶走聚集到家门口的媒体记者。
这充满伤痛的一天发生在温赖特42岁那年。她的母亲也是在42岁时出现了多发性硬化症,大脑功能受到了损害,最终在经历了20年的痛苦后去世了。温赖特说,正是目睹了母亲在生活中受到的诸多限制,她才那么努力,想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我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尽力过上最美好的生活。”她曾这样说过。可随着Pets.com变成“硅谷最大的笑话”“科技史上最大的失败”,温赖特似乎开始滑向自己的“死亡谷”。
她对《圣何塞水星新闻》(San Jose's Mercury News)说:“我觉得自己昏昏沉沉,感受不到快乐,感情被彻底抽空。”
2017年,我在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下遇到了温赖特。如今,她管理着一家知名度远小于Pets.com但更加成功的公司。“真实奢侈品”(The Real Real)是一家经营奢侈品寄售网站的公司。用户将不想要的裙子、手提包、鞋和珠宝寄到公司,公司经过认证、估价后在网站上挂牌出售。温赖特承认,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她开创的利基市场(3)。
“之前有人问我‘你的网上服装店怎么样了?’我回答,‘你是说我价值5亿美元的网上服装店吗?’”温赖特笑道。确实,真实奢侈品公司去年已经创造了5亿美元的交易额,这家公司如今的估值已经超过20亿美元。
当我开始研究持续跳出常规操作流程所需的动力和能量来源时,我找到了温赖特。我想要寻找真实的案例。人们究竟在哪里寻找动力帮助自己完成创造过程,还能在经历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失败时重新振作起来,我希望能找到这样的实例。
当然,总的来说,成功的企业家普遍拥有接受失败并卷土重来的能力。可因为Pets.com当年出现了如此惊人的失败,我渴望与温赖特交流,去了解她是如何重回公众视野,如何面对一群曾经近距离见证她受到羞辱、如今要再一次见证她进行高风险创业的投资人。是自尊心推动她重塑个人声誉吗?还是她渴望拿回失去的财富?抑或她对商业游戏的热爱无法断绝?
我发现,温赖特从上述所有动力来源中均获得了能量。此外,她的动力还包括打造一个可供传承的遗产,创建一家价值巨大的公司,通过让有价值的商品循环利用减少垃圾,证明女性也能成为成功的商人,以及体验愉快的创造过程。在我们的对话中,只要提到以上任意一个动力,她都会偏离主题,热情地讲述这个动力对自己的重要意义。温赖特说自己“贪得无厌”地渴望一切动力。
Pets.com倒闭后的一年时间,温赖特远离了公众视野。随后,她逐渐开始重新创业。几年内,她创设了一个互联网知识分享工具,但很快销声匿迹,尽管这也可能是一个灾难性的挫败,但影响力远比不上Pets.com的公开崩溃。有一天,温赖特陪一个有钱的朋友走进了加州马林县的一家高档精品店。她的朋友径直走向了寄售商品展示区。最初,温赖特感到困惑。为什么有人想要二手货?但当她看到朋友看中的商品后,她立刻就明白了,这些经受住时间考验的高端商品才是整间商店里最漂亮的东西。她的大脑立刻开始转动。她想知道,为什么要在一个没人看得见的角落里卖这些东西?为什么商店就像守护一个肮脏的秘密一样对待卖二手商品的行为?
“那时候我就知道,我要做大事了。”她对我说。温赖特意识到,人们可以在eBay上买卖二手用品,可有谁愿意花5000美元买回一个可能是冒牌货的东西?eBay不具备认证能力,也不想涉足这个领域。温赖特在这个被人遗忘的网上市场空间中看到了无法抗拒的机会。
温赖特说,寻找并探索利基市场带给她的乐趣,压过了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和进入市场竞争带给她的恐惧。对于创业,她的评价是“极具创意,又极度需要分析的事,我觉得这是最迷人的事情之一,有太多乐趣”。温赖特还说,在创建公司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也让她感到无比快乐。这些正是特雷莎·阿马比尔所说的那种对创造力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动力,即解决问题这个行动本身就是回报。对创造力来说,这样的动力不可或缺。
不过在温赖特心中,这种对创造和创业的热爱与其他更注重回报而非努力过程的动力,在重要性上并没有高低之分。“很少有女性能够成为价值数十亿美元公司的掌门人。”她指出,“从零开始,一路上掌控全局,这是完全不同的事。”显然,她想有这样的经历。温赖特坚称,她不是为了让经历过Pets.com时代的批评者闭嘴,但她显然想过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要得到应有的赞誉。她说:“我希望这家公司能一直坚持下去。”当我问她原因时,她回答道:“因为它配得上一个生存空间。”仔细体会她的话中之意,我认为她在说,她配得上一块立足之地。看着她从令人心碎的失败中涅槃重生,我相信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与温赖特见面时,我很熟悉有关“动力”的主流观点。我相信读者们也听过不同形式的说法。这些观点告诉我们,要想拥有足够的能量承受特立独行的风险,并且在失败后重新振作起来,我们的动力必须首要来源于对所做工作的热情,或者像心理学家说的那样,我们必须具有内在动力。提到内在动力,人们会联想到大师级工匠、尽心尽职的教师或者天马行空的艺术家。同样地,公众普遍认为那些关注金钱、名誉和影响力这些外在动力的人在遇到挫折时就会举旗投降。因此,我们似乎必须找到一个持久的内在动力来源,才能不断运用风险思维。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上述说法并非空穴来风。特雷莎·阿马比尔通过证明提供奖励时孩子们反而会丧失创造优势这一现象,震惊了整个创造力研究领域。此外,我们还能找到更多证据。伦敦经济学院对51家采用绩效计薪方式的公司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奖金实际上会降低员工的效率。艺术家接受客户付费委托创作的作品,其艺术性远低于他们自主创作的作品。公众由此形成了以下普遍认知:内在动力好,外在动力不好。
尽管大量研究一边倒地支持上述观点,但我认为这种说法会让人产生无力感,也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脱节。按照这种理论,不辞掉工作跑到喜马拉雅山静修,我们怎么可能获得真正纯粹的内在动力?像温赖特那样既热爱工作又渴望获得认可和财富的人,他们不也做了很多伟大的事吗?总的来说,大多数伟大的作品并不是由关在工作室里不出门、不关心外界意见、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完成的。尽管内心中对工作的热爱为牛顿和达尔文这样的天才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他们也同样关注同行和公众的批评与赞美。与此类似,在对待自身影响力以及日常工作的问题上,我认识的所有企业家都对这两者保持着至少同等的关注。
我一直在思考,难道普通人不是一直在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间反复切换吗?若真如此,我们是不是能找到将两种动力结合在一起发挥其最大作用、帮助自己保持风险思维的方法呢?
最近的科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答案。当然,有时过于关注回报可能会带来致命的结果。但世界上确实存在将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整合在一起的好方法,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能量、拥有更大的决心,去应对各种高难度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