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手”更易“可得”
手如果是垂下的,那么手从垂下再回到垂下的状态要经过举起、放下这样两个步骤;而要完成唾手的整个过程,则要经过举起、唾手、放下这样三个步骤。手如果是举着的,那么手从举着到垂下要经过放下这样一个步骤;而要完成唾手的整个过程,则要经过唾手、放下这样两个步骤。可见,无论在哪种状态下,“垂手”比“唾手”都更易“可得”。
这当然是说笑话。“垂手可得”这样的说法并不罕见,以至于有的人只知道“垂手可得”而不知道“唾手可得”。
“垂手可得”本来应该作“唾手可得”。“唾手”是指往手上吐唾沫,比喻非常容易得到。《三国演义》第七回:“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冀州)唾手可得。”“唾手可得”也作“唾手可取”。《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唾手可取。”可见,“唾手可得”可以作“唾手可取”,不能作“垂手可得”。“垂手可得”只不过是误用(修辞上的飞白除外)。
误用成语大都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有的人可能在最初接触某个成语时不认识其中的某个字,又不去查辞书或向别人请教,根据“啃半边”的原则,就把成语误读了,例如把“唾手可得”误读成“垂手可得”。
有的人可能根据主观想法去推断成语的写法,例如把“按部就班”写作“按步就班”,把“班门弄斧”写作“搬门弄斧”,把“变幻莫测”写作“变换莫测”,把“再接再厉”写作“再接再励”,把“直截了当”写作“直接了当”,等等。
为了增强修辞效果,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临时更换成语中的语素可以活用成语。但是成语的误用不是成语的活用。成语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语言精华,有固定的写法和说法,不能随意变更。成语的误用只能给语言的使用造成混乱,不符合语言规范化的标准,是应该避免的。
常见写法或说法错误的成语有(括号中是错误的):
安(按)步当车、变本加厉(利)、不假(加)思索、草菅(管)人命、陈词滥(烂)调、处心积(极)虑、川(穿)流不息、大声疾(急)呼、动辄(辙)得咎、断章取义(意)、耳濡(入)目染、风靡(糜)一时、各行其是(事)、高屋建瓴(领)、蛊(鼓)惑人心、鬼蜮伎(技)俩、汗流浃(夹)背、好高骛(鹜)远、焕(换)然一新、既往不咎(究)、戒骄戒躁(燥)、鞠躬尽瘁(粹)、恪(格)尽职守、滥竽充(冲)数、名副(符)其实、恼(脑)羞成怒、藕(偶)断丝连、披星戴(带)月、趋之若鹜(骛)、如坐针毡(沾)、拾金不昧(味)、昙(坛)花一现、提(题)纲挈领、完璧(壁)归赵、相形见绌(拙)、响彻云霄(宵)、喧(宣)宾夺主、偃(揠)旗息鼓、一筹(愁)莫展、原形毕(必)露、缘(援)木求鱼、责无旁贷(代)、真相(象)大白、振振(震震)有词、支(枝)离破碎、趾(扯)高气扬、装腔作(做)势、走投(头)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