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社会责任感
——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有待加强
所谓社会参与意识,就是人们对国家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等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和关注的程度。
一、社会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社会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参与领域不断拓展。
首先,青年知识分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表3-8可以看出,对国家的政治形势“非常关心”“一般关心”的青年知识分子达到了76.1%,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关注度极高,政治参与的热情也比较高。另外,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行为越来越务实,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强。目前,青年知识分子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多样,通过调查发现(见表3-9),30.9%的青年知识分子通过“会议或课程”了解国家政治形势,32.8%的青年知识分子通过“报纸杂志”知晓国家大事,26.1%的青年知识分子通过“电视、网络或手机”掌握国家政治发展情况。“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体共同构成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国家政治形势的主要途径。但是,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意识更加理性,政治理念更加自由,政治建议更加人性化,政治表达方式趋于温和。同时,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普遍积极要求进步,思想活跃、善于思考,对现实生活中的各项活动产生极大兴趣,参与意愿强烈。
表3-8 青年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度的调查
表3-9 青年知识分子了解政治形势途径的调查
其次,青年知识分子认同党的执政能力,关注社会民生建设,对提高政府效能寄予厚望。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迅速崛起,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环境安定和谐,青年知识分子亲眼目睹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普遍认同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富国强民之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青年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迫切希望国家快速、稳定发展,摆脱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随着他们对个人利益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关注度的加深,他们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改革措施、施政纲要越来越关注,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越来越渴望,对各项民主的追求也越来越理性、强烈,青年知识分子怀有强大而美丽的中国梦。一方面,他们对中国各级政府率领广大群众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如1998年战胜特大洪水、2003年对抗“非典”、2008年应对汶川大地震等),及对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等工作中展示的中国政府的高效能、良好形象感到非常自豪和认同;另一方面,对中国在发展过程出现的社会保障水平低、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严重、食品不安全、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存在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质疑。
最后,社会参与意识较强。当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大都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他们渴望朋友,对于人际交往具有强烈的需求并渴望参加到集体中去,所以,团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强烈。青年知识分子在注重发挥个性的同时,不但集体荣誉感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注意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部分青年知识分子非常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活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主人翁意识强烈。正如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总结大会上,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赞誉:“170万奥运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改革开放后的“80后”“90后”因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和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一个美丽的称谓——“鸟巢一代”。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全面开展,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网络正在建构“人人志愿服务,共同奉献爱心”的理念。通过网络参与志愿行动的人越来越多,因此这部分人也被称为网络志愿者,青年知识分子更是网络志愿者的绝对主力军,人人都在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二、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青年知识分子是当代中国青年的优秀群体,但是,有部分人依然抱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学业、就业、职场等生存压力等越来越大,远大理想在残酷现实面前屡屡碰壁,个人追求与社会现实矛盾突出;价值目标受多元化、物质化、世俗化的冲击,动摇了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主流政治信仰;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扭曲价值观充斥文化市场,淡化了青年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弱化了他们的国家意识、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观念。在调查中发现,总有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选择“不回答”“不清楚”“不关心”,虽然比例不大,但是也反映出他们社会责任感不强、事事不关心的态度。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个性意识增强。他们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很强,主张个性张扬、表现自我,希望在集体中脱颖而出、展现才华,满足自我表现和引人注目的需要。他们充满自信与活力,反对纯粹的说理说教,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不再迷信权威,而是相信自己的判断。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对他人不再充分地信任,在有利益纠纷时,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竞争意识,做任何事情都勇于尝试、参与,对任何事情的目标期望值都过高,存在严重眼高手低现象,而遇到挫折后又会一蹶不振。在价值观上,部分青年知识分子极度渴望成功,希望通过自己的寒窗苦读和奋斗换来“黄金屋”和“颜如玉”,他们普遍认同现实生活中物质目标的实现比崇高的理想更重要;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人际关系简单,交际范围缩小,交友功利主义严重,相互利用,过分强调彼此资源对等,对无权无势的人、对没有利益的事非常冷漠;部分青年知识分子过分强调个性,过于自我,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利益,十分欣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没有经历过多的生活苦难和挫折,生活内容丰富充实,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存成本越来越高。为了缓解压力,青年知识分子最迷恋的是电脑和手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上网或去实验室。他们没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和习惯,主张超前消费,及时行乐。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为了让自己出人头地,一方面,刻苦奋斗,追求高学历、高职位、高待遇,追求付出与回报的高性价比,学习、工作、生活压力大,普遍处于“过劳”状态;另一方面,又过分追求个人享乐,奉行物质主义至上,不愿更多地付出,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1) 特罗祖科.俄罗斯大学生与捷克、中国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比较[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59-62.
(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青年看世界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5):19-25.
(3) 马小宁,查雯.美国皮尤如何调查中国[N].环球时报,2008-08-07.
(4) 张再云.都市青年基督徒信教动机的探索性研究——运用现代性语境中的世俗化理论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0(2):68-72.
(5) 受权发布: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EB/OL].人民网,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2/1207/c1007-19828901.html, 2012-12-07.