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徽山徽水(1)
改造完成的徽山徽水酒楼将在今天重新开张。
值得用点时间描述这次开张的全过程,当然在离它100米之外的客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来重新认识一家酒店,为什么要重新改造。
比如原来的门头,是常见的徽派建筑用的符号,马头墙,白墙黛瓦。
这几乎是南方建筑的标准范式,一看就知道地域特色,但是较于徽煌的设计,就逊出了它的传统底蕴在当今的运用。
徽煌以纯白的四方型加白色亚克力花窗,轻松地从古代过渡到当下的主流审美价值,并在寸土寸金的地方,张扬了自己独家符号,因此龙龙决定,让这家设计师加盟,对今后酒楼进行颠覆式的改造,又能体现出投资企业的文化品味。
这是一座独立在西三环路边的二层楼房。
原来被夹在两栋建筑中间的山门,设计师用亚克力做成了一个3D红色的蝙蝠,寓意“福”,被切成十层的切片,以10厘米的空间排列,用灯光造影,向前突出了一米,蝙蝠张开拱形的翅膀,设计成了如意形状,左右分别站着两只小鹿,中间一枚缕空的铜钱,凑齐了福䘵寿三位民间膜拜的大神,再利用光线,将神秘与敬畏感聚焦到了入口处,门一架出来,就成了网红打卡点。
蝙蝠是徽州人的吉祥物。
设计师认可夜行者发来的韩式四合院式的别墅建筑,对功能进行了重新分割:
中空的庭院用透明的亚克力做了一个椭圆形造型,罩出空间,两边用对称的紫竹留出进入的路径,选择了两块灵壁石挡住过道的视线,抚廊的屋沿一直延伸到圆形的上方,留出的天空也是椭圆形的,改变了徽派四水归一天井的长方形几何设计。
中庭里有石有竹,有宜兴泥烧制的荷花缸。
茶台的设计则是让张氏茶馆代为办理:
一张筇竹编制的茶台与同样材料的椅子占据着大半个空间。空处四周放着蒲团。
一进大门处的等侯区改成了书房,四周一排白色的顶天立地的书架,关于徽州的画册与书籍罗列其中,收银台成了书房的前台,书房里放着一排宽大的老式红榉木的条凳,让等待的人有耐性静下来。
改造后的酒楼分为自助区和包间区。
等待间隔壁就是500平的自助空间有,被橙色、淡粉红色与金色划出三个华丽的就餐区,取餐台设置在中央,方便两边的人取餐,石爷培训后的厨师现场表演各式创意冷盘的制作,更多的青年男女,朝圣般地举起手机,直播厨师的制作过程,今天开业的主题餐点为《孔雀东南飞》。
这是离今一千八百年前,发生在东汉建安年间,徽山徽水地区的一出爱情的悲剧,
《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中国第一首五言长篇叙事诗,它以女主角刘兰芝和男一号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孔雀的神话,表达了抗争与追求,因此今天的菜品主题就是孔雀。
电脑灯提示桌上带有孔雀图案的桌子是留给有情人专用的。
在自助餐的正对面,是会员专属的包间区域,今天,通过声音软件系统排查找到符合我要寻找的人,有12位会员符合条件,这是至尊会员包间的第一批客户。
在它的隔壁另有一间分配给陪同人员。
按照徽菜馆的行文惯例,当地的名人字号作为房间号,今天我招待这12位会员的房号叫适之,是胡适的字号。
厨师考虑到这一桌都是60岁以上的人,建议菜品做得软酥为主,区别其它包间的会员。
18个人的大桌子,到齐了12位会员,龙龙是主陪,我是副陪,加上我请的有时是安慰,我方一共三个人,来观察我和龙龙要找的人。
对刘良昆我并没有要求他做什么,他出席就好。
徽山徽水的酒店其它人员,都分到了其它会员的包间。
为了方便会员们相互认识,专门印了一份参会人员联系方式的信纸,老人们转着圈填写了姓名和联系方式。
桌子中央,用苔藓堆成的冶夫山巍峨,山脚下是浩荡的巢湖,顺着河道,一条条船形的窑变孔雀蓝的餐具上,摆上了第一道凉菜,有桂花藕片、香干芹芽、朱三卤鹅、红皮鸭、炸麻雀、刀板香、毛豆腐、白煮小河虾为代表的当地徽菜。
龙龙端起酒杯,斟满温热的黄酒,祝这桌老乡欢聚,共叙乡情。
在制定菜谱时,除了庐江、巢湖一线的名菜外,我要求在每一道菜品中,加一道W市的名菜,如果会员中有从W市来的人,必定能吃出家乡的风味。
第一道凉菜中的红皮鸭就是。
我站起来第二遍祝会员们身体健康。
龙龙一挥手,服务生立马上热菜。
胡适一品锅、问政山笋、百花菜、和气菜、泥河老鹅、拔丝杨柳荸荠、蛋炒银鱼、千里飘香。
千里飘香是用特殊手法制作的腌制雪里蕻蒸老豆腐,放在粗大的楠竹筒内,香味独特,也是W市标志性的美食。
龙龙站起来端第二杯酒,祝会员们家庭幸福。
酒过三杯,席间开始热闹起来。
“今天是贵酒店重新开张之喜,作为老会员,我要以歌代酒,清唱一曲黄梅戏《女附马》助兴,我姓马,叫我老马就行。”
一位白发老人端起酒杯,一字一句地唱起来。
唱完一饮而尽。我端过酒杯过去敬酒,问老马:
“你是安庆人吗,唱得真地道。”
“业余水平,见笑了。”老人又一饮而尽。
看来得挑动大家发挥出才艺,方能找出我要找的人。
现在还剩下11位。
宴席的名菜李鸿章大杂烩被装在一个精致的宝塔形的盆中。
我暗示刘良昆站起来敬酒:
“我代表非皖人敬大家一杯,出席贵省人士的联欢非常荣幸,刚才马老一曲黄梅听得人醉,我建议在座的人士不拘一格,发挥才艺,可歌可吟,赞美自己的家乡,留下这难忘的同乡之谊,相聚在BJ之夜,不虚度今夜良宵。”
説完他喝完了杯中酒。
一位身材魁梧的老者站立起来:
“方某,一直在大漠上毕生从事祖国的航天事业,今日幸会各位老乡,好像是店家有意把我们这些老人放在一桌,我们年纪相当,也正好能谈得拢,我清唱一段徽剧《苏武牧羊》。”老人开口,唱腔苍凉。
我和龙龙端起酒杯走到方老身边问候:
“方老家乡是哪里人?”
“休宁人”。
“休宁松萝,齐云毛峰都是好茶。”我赶紧接话头。
老方端起茶杯:
“今晚这款红茶也不错。”
“这是我们种了多年的醉红品种,它吸取了祁红、正山小种的拼配方式,口味比较厚重。喜欢喝茶的老茶客,才能承受得住它的醇厚风格。”我谦虚地説。
现在还剩下十位会员需要鉴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