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医心:陈灏珠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 从《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陈灏珠》到《仁者医心:陈灏珠传》

2006年初,我工作的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有关领导通知我:“国家正在组织编写一套介绍我国二十世纪以来著名科学家生平的传记,要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科学家们的重要成就,使它不仅是专家本人的传记,更能集中表达我国二十世纪的学术成就,成为能感动人、鼓舞人的科学普及读物。要立即遴选执笔者,传主本人、传主的学生、同事或亲属等都可担任。对传主事迹的描述可以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当时我欣然接受这一任务,决定由我提供实物、文字、口述等资料,请我的学生兼同事金雪娟副教授以“星岩”的笔名对传主用第三人称编写。该书全称为《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陈灏珠》。于2008年1月由北京金城出版社出版,为该书系第一批书中的第七本。

这本书介绍了我的家世,童年到青年时期在香港求学的情况。从1941年底香港被日军占领后逃难回家乡,再步行到广东临时省会韶关市完成中学学业的艰辛历程;其后考入当时流亡于赣、闽两省四县、镇的流亡大学——国立中正医学院就读;在学习条件简陋、生活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完成学业的过程;其后在上海中山医院接受一年实习医师、四年住院医师的严格训练,包括其中三年天天要24小时值班,全程观察和处理每一位病人的训练;晋升主治医师和讲师后,独当一面进行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我选择了内科心脏病学作为今后从事的专业。在前辈上级医师打下的基础上,建立心内科临床科室和相关实验室,加强原有的研究所,努力工作,积累经验,做出成绩,成为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即主要通过将心导管置入心腔和血管腔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率先施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诊断冠心病;率先安置埋藏式起搏器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用起搏法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在国内外率先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成功抢救“奎尼丁晕厥”(即由于应用奎尼丁治疗引起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成功抢救濒死的来华访问期间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外宾,被美国《内科文献》杂志详细报导,并给予高度评价,产生良好国际影响。对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健康居民的血脂水平、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和急性期中血栓形成与溶栓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也有甚深的造诣。历年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和学术性文章700余篇,编著和主编专著12本,参编专著30余本。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2项,部、省级科技和教学重大成果一等奖8项,其他等级奖15项。医疗工作立功2次。2003年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科研院所长奖;2006年获中华医学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终身成就奖;2009年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2015年获中华医学会百年纪念荣誉状;2016年获“敬佑生命,2016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活动”颁发的首个“生命之尊”奖。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9位。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述这些事迹和医、教、研方面的成就符合本书系编著出版委员会制定的入编要求,金雪娟副教授把它们分成了13章的内容,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当时唯恐内容有所遗漏,力求完整全面,因而行文以平铺直叙居多,较少作深入的分析,更少做出点评。

2011年初,中国科协等单位发起“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我被选定为需要采集和研究的对象之一。为此,复旦大学人事处组成采集工作小组,把收集研究我的学术成长史料作为课题来完成,并据此撰写一部我的学术传记。

采集工作小组以人事处副处长袁新老师为首组成,具体工作由李卫国老师负责,参加工作组成员有复旦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邱佩芳老师,中山医院档案室主任吴永红老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周俊医师、现代教育中心李康老师等。小组进行工作过程中得到张藜、樊洪业、吕瑞花、刘洋、罗兴波、田园、田静怡、庄芳、冯作禹、周桂发、魏宁等老师和王乐一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工作小组以复旦大学中文系朱文华教授的“传记作品的本质属性应当也只能归入史学范围,而不能划为文学范畴”的观点指导工作。对我进行了六次访谈,分批将我提供的各种有关资料和照片,予以数字化加工、整理、存档,工作小组跑遍了抗日战争前后和抗日战争流亡期间,我足迹所及之处,再度采集和核实有关史料,再次深入研究分析我的学术成长史料,也就是说完成了一次正规的史料采集存档的工作。2013年通过了结题验收,获得“优秀”成绩。

时隔四年,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准备出版《仁者医心:陈灏珠》这本我的传记。本书分八章内容由作者选定,包括筑基香港、流亡·大学、结缘中山、初露头角、多难兴才、风正一帆悬、做社会的医生、敢向潮头立等历程,其中还补充了不少由采集小组新采集到的史料,每章进行分析点评和小结,因而内容较前一部传记深入丰富,总结出我学术成长过程的重要特点和关键的影响因素。成书之时李卫国老师邀我作序,使我得以先读全书,读到作者的分析和点评的内容深受教益,对自己过去工作不足之处倍觉汗颜。希望这本传记的读者,尤其是我的后辈读后能有收获,能从中找到自己在学术成长奋斗过程中的借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此,我对两位主要作者金雪娟副教授和李卫国老师,以及参与编写这两部传记的各位老师,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